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建筑特点200-300字 写一个中国古建筑200字作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

民居多采用封闭四合院,讲究舒适;宫殿大量图案彩画,讲究堂皇。
以风水理论指导村落的选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形成“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环境;
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是一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
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有祠堂、书院、牌坊、水口园林等建筑,文化氛围浓郁; 建筑风格、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组合丰富多变,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木材为主
要材料;促进了砌体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建筑装饰以砖、木、石雕为主,雕刻精制细腻,注重庭院园林的营造;
结构以柱梁檩构造,减少了斗拱挑檐。

求明清建筑论文32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论文正文
(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论文装订
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a.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c.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d.报纸文章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国古代涌现出了许多建筑大师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的诸如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代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中国古代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个组成部分.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的构件称之为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以承托屋檐和屋梁与天花板的荷载,又具有装饰的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了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西追贩# 明清建筑的优缺点 -
(19672025142): 明代,封建统治制度、封建统治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民居的格局上,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反映.封建宗法制度以“礼”为核心,尊崇的是“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在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中得以充分体现.四合院布局一般是北房(也叫...

#西追贩# 简述明清建筑做法的主要特点 -
(19672025142): 包括: 南方园林特点:活泼玲珑,空透典雅 北方园林特点: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 明清北京宫殿,总体布局,建筑特色,艺术成就,阴阳五行学说对规划设计的影响. 明:木构架的定型化,砖的普遍使用及琉璃瓦的广泛应用,建筑群布局的成熟与风水的极盛,江南私家园林的兴盛,建筑装饰的定型化和室内家具的成熟; 清:皇家与私家园林的极盛,藏传佛教建筑的兴盛,住宅建筑的多样性,建筑设计方法的简化与提高,《工程做法》的颁行,样式雷的建筑设计成就,施工技术的创新.

#西追贩#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 -
(19672025142): 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

#西追贩# 明朝的都城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19672025142):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明朝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砖的生产大量增长,明代大部分城墙和一部分规模巨大的长城都用砖包砌,地方建筑也大量使用砖瓦.琉璃瓦的生产,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是明清宫殿建筑群的实例,与前代相比变化较大:明清建筑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西追贩# 怎样形容明清建筑艺术风格? -
(19672025142):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国家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 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西追贩# 明清建筑风格是什么?
(19672025142): 我国明清建筑装饰风格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於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 标准化,在清朝政府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民间则有《营造正式》、《园治》.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大式建筑也出现了砖建的“无梁殿”.的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的园林有较高的成就.

#西追贩# 简析明清时期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简析明清时期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
(19672025142):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

#西追贩#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有何特点?? -
(19672025142): 在明清北京城内中部,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直到清末(1911),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古代皇宫是禁地,所以称宫城为紫禁城.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巨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1925年在此建故宫博物院后,通称故宫. 紫禁城采取严...

#西追贩# 明清时期秦淮河畔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
(19672025142): 小桥流水,白墙黑瓦,亭台楼榭,遍植杨柳,江南水乡的典型景色

#西追贩# 明清园林的空间特点是? -
(19672025142): 简言之,有主要的三点: 1. 规模宏大.( 1 )占地面积大. ( 2 )天下美景,兼收并蓄. 2. 真山真水. 皇室大权在握,财力雄厚,山林湖沼都可以根据帝王的喜好成为造园的元素.避暑山庄在这方面是集大成者.山庄虽是一座园林,却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大自然的原生环境. 3. 皇权寓意浓厚.( 1 )布局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 ( 2 )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 ( 3 )布局上,遵循中轴对称原则,采取前殿、中殿、后殿格局,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