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求导公式是要死记么?不知道都怎么理解记忆。 高中数学导数如何学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在高中很遗憾告诉你,就得死记硬背。若要用第二种公式为:f(x0+△x)-f(x0)/△x
给你推一个y=x⒉
由f(x0+△x)-f(x0)/△x得(x0+△x)2次幂-x02次幂/△x=2x0+△x lim▁△x趋近于0,所以

y=x⒉
的导为2x
你觉得考试有时间让你这么推么,这是次方要是lna你怎么推啊,所以还是踏实背吧

还是找规律吧 或者用联想记忆法 记住一个 剩下和他有关联的公式 展开记忆

直接定义,f'(x)=lim(h趋近于0)(f(x+h)-f(x))/h,课本上8个求导公式除了y=e^x,y=x^a比较难之外,剩下的都可以得出来,那两个导不出来就只能强记了,不过如果真的要证明,第一个用e的定义式,第二个用(a^n-b^n)/(a-b)的展开式来证明

个人认为如果只是想立足高考的话,死记足够了。而且做多了自然记住了……

对,几乎靠死记,一般结合例题来记忆。慢慢来不着急

求导公式记忆的技巧或者简便方法~

一.重视推导,理解掌握公式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多数的公式都有推导过程。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引领学生进行推导,但多数同学对公式的推导不重视,想着只要记着公式,并会应用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困扰了许多同学,没有理解公式的来源与推理,单纯的死记硬背,当时学时或公式少时还管用,到整章﹑整本书或整个高中复习时,很多公式或记不清或混在一起,结果一团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给学生讲清公式推导的重要性,然后每次公式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参与其中,讲清原理,这样即使忘记公式,学生也能推导出来。如在进行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中,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根据其特点,采用首尾相加法求和,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的和相等,全为a1+an,且有 项,这样前项和公式即为sn= ,再结合an= a1+(n-1)d,也可是sn=n a1+ 。等到比数列的前n项和分q=1和q≠1,当q=1时sn= n a1,当q≠1时,根据其特点,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先写出sn,再两边同乘公比q,然后相减,即可求出sn= 。重视公式推理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公式,还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如本例中数列求和的首尾相加法和错位相减法。
二.找特点与联系,对公式进行自我加工再记忆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对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还可在长时间不遗忘,所以,在教学中,推导出公式后,我引导学生找公式的特点,对公式进行自己的加工,形成独特的记忆方法。三角函数部分公式多而杂,是令学生头痛的地方。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这样加工以下公式,如:

公式(1),角的顺序为 ,右边展开式中简记为赛考考赛(谐音),展开式中的符号与角之间的符号相同;公式(2),角的顺序为 ,右边展开式中简记为考考赛赛(谐音),展开式中的符号与角之间的符号相反;公式(3),展开式中分子符号与角之间的符号相同,分母符号与角之间的符号相反,而二倍角公式只是将 换成 再合并即可。又如,空间向量运算公式大多由平面向量公式类比而来,只要再加一个z坐标即可,等等。这样经过加工,学生记公式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在找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提高与发挥,也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在做题目中记公式,不要单纯死记硬背公式。
数学的学习是灵活多变的,我们记公式的目的是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死记硬背公式。在解题目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熟悉公式及其应用,更深刻地理解公式,这样也可加深记忆,并且使公式有了应用的生命力,但切忌一边做题一边看书查公式,而不作记忆,下次碰到再查,导致翻开书会做题,合上书做不下去的情况。当然,公式记得多少因学生而定,我经常对学生说:“基本公式要记牢记准,推理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推导其它公式,但过多的公式推导会影响解题的速度,记忆能力强的同学可记进一步推导出的公式,但必须记准确。”
四.将易混淆、易记错、难以记忆的公式进行整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公式学生记起来容易混淆,我建议学生将此类公式专门进行整理,对这些公式特殊照顾,多看多记,而且记清楚,如定积分的题大多比较简单,但学生容易将y=sinx和y=cosx的导函数与原函数记混。又如二项式定理、点面距离、点线距离等公式,学生记起来有难度,这些公式归纳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特殊对待,逐一掌握。
五.分析同类型题目,引导学生总结常用公式
在高三的模拟题目复习时,当学生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后,我引导学生对同类型题目进行分析,总结常见类型题目解题思路和常用公式,分试题类型归纳公式,将知识系统化。如分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数列、解析几何、导数解决函数问题几大类,整理出常考知识点和常用公式,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够指导解题的公式大全。
六.对照常用公式,查漏补缺,建立自己的公式库
在学生建立起分题目类型的常用公式后,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我引导学生对照常用公式,根据每次做模拟题的情况,对未记住的公式进行标记,单独整理,这样层层筛选,重点进行查漏补缺,每个同学建立自己独特的公式库,这样复习时就有适合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且有的放矢。

一、高阶导数的求法
1、直接法:由高阶导数的定义逐步求高阶导数。
一般用来寻找解题方法。
2、高阶导数的运算法则:

(二项式定理)
3、间接法:利用已知的高阶导数公式,通过四则运算,变量代换等方法。
注意:代换后函数要便于求,尽量靠拢已知公式求出阶导数。

二、口诀
为了便于记忆,有人整理出了以下口诀:
常为零,幂降次
对倒数(e为底时直接倒数,a为底时乘以1/lna)
指不变(特别的,自然对数的指数函数完全不变,一般的指数函数须乘以lna)
正变余,余变正
切割方(切函数是相应割函数(切函数的倒数)的平方)
割乘切,反分式

扩展资料:
单调性
(1)若导数大于零,则单调递增;若导数小于零,则单调递减;导数等于零为函数驻点,不一定为极值点。需代入驻点左右两边的数值求导数正负判断单调性。
(2)若已知函数为递增函数,则导数大于等于零;若已知函数为递减函数,则导数小于等于零。
根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对于可导的函数,有:
如果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一区间内恒大于零(或恒小于零),那么函数在这一区间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这种区间也称为函数的单调区间。导函数等于零的点称为函数的驻点,在这类点上函数可能会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即极值可疑点)。
进一步判断则需要知道导函数在附近的符号。对于满足的一点,如果存在使得在之前区间上都大于等于零,而在之后区间上都小于等于零,那么是一个极大值点,反之则为极小值点。
x变化时函数(蓝色曲线)的切线变化。函数的导数值就是切线的斜率,绿色代表其值为正,红色代表其值为负,黑色代表值为零。

凹凸性
可导函数的凹凸性与其导数的单调性有关。如果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单调递增,那么这个区间上函数是向下凹的,反之则是向上凸的。
如果二阶导函数存在,也可以用它的正负性判断,如果在某个区间上恒大于零,则这个区间上函数是向下凹的,反之这个区间上函数是向上凸的。曲线的凹凸分界点称为曲线的拐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导数


#茅朱昭# 求高中数学导数公式 -
(13539328008): 高中数学导数公式具体为: 1、原函数:y=c(c为常数) 导数: y'=0 2、原函数:y=x^n 导数:y'=nx^(n-1) 3、原函数:y=tanx 导数: y'=1/cos^2x 4、原函数:y=cotx 导数:y'=-1/sin^2x 5、原函数:y=sinx 导数:y'=cosx 6、原函数:y=cosx 导数: y'...

#茅朱昭# 怎样熟记数学公式?
(13539328008): 主要是理解,如果不理解,靠死记,一下子就会忘记,在老师教得时候,要进行对这个公式的理解,课后去记几遍,然后多做关于这些方面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就会记得更牢

#茅朱昭# 高中数学公式怎么记 -
(13539328008): 最好把相关的联系起来记,这样就不用死记硬背了,而且用起来得心应手.记关键内容,高中很多公式都是推倒出来的,重点在你会推倒过程就可以不记复杂的结果,因为做题的时候用基本公式就可以推倒出来,多几次推倒,就记住这个结果了.总结很关键,不见得要写出来,心里总结即可省时有效.理性要多于感性,不要一看题就晕就怕,在复杂的题都可以用基本的公式推导出来,基本公式是最常用的,相信用不了几道题就能滚瓜烂熟.写得有点乱,不过都是自我总结的.

#茅朱昭# 高中数学公式应不应该背? -
(13539328008): 要背的 给你介绍点方法数学公式众多,要记清每一个,真的是不容易.往往是记这忘那的,怎么办才能记得更牢固?这真是个难题呢.但是,也得解决呀,那就是:第一,在理解中记忆.把一个公式的背景理解了,再记公式.比如,等差数列求...

#茅朱昭# 怎么能很好的记住数学公式? -
(13539328008): 个人经验:数学公式前不是有条件吗, 就先不看结论, 自己推导一下, 是不是能推到结论的公式, 有不对的地方, 再看看书, 理解后重新来一遍, 多次后, 想忘记都难了,(绝对是个人经验) 增强记忆力十法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

#茅朱昭# 高中数学公式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 -
(13539328008): 没有什么好办法!1、除非本身记忆就好.2、多用功,每天多记几遍.3、多做和公式相关的题.4、多看点好的例题.5、多和同学交流学习方法.6、压力不要太大,放松的时候多看看公式.7、可以把公式摘抄下来,放到经常能看到的地方.8、熟能生巧,时间长就记下来了.9、上课时多回答问题也有利于记忆.10、上课之前多看看.

#茅朱昭# 如何快速记忆数学公式 -
(13539328008): 我觉得要理解记忆.你要把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方法记住的话,公式自然不在话下,死记公式不利于拓展思路.但是有些推到如果过于长的话就适可而止,我觉得大学之前的公式基本都比较简单,推导理解就是,不死记.

#茅朱昭# 怎么理解高中数学的导数 -
(13539328008): 高中数学的导数题目 通常都不会太难的 对于函数某个点的导数值 就理解为其函数在这个点切线的斜率值 还有就是导数大于等于0为单调递增 导数小于等于0为单调递减,这是更重要的

#茅朱昭# 高中数学需要理解吗,比如说诱导公式之类的,怎么理解呢,还是记住就好?比如说sin(pai+∞)=__
(13539328008): 当然需要理解了!!!数学关键在乎理解!诱导公式有64个,但就sin(π+α)=-sinα为例,公式α为任意角,只是为了便于运用,代特殊角为锐角,方便运算而已.比如α为5π/4,sin(π+5π/4)=-sin(5π/4)这时你用公式将5π/4“看成”锐角,很容易运用,当然你还可以直接算出=sin(2π+π/4)=sinπ/4 当然对于考试来说,有限时间内做题肯定是讲究速度的,记住现成的公式,节省时间.一般选择填空题控制在40min之内就差不多了

#茅朱昭# 数学牛人帮忙解答:要学好数学是否要求掌握好高中所有数学公式的推导? -
(13539328008): 从个人经历来说:高中的数学公式都应该自己推到一遍,先掌握其数学思想,然后做到可以自行的推导,这样应付考试会比较得心应手.当然,数学公式要自己学会推导,但在考试中不一定先推导一遍再进行计算,对于那些简单或是常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