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典故大概内容30字5则? 古人的交友故事30字到40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竹林七贤

晋朝时,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个人年龄相同,彼此非常投合。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他们七个人常常聚会在竹林下面,尽情地饮酒狂欢,通宵达旦地清谈。人们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2、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极好的朋友,鲍叔牙是齐国的贵族,而管仲家境贫寒,生活很窘迫。两人尽管身份悬殊,但鲍叔牙非常欣赏管仲。他对管仲十分真诚、宽容,总是在经济上帮助管仲。后来,正是由于鲍叔牙对齐桓公举荐管仲,才使得管仲有机会成为齐国的国相。

3、知音之交

春秋时期,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却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一次他于江边乘兴弹琴,引得岸上的樵夫钟子期驻足观望,钟子期赞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俞伯牙惊讶不已,终于找到了理解自己的知音。

后来两人相约次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会,然而造化弄人,第二年钟子期去世,俞伯牙伤心不已,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以纪念知音。

4、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蔺相如凭着聪明才智,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最后完璧归赵,受到赵王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又封为上卿,比将军廉颇地位还高。廉颇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功劳却不如蔺相如的一张嘴,很是不服气,于是处处排挤蔺相如。

而蔺相如则是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甚至见到廉颇后都主动让行。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5、舍命之交

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是为舍命之交。



1、竹林七贤
晋朝时,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个人年龄相同,彼此非常投合。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他们七个人常常聚会在竹林下面,尽情地饮酒狂欢,通宵达旦地清谈。人们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2、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极好的朋友,鲍叔牙是齐国的贵族,而管仲家境贫寒,生活很窘迫。两人尽管身份悬殊,但鲍叔牙非常欣赏管仲。他对管仲十分真诚、宽容,总是在经济上帮助管仲。后来,正是由于鲍叔牙对齐桓公举荐管仲,才使得管仲有机会成为齐国的国相。
3、知音之交
春秋时期,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却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一次他于江边乘兴弹琴,引得岸上的樵夫钟子期驻足观望,钟子期赞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俞伯牙惊讶不已,终于找到了理解自己的知音。
后来两人相约次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会,然而造化弄人,第二年钟子期去世,俞伯牙伤心不已,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以纪念知音。
4、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蔺相如凭着聪明才智,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最后完璧归赵,受到赵王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又封为上卿,比将军廉颇地位还高。廉颇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功劳却不如蔺相如的一张嘴,很是不服气,于是处处排挤蔺相如。
而蔺相如则是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甚至见到廉颇后都主动让行。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5、舍命之交
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是为舍命之交。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琴艺高超,但却无人能懂,直到遇到子期,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便成知音,子期离世,伯牙绝弦!

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蔺相如凭着聪明才智,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最后完璧归赵,受到赵王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又封为上卿,比将军廉颇地位还高。廉颇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功劳却不如蔺相如的一张嘴,很是不服气,于是处处排挤蔺相如。
而蔺相如则是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甚至见到廉颇后都主动让行。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这个交友的典故里面最出名的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另外一个比较负面的,这个交友典故就是叶公好龙

关于古今中外交友的故事(30字左右)~

1、鸡黍之约
张劭字元伯, 汝南人。二人结束学业,一同归回故里。分手时范式对 张劭说:“两年之后,我将去拜访您的尊亲,见见你的家人孩子。”于是两人约定了相见的日期。
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快到了, 张劭对母亲说明情况,请求准备好酒菜等候范式。张母说:“已经分别两年了,相距千里,你怎么能相信这话能实现呢?”
张劭回答:“范巨卿是诚信之士,一定不会违约的。”张母说:“果真这样,我就为你们酿酒。”到了决定的日子,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他拜见了 张劭的母亲,和张劭相聚饮酒,尽欢而别。
分别后范式做官至 山阳郡功曹,和 张劭一直未再见面。 张劭的积年旧病越来越沉重,他的同乡郅君章﹑殷子徵每天早晚都来探望他。 张劭临终时叹息说:“很遗憾不能见到我的'死友'”。
子徵说:“我和君章尽心尽力照顾你,这还算不得'死友'的话,还有谁算得上呢?” 张劭说:“像你们二位这样的,是我活着的朋友。而 山阳的范巨卿,才算得上我生死相交的朋友。”
不久他就去世了。一天,范式突然梦见 张劭戴着黑色的帽子,帽子上的带子也没有系上,光着脚,对他呼唤道:“巨卿,我已经于某天死去了,另一天就要下葬,就此永远阴阳两隔。
你即使没忘了我,也见不到我了。”范式突然惊醒了,悲伤叹息,流下泪水。他禀告了太守,请求前去奔丧。太守虽然不信,但也不愿过于违背范式的心情,就答应了他。
范式脱去官服,穿上与朋友相见的衣服,赶赴 张劭下葬的日期,快马加鞭,急速赶路。范式还未赶到,葬礼已经开始举行。当到达墓地,将要下葬的时候,棺木怎么也放不进墓穴。
张劭的母亲抚摸这棺木哭着说:“你还有什么祈望吗?”于是就把棺木停在外面一段时间。接着就看见有 白车白马,一路号哭而来。张母远远看见,说:“这一定是范巨卿到了。”
范式赶到后,叩拜行丧礼,说:“元伯你上路吧,我们各自走在生死两条路上,就此永别了。”来参加葬礼的有上千人,全都流下了眼泪。
范式拉着棺木上的绳子走在前面,棺木才开始移动了。范式留下来,为 张劭修好坟墓,在墓地周围种上树木,一切收拾停当,才离去了。

2、管鲍之交
鲍叔牙派到鲁国去接管仲的隰朋,听说鲁庄公要杀管仲,慌了,急忙跑去对鲁庄公说:“我们国君对管仲恨之入骨,非要亲手杀他才解恨。你们把他交给我吧。”
鲁庄公只好将公子纠的头连同管仲都交给隰朋带回齐国。管仲进了齐国的地界,鲍叔牙早就等在那里了。他一见管仲,如获至宝,马上让人将囚车打开。
把管仲放了出来,一同回到临淄。鲍叔牙把管仲安排在自己家里住下,随后去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说:“管仲不就是射我衣带钩的那个家伙吗?他射的箭至今我还留着呢!
我恨不得剥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还想让我重用他?”鲍叔牙说:“那时各为其主嘛!管仲射您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再说,您如果真要富国强兵,建立霸业。
没有一大批贤明的人是不行的。”齐桓公说:“我早已经想好了,在我的大臣中,你是最忠心、最能干的了,我要请你作相,帮助我富国强兵。”
鲍叔牙说:“我比管仲差远了,我不过是个小心谨慎、奉公守法的臣子而已,管仲才是治国图霸的人才哪!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只射中一个衣带钩呢!”
齐桓公见鲍叔牙这么推崇管仲,就说:“那你明天带他来见我吧!”鲍叔牙笑了笑说:“您要得到有用的人才,必须恭恭敬敬以礼相待,怎么能随随便便召来呢?”
于是,齐桓公选了一个好日子,亲自出城迎接管仲,并且请管仲坐在他的车上,一起进城。管仲到了宫廷,急忙跪下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亲自把管仲扶起来。
虚心地向他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方法。管仲讲得一清二楚。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三天三夜,真是相见恨晚。齐桓公接着就任命管仲为相。
3、左羊之交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
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才能。
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
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楚元王因爱惜羊角哀的才能。
以上卿的礼节安葬左伯桃。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说:感谢你的恩德,我才能得到厚葬。我因为坟冢靠近荆将军的坟冢。
受到他的逼迫。当月15日那天,羊角哀带兵马来到左伯桃墓前,并制作了三个桐木偶,然后自杀,舍命去帮助左伯桃。
4、范仲淹与王质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
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
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5、马克思和恩格斯
1855年4月,马克思最喜爱的儿子埃德加尔病逝,这给马克思沉重的打击,他感到自己快支持不住了。在致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倾诉了无限悲痛的心情。
“在这些日子里,我之所以能忍受这一切可怕的痛苦,是因为时刻想念着你,想念着你的友谊,时刻希望我们两人还要在世间共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恩格斯把马克思夫妇接到了曼彻斯特,在恩格斯的精心安排和照料下,马克思夫妇度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恩格斯已是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成员了。
每次去马克思家里,全家就像过节一般高兴,马克思的女儿们把恩格斯看成“第二个父亲”。当然,马克思一家人对恩格斯的健康关注,更是牵肠挂肚。
1857年7月在恩格斯生病的时候,马克思写信安慰:“亲爱的恩格斯,你可以相信,不管我们如何不幸,我和我的妻子对你最近健康情况的消息比我们自己的事更为关切。”
两位老战友在异地工作时,经常通信相互交流思想,毫不保留地倾诉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的1000多封通信中,我们看到这两位战友的情深意笃。
有几天接不到对方信件,彼此就相互挂念起来。马克思在一次致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是在哭还是在笑,是在睡觉还是醒着?
最近三个星期,我往曼彻斯特寄了各种各样的信,却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但是我相信都寄到了。”同样,如果有几天听不到马克思的音讯。
恩格斯就会发出“连珠炮”似的追问“老摩尔,老摩尔,大胡子的老摩尔,你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听不到你一点消息?你有什么不幸,你在做什么事情?你是病了?
还是陷入了你的政治经济学的深渊?”他们畅所欲言,无所不说,无所不谈。对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马克思作了高度的评价。
1866年2月20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们之间的这种友谊是何等的幸福,你要知道,我对任何关系都没有作过这么高的评价。”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1、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琴艺高超,但却无人能懂,直到遇到子期,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便成知音,子期离世,伯牙绝弦。
2、管鲍之交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3、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4、鸡黍之约
范式游学和张劭成为好朋友,约定两年后见面畅谈,果然彼此都未食言,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5、杵臼之交
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为筹集求学经费,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祐吴大人家做舂米雇工,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就与他结交为好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后来公沙穆学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正义官员。


#董司窦#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 -
(13277416778): 红颜知己;莫逆之交;以文会友;八拜之交;君子之交;点头之交;管鲍之交... 挑园结义-典故: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管鲍之交-典故: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董司窦# 历史上有那些典故啊?关于交朋友的典故? -
(13277416778): 历史上的典故多了去了 关于交友的:高山流水 刎颈之交 莫逆之交 杵臼之交

#董司窦# 关于交友的五十字成语典故 -
(13277416778): 八拜之交:“八拜”本指古代世交子弟见长辈时的礼节,后指好友相约结拜的兄弟姐妹的关系.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

#董司窦# 两则有关交友之道的故事 -
(13277416778): 比较著名的有: 说有一个年轻人自认为朋友很多,经常在他父亲面前炫耀,后来他父亲说你这么多朋友比不上我的一个半朋友,年轻人不信,后来用鸡血假装自己杀人了试探他的朋友,结果这个年轻人的朋友一个都不敢来帮忙,后来去他父亲的半个朋友那里,他父亲的半个朋友给了这个年轻人很多钱,让他赶快逃走;后来年轻人又到他父亲的一个朋友那里去,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帮他把衣服换下来,然后跟他去顶罪,这个事情让年轻人感悟很多,明白了要交什么样的额朋友

#董司窦# 一个交友的故事(50字左右) -
(13277416778): 今天下午,我和小红出去玩.玩的时候,遇见一个不高不矮的小女孩,她跟我们交了朋友后,就跟我们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我们做了老鹰抓小鸡的游.认识了这个新的朋友,真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董司窦# 古人交友的故事现代文 -
(13277416778): (一)鸡黍之约 秀才张劭,字符伯,于是汉明帝时人,你州南城人氏.从小奋志读书.有弟弟张勤一同在家从事农业耕种,以供六旬老母亲.当时到东都洛阳应试,在客店遇见秀才范式正危险在当时流行的中.式字巨卿,于是楚州山阳人氏,...

#董司窦# 关于交友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
(1327741677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董司窦# 与交友有关的小故事200字(内容丰富形象) -
(13277416778): 管鲍之交 管仲鲍叔牙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

#董司窦# 古代交友故事六十字左右 -
(13277416778): 古代交友来来去去,都是人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青梅竹马,从小到大,都是一起玩耍,感情也比较好,第二种的就是不打不相识.通常都是通过一件事情而结识了朋友.

#董司窦# 古代交友故事 -
(13277416778): (一)鸡黍之约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务农耕种,以供六旬老母.时到东都洛阳应举,于客店遇秀才范式正危于时疫之中.式字巨卿,乃楚州山阳人氏,年四十岁.元伯扶救巨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