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资料 神舟六号的资料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很大差别。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扩展资料:

神舟六号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飞船上天后,要由航天测控网对飞船实施测控管理。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放飞太空的“风筝”,那么,航天测控网就是那根重要的“风筝线”。

我国的航天测控网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组成。这4艘测量船分别是太平洋上的“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测量船,印度洋上的“远望”四号测量船,大西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其中,3艘测量船都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南半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州六号



神舟六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六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人类世界上第243次太空飞行,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

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5年10月17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任务。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工程第二步任务实现顺利开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任务特点:

1、多人值乘。神舟六号为由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组成的乘组。

2、多天飞行。神舟六号要在轨运行多天,飞行圈数、距离与以往相比大大增加。

3、人工实验。神舟六号舱内实验是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4、多舱工作。神舟六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前往轨道舱工作。



神六与神五一样,,,“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在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舱段介绍   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储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睡袋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返回舱 在着陆场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号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推进舱   尺寸: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神舟号的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经过二十一小时十一分的太空飞行,“神舟”一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
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二00一年一月十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七天、环绕地球一百零八圈后返回。这是新世纪全世界第一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0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四月一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起航,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2005年10月12日九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承载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发射升空.5日后返回.2003年10月15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很大差别。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扩展资料:
神舟六号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飞船上天后,要由航天测控网对飞船实施测控管理。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放飞太空的“风筝”,那么,航天测控网就是那根重要的“风筝线”。

我国的航天测控网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组成。这4艘测量船分别是太平洋上的“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测量船,印度洋上的“远望”四号测量船,大西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其中,3艘测量船都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南半球。

神舟六号的完整资料~

神舟六号飞船为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绕地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并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4:33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降落场。
飞船构成:
轨道舱:"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
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扩展资料:
神舟五号飞船已经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神舟六号上天也许不再具有轰动效应,但神舟六号飞船载人毕竟与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有着较大的区别,意义和风险程度均大不一样。
据有关航天专家透露,这次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与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行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是航天员由一人变成了两人;二是由在轨运行一天变成了多天;三是两位航天员届时将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连接处的舱门,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一些科学实验活动。
根据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运行特点,在飞船升空之前,有几个方面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如针对“两人”和“多天”,在对航天员进行培训时,必须加强两人之间的磨合和适应训练,如工作、生活习惯方面的协调以及脾气性格上的搭配等等。
神舟五号升空时最后选定由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而他的候补人选有2位。根据航天员选拔有关规定,选拔一人升空时,通过前期严格考核和挑选,飞行前的结果必须由一组三人组成的第一梯队,最后人选只能在这三人中产生。
而现在是两人升空,那就必须由六人三组组成第一梯队,再加上选拔须有备份,届时就将由12个人组成六组梯队,进行强化训练,使得挑选余地更大。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飞行前必须从第一梯队中的六人中最后确定两人,由这两位最优秀的航天员进入太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六号

这里
自己看
http://www.baidu.com/s?wd=%C9%F1%D6%DB%C1%F9%BA%C5&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2


#通府汤#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资料 -
(18410544279): 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

#通府汤# 神舟6号有关资料(具体所需内容为下): -
(18410544279):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通府汤# 2005年10月有关神舟6号飞船的资料 -
(18410544279):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

#通府汤# 神舟六号的资料? -
(18410544279):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经过二十一小时十一分的太空飞行,“神舟”一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 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二00一年一月十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

#通府汤# 神舟六号简介 -
(18410544279): 神舟六号 飞船的返回舱上,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蔚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夺目.飞船的底部,捆绑着4个巨大的火箭,它们就是有名的“长二F”火箭,让时间回放至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历史已为这一刻定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通府汤# 神舟六号的资料 -
(18410544279): 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由于这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飞船取消了附加段. 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轨道舱呈圆桶...

#通府汤# 神舟六号宇航员资料 -
(18410544279): 费俊龙 聂海胜 神六航天员费俊龙是江苏昆山人,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神六航天员聂海胜是湖北枣阳人,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他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梯队.

#通府汤# 神舟6号有关的资料 -
(18410544279): 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如火箭发射没有问题,作为...

#通府汤# 神舟六号的简介资料 -
(18410544279): 神舟6号火箭总设计师细解五焦点 (2005-09-05 10:58:58) “神舟”六号发射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承担“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各系统的生产制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发射火箭...

#通府汤# 谁有“神舟六号”介绍 -
(18410544279): 神舟六号飞船总长9.2米,总重8吨多,与神舟五号相比,它进行了110余项技术改进. 打造更舒适的生活空间——神舟六号内部环境详解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李宣良、白瑞雪)“神舟五号飞行中,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只能算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