《岳阳楼记》 意境美美在哪 岳阳楼记被称为千古美文美在哪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岳阳楼记》的意境美:一、巴陵胜状美。二、霪雨霏霏美。三、春和景明美。
“以形感人,以情动人”形象的感染是至关重要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展。”意境美,即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立体感的生活画面。《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在交待作者缘由之后,为我们集中展示了三幅生活画面,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一、作者眼中的巴陵胜状美
作者用白描手法,粗笔勾勒出登楼远眺的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幅图景大气磅礴,雄伟壮观,放眼望去,只见洞庭湖水波澜壮阔,无边无际,连莽莽群山,滚滚长江,也被洞庭所吞噬,那早晚的阴晴变化,更是神秘莫测:或是阳光灿烂,或是暮色苍茫,或是暮霭朦胧,或是云霞满天。浩渺的水势,万千的气象,这就是作者登楼所见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美。景象的壮观,表现 了作者胸怀的博大,气度的非凡,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她的神韵,这与曹操《观沦海》中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的雄浑景象正是诗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的体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览物而异的霪雨霏霏美
作者用“若夫”开篇,工笔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暗淡的图景,天阴沉,浪浑黄,山模糊,路渺茫,大地晦瞑,星月无光,多么暗淡,多么凄凉!更有甚者,阴风怒号,密雨潇潇,浊浪似万马奔空,樯楫如朽木断裂,傍晚时分,天色更加昏暗,老虎厉声吼叫,猿猴尖声哀鸣,这一切,又多么恐怖,多么阴森!真是:骚人迁客下潇湘,霪雨连绵夜不光;浊浪排空风怒吼,猿声凄厉断人肠。作者写悲景,衬人愁,面对此情此景,登楼者因己而悲,顿生“去国怀乡”之念,大有“忧谗畏讥”之感,联想到身世不遂,处境维艰,自然触目伤怀,不免感极而悲,黯然伤神。
三、览物而异的春和景美
作者用“至若”启下,同样工笔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明艳的图景:碧空如洗,波平浪静,天光水色,交相辉映;堪销魂,天上鸟儿飞,水中鱼儿游,洲上草青青,恬适的景致多么静穆,多么宜人!夜幕降临,长烟散尽,随着夜色加深,天上一轮皓月,水里一块璧玉,人间天上相映成趣,最荡目,湖水粼粼,波光流金,最驰怀,渔舟唱晚,歌声流韵。这一切又多么惬意,多么怡神!真是:云散雾消天放晴,沙鸥去后夜来临;一轮玉镜落湖海,上下天光一样明。面对此情此景,登楼者因物而喜,喜不自胜,自然“心旷神怡”而“宠辱偕然”以致临风把盏,借酒助兴,胸中忧愁,荡然无存。其意境蕴含其中,给人以启示和美的熏陶。
以上二、三幅美景,围绕“览物之情”有所“异”而对比展开,由极暗到极明,由极悲到极喜,通过景物的渲染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两种思想感情。这两种感情,虽然形态有别,但是实质相同:都是以自我为转移,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在两幅图景、两种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作者再用“嗟夫”一词引发议论,委婉地否定了这两种思想感情极力赞美,“或异二者之为”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赞美古仁人之心,实际上是借他人羌笛,吹自己杨柳,即借写古仁人异于寻常的忧乐观,以此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抱负。这种理想和抱负,其中也暗含着对友人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同时还回应了第一幅画面所表现来的博大胸襟,为官在任,胸怀天下,四面云山收眼底,万家忧乐涌心头,这是迁客骚人和一般封建士夫不可企及的崇高境界,更是全文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


#高袁尝# 苏幕遮范仲淹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
(18636258399): 1、特点 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2、原文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高袁尝# 《岳阳楼记》句子赏析 -
(18636258399):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真是这个,我们作过这道题

#高袁尝# 本文事中有景,景中含情,作者是怎样将事、景、情紧密结合起来的?《岳阳楼记》
(18636258399):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

#高袁尝# 汪曾祺的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 -
(18636258399): 《岳阳楼记》——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相信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诵读过范仲淹的同名佳作《岳阳楼记》,汪曾祺先生这篇文章,恰恰与范仲淹的文章同名.按常理说 ,这是文章的大忌.后人的文章大都对先人高山仰止,不敢望其项背.那么,汪曾祺的这片《岳阳楼记》,又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新鲜的空气呢?

#高袁尝# 岳阳楼记为什么广为流传 -
(18636258399): 因为确实是名作,词句华丽;二是因为其中心思想中国就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的理想,充满了光辉.

#高袁尝# 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 -
(18636258399):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

#高袁尝#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意境比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境要宽广得多么?
(18636258399): 登岳阳楼 登上著名的城楼饱览胜景 时的意境

#高袁尝#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意境比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境要宽广得多么? -
(18636258399):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比较阅读 ●己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袁尝# 岳阳楼记的结构特点 -
(18636258399): 构严谨,文章铺垫、呼应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