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怎么画停顿?有什么技巧? 文言文如何画停顿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3)予 / 尝求 / 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4)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

(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7)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

(8)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9)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10)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1)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12)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13)是故 /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捕蛇者说》)。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文言文画节奏中哪些词与哪些词需要断开?怎么画节奏?谢谢哦~

节奏划分,可以说是我们江西中考文言文阅读大餐中的一道传统菜。历年的中考试卷里都有这道题目(分值1-2分)。现临近中考,就如何帮助学生复习好划分文言节奏,已成为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些划分节奏的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划分(一)、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二)、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停顿1、动词的宾语较复杂则要停顿如:(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命/左仆射高熲/将绰斩之(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动词的宾语较简单则不要停顿如:时/先主/屯新野  (三)、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那就采用 “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如:(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四)、动词和 (补语)之间可作停顿(介宾短语较复杂)如:(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欲报之/于陛下也
二、“而”“ 则”句子节奏的划分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一般情况下就可采用如下方法划分。(一) “而”“ 则”在句中,在字前划分如:(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二)、“ 而”“则”在句首,在字后划分如:(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值得强调的是,“ 而”“则”句节奏的划分,关健是要指导学生弄清“ 而”或“则”在句中的位置,否则,这一招就不灵了。
三、句首发语词后应停顿:若夫、夫、盖、至于、然则、则、至若、且、且如、由是、是故.......如:(1)夫/环而攻之 (2)盖/大苏/泛赤壁云(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且如/土石何
四、“者”、“也”在句中要停顿如:(1)余闻之也/久 (2) 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
五、区分古今异义词(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即现为一个词语,而古代为两个词语)(1)可/以/一战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可/以/已/大风
六、对古代的官名、人名、地名、史实和郡爵等要了解(阅读时要认真看注解;平时积累) 如:(1)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七、注意句中省略字词的现象如(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其一/犬座于前
八、区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1)吾/谁与归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九、凭直觉,据句意进行划分,这是划分的关健还有些句子,以上八种方法都行不通,那就只好采用凭直觉,据句意进行划分了。如(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无/丝竹之乱耳(3)人恒过/然后能改 (4)有囚/法不当死以上就是我对于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几种方法。文言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是一挥而就的,它需要学习者的仔细推敲,认真揣摩,付之实践,善于总结,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真正把这一难关突破,最终使学生在中考中“文言文节奏的划分”这一板块,处于不败之地。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朗读,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现代社会当然不可能\'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又有一些特殊要求和基本方法。
读音
(一)\'破音\'异读,即改变字音来表示词性和词义的变化。如\'陈胜王\'中\'王\'读wàng,动词,为王.
(二)通假异读。如\'河曲智吏亡以应\'中\'亡\'读wú,同\'无\';\'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读zhǔ,同\'嘱\'。
(三)古音异读,如\'可汗大点兵\'中\'可汗\'读kèhán,又如\'浩浩汤汤,横无几涯\'中\'汤汤\'读shāngshāng.
(四)文言虚词一般要轻读,而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需重读。
停顿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好停顿。
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综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清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该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这样就能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有大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停在\'好治\'后。如果读成后者,其句意就成了\'医生喜欢治,没有大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这样就不好理解了。
(二)了解文言文词语特点,读好停顿。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常常是两个单音节词,词义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在文言文里,就要将两个单音节词分开来读,而不能错把它们当成一个词来读。
例如\'可以己大风\'«捕蛇者说»中\'可以\'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可以\',所以在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可以己大风\'。同样《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也是\'可/以一战\'。
(三)借助语法知识,读出停顿。
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读出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付出师表»
(2)菩/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岁。论战»(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如: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付出师表»
(3)愿/隆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同上)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如:
(1)愿/隆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付出师表»(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同上)
(3)叫嚣/乎东西,攘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如:
(1)今/天下三分付《出师表》
(3)向/哥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如: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人不知/而不恒«<论语〉六则»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殖«出师表»
(四)除此以外,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如: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仪〈捕蛇者说〉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
(五)骈句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相邻两组耕句之间,骈句与散句之间,须作较长停顿,例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倚摧\'。
(六)五、七言诗和词曲的韵脚要读出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一\'。


#端发亲# 文言文的句子怎样划节奏 -
(13987984967): 看文言文多的人,已经体会到其中的语气语境,不用太多的规矩和方法就能自行句读.就像咱们说话,遇到“吗”“么”就会自然在后面加一个问号一样.现在学文言文不过就是从前人的句读中学习规律,找到自己掌握的方法而已.能够总结的只是“术”而已.比如基本上可以在以下几个字后加句号:“矣”“斯”等等,由于只是总结别人的规律,难免是有例外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总结方法来学习文言文必然存在这种所谓的例外,就像学外语单纯看语法是不全面的一样.

#端发亲# 文言文断句技巧 -
(13987984967): 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端发亲# 文言文断句技巧法则(初中) -
(13987984967):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

#端发亲#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么断句 -
(13987984967): 你好 文言文断句技巧. 六面: 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握句内部自停顿; 2、掌握文言文词语特点(例现代汉语些双音节词文言文两单音节词需要读)读单词; 3、借助语知识析句结构读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宾短语宾间应稍停顿 c、介...

#端发亲# 关于现代文、文言文、标出语句朗读停顿的问题,怎样既有方法又正确? -
(13987984967):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

#端发亲# 初中文言文停顿怎么停? -
(13987984967): 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查也出现了新变化.即强调诵读能力、积累迁移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不再把测试重点放在词法、句法上.文言文停顿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

#端发亲# 诵读文言文,要注意文中的停顿.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居 左 者 右 手 执 蒲 葵 扇,左 手 抚 炉,炉 上 有 壶,其 人 视 端 容 寂,... - 作业帮
(13987984967):[答案] 答案: 解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端发亲# 南辕北辙文言文(原文)怎么画分停顿? -
(13987984967): 南辕北辙,文言文怎么划分停顿?他可以用顿号进行划分停顿

#端发亲# 古文中判断停顿有哪些方法技巧?具体点,谢谢
(13987984967): 首先明确句子的成分,主谓宾,然后根据语境来断句,其实真正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古文断句不同,造成读出来的文章也是不同的!

#端发亲# 读文言文应该怎样停顿 -
(13987984967):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熟读成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琅琅上口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熟读,要读好停顿,不能读破句子.怎样才能处理好句子的停顿呢?以下几点做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了解句意.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