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 谁能给我一篇论文"论计算机网络基础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理论计算机科学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关于计算和计算机械的数学理论,也称为计算理论或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

  学科的产生 在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中,人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创立了许许多多的算法,但以计算或算法本身的性质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理论却是到20世纪3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要解决数学基础的某些理论问题,即是否有的问题不是算法可解的,数理逻辑学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后来证明是彼此等价的)算法定义,从而建立了算法理论(即可计算性理论)。30年代前期,K.哥德尔和S.C.克林尼等人创立了递归函数论,将数论函数的算法可计算性刻划为递归性。30年代中期,A.M.图灵和E.L.波斯特彼此独立地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概念,将问题的算法可解性刻划为在具有严格定义的理想计算机上的可解性。30年代发展起来的算法理论,对在40年代后期出现的存储程序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有影响的。图灵提出的理想计算机(称为图灵机)中的一种通用机就是存储程序型的。

  学科内容 理论计算机科学主要包括:①自动机论与形式语言理论;②程序理论(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验证等);③形式语义学;④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在这些领域中,自动机理论和形式语言理论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前者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到30年代,因为图灵机就是一类自动机(无限自动机)。5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考虑与现实的计算机更相似的理想计算机,J.诺伊曼在50年代初提出了有自繁殖功能的计算机的概念。王浩在5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图灵机的变种,这是一种比原来的图灵机更接近现实机器的机器。他还提出一种存储带上的内容不能清除的机器,并证明这种机器是与图灵机等价的。60年代前期,又有人提出具有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计算机(简称RAM)以及多带图灵机等。

  形式语言理论 导源于数理语言学中的乔姆斯基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形式语言分为四种:①0型语言;②1型语言;③2型语言;④3型语言。相应地存在着0型、1型、2 型、3型四种形式文法。1型语言又名上下文有关语言,2型语言又名上下文无关语言,3型语言又名正则语言。其中2型语言最受人注意。60年代中期,还发现了这四类语言与四类自动机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

  在上表中,左边所列的语言恰好是右边与之对应的自动机所能识别的语言(见形式语言理论)。

  程序设计理论 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和程序验证,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是40年代后期诺伊曼和图灵等人提出的。诺伊曼等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借助于证明来验证程序正确性的方法。后来图灵又证明了一个子程序的正确性。他的方法是:设有一给定的程序,且有变量X1,X2,…,Xn以及输入谓词P(X1,…,Xn)与输出谓词Q(X1,…,Xn)。如果能证明下列事实:若在程序执行前谓词P(X1,…,Xn)成立,则在程序执行后,谓词Q(X1,…,Xn)成立,程序的正确性得证。

  图灵的这一结果长期未引起注意,一直到P.瑙尔在1963年和E.F.费洛伊德在1966年重新提出这一方法后,才引起计算机科学界的重视。此后,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正如E.W.戴克斯特拉在70年代中期曾指出的,实际有效的方法是边设计边验证,在设计完毕时证明或验证的过程也同时结束。J.T.施瓦兹和M.戴维斯70年代后期提出了一种他们称之为“正确程序技术”的软件技术。这种方法是先选定成千种基本程序模块,并借助已知的各种验证方法(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来保证这些基本程序的正确性。然后再提出一组能保持正确性的程序组合规则。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组合,生成各种各样的程序。

  有人指出,程序正确性证明技术所发展出来的“循环不变式”,即一个程序中的某一循环的入口或出口点上所附的谓词,有些文献中称作“归纳断言”,可以用来供程序研究用。也就是说,不像过去那样,对一个给定的程序找出其若干个循环不变式,然后借助这些不变式来证明这个程序的正确性;而是在编制这个程序之前,根据对这一程序的要求,找出若干个循环不变式,然后根据这些不变式来生成这个程序。

  自动程序设计的概念也是从40年代提出的。图灵在194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借助定理证明的方法来设计程序。他的想法大致如下:设要求设计一个程序,使成为计算一个给定的递归函数F(X)的程序,并令F(n)=m(这里n是任一自然数,m是自然数),需要找到一个证明F(n)=m的构造性证明。在有了这样一个构造性证明以后,就可以从这个证明中提取出F(X)的求值算法,然后生成所需要的程序。图灵的这一思想长时间不为人所知。1969年又有人独立地提出了这一想法。

  程序语言的形式语法的研究,从50年代中期起有了较大的发展。而形式语义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虽有不少研究工作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提出几种不同的语义理论,主要是操作语义学、指称语义学或称数学语义学、公理语义学和代数语义学,但仍没有一种公认在软件技术中够用的形式语义学,因而需要提出一种更适于用到实际计算中的新的语义学。

  在程序正确性证明和形式语义学中应用的程序逻辑,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这是谓词逻辑的一种扩充。原来的谓词逻辑中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所考虑的推理关系是在同一时间里的关系。程序是一种过程,一个程序的输入谓词与输出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是同一时间里的关系。因此,在有关程序性质的推理中,原来的谓词逻辑不够用,需要有一种新的逻辑。

  60年代末,E.恩格勒等人创立了算法逻辑。C.A.R.霍尔也创立了一种程序逻辑。这种逻辑是在原来的逻辑上增加一个程序算子而得到的。例如,可以将程序作为一种新的算子置于一个谓词公式的前面,如表达式 {S}P(X1,…,Xn)表示在程序S执行完毕时,谓词P(X1,…,Xn)成立(这里的)X1,…,Xn是程序S 中的变量)。

  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 关于算法的复杂性的研究。关于这一领域的名称曾有争论。一般认为,各类具体算法的复杂性的研究称作算法分析,而一般算法复杂性的研究称作计算复杂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原是可计算理论的一支,是以各种可计算函数(即递归函数)的计算复杂性(在早期称作“计算难度”)为其研究对象的。可计算性分为理论可计算性和实际可计算性两种。作为可计算性理论一支的计算复杂性理论,是以前者的复杂程度为其研究对象的;而作为计算机科学一个领域的复杂性理论,则是以后者的复杂程度为其研究对象的。

  这一分支的基本问题是要弄清楚实际可计算函数类的结构和一些性质。实际可计算性是一个直观的概念。如何对这一概念进行精确的描述,是一个并不容易的问题。6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的研究工作者一般是以计算时间多项式有界的函数作为实际可计算的函数。这实际上是一个论题,而不是一个可以在数学中加以证明或否证的命题。有人指出,在有关的多项式次数较高时(如n100的情形),很难说是实际可计算的。

  另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确定性机器与非确定性机器的解题能力的比较问题。人们早已知道,确定性图灵机与非确定性图灵机的解题能力是相等的。因为非确定性机器虽比确定性机器效率高,而如果计算时间没有限制,则确定性机器总可以用穷举的方法来模拟非确定性机器。因此,二者的解题能力是一样的。但在计算时间多项式有界时,二者的解题能力是否相等,这就是有名的P=? NP问题。

  关于计算和算法(包括程序)的研究,对串行计算的性质研究较多,而对并行计算性质的研究则还很不够(特别是对异步的并行计算更是如此)。因此,关于并行计算的研究很可能将成为计算机理论的研究重点。

  [编辑]补充
  关于计算和计算机械的数学理论,也称为计算理论或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

  学科的产生 在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中,人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创立了许许多多的算法,但以计算或算法本身的性质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理论却是到20世纪3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要解决数学基础的某些理论问题,即是否有的问题不是算法可解的,数理逻辑学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后来证明是彼此等价的)算法定义,从而建立了算法理论(即可计算性理论)。30年代前期,K.哥德尔和S.C.克林尼等人创立了递归函数论,将数论函数的算法可计算性刻划为递归性。30年代中期,A.M.图灵和E.L.波斯特彼此独立地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概念,将问题的算法可解性刻划为在具有严格定义的理想计算机上的可解性。30年代发展起来的算法理论,对在40年代后期出现的存储程序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有影响的。图灵提出的理想计算机(称为图灵机)中的一种通用机就是存储程序型的。

  学科内容 理论计算机科学主要包括:①自动机论与形式语言理论;②程序理论(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验证等);③形式语义学;④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在这些领域中,自动机理论和形式语言理论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前者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到30年代,因为图灵机就是一类自动机(无限自动机)。5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考虑与现实的计算机更相似的理想计算机,J.诺伊曼在50年代初提出了有自繁殖功能的计算机的概念。王浩在5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图灵机的变种,这是一种比原来的图灵机更接近现实机器的机器。他还提出一种存储带上的内容不能清除的机器,并证明这种机器是与图灵机等价的。60年代前期,又有人提出具有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计算机(简称RAM)以及多带图灵机等。

  形式语言理论 导源于数理语言学中的乔姆斯基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形式语言分为四种:①0型语言;②1型语言;③2型语言;④3型语言。相应地存在着0型、1型、2 型、3型四种形式文法。1型语言又名上下文有关语言,2型语言又名上下文无关语言,3型语言又名正则语言。其中2型语言最受人注意。60年代中期,还发现了这四类语言与四类自动机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

  在上表中,左边所列的语言恰好是右边与之对应的自动机所能识别的语言(见形式语言理论)。

  程序设计理论 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和程序验证,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是40年代后期诺伊曼和图灵等人提出的。诺伊曼等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借助于证明来验证程序正确性的方法。后来图灵又证明了一个子程序的正确性。他的方法是:设有一给定的程序,且有变量X1,X2,…,Xn以及输入谓词P(X1,…,Xn)与输出谓词Q(X1,…,Xn)。如果能证明下列事实:若在程序执行前谓词P(X1,…,Xn)成立,则在程序执行后,谓词Q(X1,…,Xn)成立,程序的正确性得证。

  图灵的这一结果长期未引起注意,一直到P.瑙尔在1963年和E.F.费洛伊德在1966年重新提出这一方法后,才引起计算机科学界的重视。此后,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正如E.W.戴克斯特拉在70年代中期曾指出的,实际有效的方法是边设计边验证,在设计完毕时证明或验证的过程也同时结束。J.T.施瓦兹和M.戴维斯70年代后期提出了一种他们称之为“正确程序技术”的软件技术。这种方法是先选定成千种基本程序模块,并借助已知的各种验证方法(包括程序正确性证明)来保证这些基本程序的正确性。然后再提出一组能保持正确性的程序组合规则。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组合,生成各种各样的程序。

  有人指出,程序正确性证明技术所发展出来的“循环不变式”,即一个程序中的某一循环的入口或出口点上所附的谓词,有些文献中称作“归纳断言”,可以用来供程序研究用。也就是说,不像过去那样,对一个给定的程序找出其若干个循环不变式,然后借助这些不变式来证明这个程序的正确性;而是在编制这个程序之前,根据对这一程序的要求,找出若干个循环不变式,然后根据这些不变式来生成这个程序。

  自动程序设计的概念也是从40年代提出的。图灵在194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借助定理证明的方法来设计程序。他的想法大致如下:设要求设计一个程序,使成为计算一个给定的递归函数F(X)的程序,并令F(n)=m(这里n是任一自然数,m是自然数),需要找到一个证明F(n)=m的构造性证明。在有了这样一个构造性证明以后,就可以从这个证明中提取出F(X)的求值算法,然后生成所需要的程序。图灵的这一思想长时间不为人所知。1969年又有人独立地提出了这一想法。

  程序语言的形式语法的研究,从50年代中期起有了较大的发展。而形式语义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虽有不少研究工作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提出几种不同的语义理论,主要是操作语义学、指称语义学或称数学语义学、公理语义学和代数语义学,但仍没有一种公认在软件技术中够用的形式语义学,因而需要提出一种更适于用到实际计算中的新的语义学。

  在程序正确性证明和形式语义学中应用的程序逻辑,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这是谓词逻辑的一种扩充。原来的谓词逻辑中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所考虑的推理关系是在同一时间里的关系。程序是一种过程,一个程序的输入谓词与输出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是同一时间里的关系。因此,在有关程序性质的推理中,原来的谓词逻辑不够用,需要有一种新的逻辑。

  60年代末,E.恩格勒等人创立了算法逻辑。C.A.R.霍尔也创立了一种程序逻辑。这种逻辑是在原来的逻辑上增加一个程序算子而得到的。例如,可以将程序作为一种新的算子置于一个谓词公式的前面,如表达式

  {S}P(X1,…,Xn)表示在程序S执行完毕时,谓词P(X1,…,Xn)成立(这里的)X1,…,Xn是程序S 中的变量)。

  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 关于算法的复杂性的研究。关于这一领域的名称曾有争论。一般认为,各类具体算法的复杂性的研究称作算法分析,而一般算法复杂性的研究称作计算复杂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原是可计算理论的一支,是以各种可计算函数(即递归函数)的计算复杂性(在早期称作“计算难度”)为其研究对象的。可计算性分为理论可计算性和实际可计算性两种。作为可计算性理论一支的计算复杂性理论,是以前者的复杂程度为其研究对象的;而作为计算机科学一个领域的复杂性理论,则是以后者的复杂程度为其研究对象的。

  这一分支的基本问题是要弄清楚实际可计算函数类的结构和一些性质。实际可计算性是一个直观的概念。如何对这一概念进行精确的描述,是一个并不容易的问题。6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的研究工作者一般是以计算时间多项式有界的函数作为实际可计算的函数。这实际上是一个论题,而不是一个可以在数学中加以证明或否证的命题。有人指出,在有关的多项式次数较高时(如n的情形),很难说是实际可计算的。

  另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确定性机器与非确定性机器的解题能力的比较问题。人们早已知道,确定性图灵机与非确定性图灵机的解题能力是相等的。因为非确定性机器虽比确定性机器效率高,而如果计算时间没有限制,则确定性机器总可以用穷举的方法来模拟非确定性机器。因此,二者的解题能力是一样的。但在计算时间多项式有界时,二者的解题能力是否相等,这就是有名的P=? NP问题。

  关于计算和算法(包括程序)的研究,对串行计算的性质研究较多,而对并行计算性质的研究则还很不够(特别是对异步的并行计算更是如此)。因此,关于并行计算的研究很可能将成为计算机理论的研究重点。

计算机基本知识谁能帮我做了?~

十进制数9的二进制编码是_1001__
下列数中,最大数是__那些数字?_。
计算机中的一个__字节_是由八个二进制位组成的。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_ASC码___。
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2个字节,这意味着它__是16位的__。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_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___
查找文件时,文件名中可以使用通配符"?"和"*",其中"?"代表从所在位置开始的__1__个字符。
Windows将整个计算机屏幕看作是桌面,它上面有一个专门指出当前有哪些任务正在执行的指示区域叫做__任务栏__。
Windows的剪贴板是__内存__中的一个临时存储区,用来临时存放文字或图形。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互相复制信息需要借助于__剪贴板__。
在Windows中,回收站是__硬盘__中的一块存储区域。
在Windows中,桌面指的是__是打开计算机并登录到 Windows 之后看到的主屏幕区域__。
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__退出桌面窗口,仅在任务栏显示任务__。
Windows任务栏上的任务按钮对应的是__应用程序__。
Windows任务栏的功能是__打开多任务时,各任务栏的快速切换__。
在Windows中,打开桌面上多个窗口的排列方式_平铺和层叠___。在Windows中,不能从_任务列表_启动应用程序
__文档__被删除后将送入回收站。
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要使用__ctrl__。
在Windows中,如果一个文件与一个应用程序相关联,则在"资源管理器"的窗口中该文件名左侧有一个__箭头__。
下面关于Windows窗口组成元素的描述中,__?__是不正确的。
下列关于菜单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b__。菜单项为灰色,表示使用条件还不具备。菜单项后有省略号,单击后将弹出对话框。菜单项后有黑色小三角,单击后将出现下级菜单。菜单项中括号内的英文字母是操作该菜单项的快捷键
__D__会将选定的文件作永久性的删除。执行工具栏上的"删除"命令。执行菜单中的"删除"命令。执行快捷菜单上的"删除"命令。按下Shift键,同时按"删除"键
删除一个快捷方式,__C__。会彻底删除与这个快捷方式相联系的应用程序。会部分删除与这个快捷方式相联系的应用程序。只是删除了与这个应用程序相联系的一个小文件。只是改变了一个应用程序的工作目录
下面关于快捷菜单的描述中,_BC___是不正确的。快捷菜单可以显示出与某一对象相关的命令菜单。单击左键,屏幕上就会弹出快捷菜单。单击左键,屏幕上就会弹出快捷菜单。按Esc键可以退出快捷菜单

计算机网络理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都起
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信息化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使我国尽快实现经济信
息化,必须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其涉及的理论涵盖了较广泛的知
识领域。目前,社会急需大量计算机网络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高校计算
机专业及其相近专业来讲,计算机网络是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从事计算机应用、网络设
计和开发应用的科技人员必须掌握的主要技术。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积累所编写的。
本书吸取了当前计算机通信和网络发展的新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知
识。
本书在讲解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与技能协调发展、系统介绍与重点突出
的原则;力求突出知识的完整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知
识,第二部分是实验指导。作者在本书编写时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将知识点衔接紧密的各部分内容放到同一章中进行介绍,使知识自成体系,由浅
入深,由理论到实际,便于读者理解。
第二,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本书在第2章中用较大的篇幅,较全面
地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书中涉及的艰深理论知识力求以通俗语言结合实例进行
介绍。
第三,本书对各基本理论的阐述力求准确完整。在介绍理论的同时较多地结合实例,介
绍了实践和应用的知识。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发展和应用的新知识也作了介绍。
第四,在第3章中重点以七层协议模型为主介绍网络的概念,先介绍网络体系的结构,
进而介绍其对应的网络协议。重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组以及涉及的一些重要概
念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IPV6和MPLS协议作了介绍。
第五,为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本书在网络管理章节中,重点对
SNMP的工作原理作了较具体的介绍。
第六,为了使本书更好地服务读者,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在第9章加入了网络实验指
导。内容较丰富,对于读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的网络操作和应用技能具有较好
的指导作用。
第七,本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详细。
本书共分九章。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发展、功能、分类;第2章介绍了数据通信的
基础知识,主要有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数据通信的方式、数据编码、多址复用、数据交换
技术、物理传输媒体、终端设备和差错检测与校正;第3章主要介绍网络结构设计及协议选
择,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TCP/IP体系结构
及其相关协议、IPv6以及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协议;第4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设备及其
应用技术,包括各类网络设备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网络设计与综合布线;第5章重点
介绍了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WindOWS 2000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应用服务和配置;
第6章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传输技术、组网方法以及安全问题;第7
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的概念模型、功能、网络管理协议、
sNMP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安全技术、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第8
章介绍了Internet应用与技术原理,包括Internet的功能、接入技术以及WWw技术等;第9
章是网络实验指导,其中包括13个实验。每章最后都有本章小结,供读者复习参考。本书
还配有电子教案以方便读者使用。
本书适合做各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计算机网络课程
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参考使用。
本书由马志欣、章敏担任主编,由陈桂生、牛思先、彭海静、李元臣、王一海、周苏峡
担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以姓氏笔画为序):马志欣、王一海、牛思先、叶茂兴、
张晓、张哲、李元臣、李和清、李桂萍、吴应所、吴季安、周苏峡、庞贺林、陈桂生、
章敏、彭海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优秀教材和论文,在此对所有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
感谢,同时感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在编写过程中的大力帮助。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给与批评指正。
马志欣
2007年6月


#容苑于# 请问有哪位高手可以教一下我的电脑技术的基础知识......比如dos这类的基本知识.... -
(17063322673): 如果你想学习电脑软件和硬件知识可以在电驴上下载教学视频,我开始什么都不会,都是在上面学的,里面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很多很到位

#容苑于# 计算机基础知识都考些什么? -
(17063322673): 计算机基础都是考的一些常用软件操作知识,也有一部分硬件知识,和快捷键知识等等.这种资料在各大书城都有的卖的,学习资料也有 ,去找找 一定能找到

#容苑于# 请大家帮我找一些关于怎样学好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17063322673): 评论1 ┆ 举报回答:冰点新手10月5日 18:31 我们是同行.我也是学习计算机的.我学习计算机的方法就是多看书,多动手.你没是就多看看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书或是资料,常去电子市场转转,了解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信息,对以后的考试会有帮助的.看了那么多书后,有了一定的理论,就应该动动手了,你可以针对你掌握的知识有"目的"的去操作.不要会了,以后就不去动了,那时间久了,你就会忘记.那是要经常去操作.我的方法就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你初学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你就应该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你的学习方法有了,你的计算机成绩也就会变好的.努力吧? 揪错 ┆ 评论1 ┆ 举报

#容苑于# 关于计算机理论的书 - 计算机基础我想学电脑,求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我属于菜鸟行列,多推
(17063322673): 就按大学的本科教学大纲开始学吧,慢慢来,学计算机多少得懂点编程吧,先从c语言编程基础开始,先推荐看看谭浩强的c语言吧,貌似很普遍,这样的话你如果真要上大...

#容苑于# 谁有一些电脑知识和技巧能否奉献一下啊如题20分献上
(17063322673): 一、软件1.病毒破坏 自从有了计算机以后不久,计算机病毒也应运而生.当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信息大动脉后,病毒的传播更加方便,所以也时不时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正...

#容苑于# 谁教我一些电脑的基本知识啊! -
(17063322673): 基本的知识?好吧,我把我知道的给你,只是一部分,假如把我所有知道的东西给你,大概要写几万字,况且,为了被采纳答案,写几万字不值得,你也没有给积分.电脑常识是在自己使用电脑的时候日益积累的,前提是,你要对这个感兴趣,...

#容苑于# 电脑入门应学的知识 -
(17063322673): 先认认真真的学习一门语言,学习微软的就先从vb开始,vb是比较好的入门语言,可视化的,比较简单,是非常好的入门语言.书籍最少应该准备两本,不可能一本书籍会包含vb的所有内容,在看书的时候,可以交叉的看,一本书籍中没有讲到...

#容苑于# 基本电脑知识谁能说些
(17063322673): 然后是操作系统的使用,软件的安装,下载,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的使用.如果是工作族还应懂得OFFICE等办公必备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容苑于# 教我一些电脑基本知识~~~ -
(17063322673): 1、三者的差距在于频率,GDDR采用了TSOP封装,对于发热量处理一般,频率不可能太高,GDDR2采用了新的BGA封装,可以拥有更高的频率,理论上能降低发热量,但最终是失败了,GDDR3和GDDR2都是由DDR2内存改进过来的,比起GDDR2降低了电压,发热量问题能够真正得到解决,所以频率也一路标升,最高可以达到1.8GHZ(1800MHZ)左右,而GDDR2最高只能达到900~1000MHZ2、RAID是一种磁盘阵列技术,能够提高磁盘安全性3、是的,DDR2内存插槽一定要插上DDR2内存才能用,DDR内存也插不上

#容苑于# 谁可以告诉我一些关于电脑的基础知识,或者怎样判断一台电脑的好与不好,尽量多给我讲一些,谢谢了! -
(17063322673): 一、一台电脑的好坏不能只决定于CPU 二、内存与主板的搭配,内存的带宽和容量对整机速度尤其重要,对于内存带宽而言,很多人都认为400MHz、533MHz前端总线的赛扬四或P4,配单通道的DDR内存就足够了,双通道DDR内存是配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