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真像诗词中写的那么美好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熟悉李清照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别离后,她思念丈夫所作的词句。

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两人的浓情蜜意,所以后世人们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慨叹,羡慕二人的伉俪情深。



而李清照写给丈夫的诗作也不止这一首,还有其他佳作,正因为这些诗词,才给后人一种两人恩爱非常的感受,并不断地被放大传颂。

但实际上,二人的情感之路也如普通人恋爱一样,充满坎坷与荆棘

那这二人的婚姻生活之下,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们的传世爱情又是否值得我们普通人追捧呢?



一寸相思千万绪——婚姻生活甜蜜的开端

李清照家境优渥,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也在朝中为官,所以李清照在少女时期的生活十分愉快。

这种家庭的优势,不仅为李清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让李清照得以认识自己的第一任夫君赵明诚。

二人的初见还是在一次美好的邂逅,当时赵明诚借着李清照哥哥的关系,认识了李清照,只消一眼,他便认定了这位才女,心中暗自发誓要娶李清照回家。

双方父母觉得二人门当户对,李清照又是出了名的才女,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他们婚后,因为家境相仿,文化程度相差无几,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而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赵明诚知晓自己妻子的诗才远超自己,但却并不反感,反而鼓励妻子继续学习,还与她一起分享研究金石字画,有时也在一起研读书籍。

对于李清照而言,能够有一个情投意合,兴致相仿的夫君,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所以当赵明诚因公外出之际,她也会像普通女子一样翘首以盼,期待着夫君的归来。

这种感情固然是世间人们最艳羡的,自此人人都希望与李清照一样获得这样的爱情。

但是历史始终是外人笔下记录的久远的故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我们也只能看到世人愿意看到的一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婚姻背后的隐忍与无奈

夫妻之间,哪怕之前再怎么浓情蜜意,在面对七年之痒时,也会露出无奈。而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之间也不再是七年之痒了,可以说是十年之痒。

经过十几年的岁月洗礼,结婚时年仅18岁的少女清照也早已步入中年,容颜老去的她,哪怕是再有才华也吸引不了赵明诚了,而且两人多年的婚姻生活也没能有个一儿半女。

在那个年代,无后为大的礼教条例正在不断地束缚着李清照。于是有了充足理由的赵明诚,就更加明目张胆地豢养小妾了。

被抛弃的李清照只能不断地借酒消愁,或是通过作诗来释放自己失落的情绪。当然,最让李清照无法忍受的是自己与丈夫多年生活竟没发现他原来是个贪生怕死之人。



当时,赵明诚走马上任建康知府,却在面对叛军之际,置一城百姓安危于不顾,临阵脱逃了。

这种行为在能够吟咏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种诗句的李清照面前简直逊毙了。

李清照打心眼里看不起赵明诚,自此虽然两人仍在一起,却貌合神离。

这种婚姻状态一直持续到赵明诚因病逝世。

所以哪怕是这种后世传颂的爱情背后,也有着这么悲剧的故事,李清照也着实悲惨。

那像我们普通人到底该不该追捧这种爱情呢?我们又该有着什么样的爱情观。



天不老,情难绝——普通人应当追求的爱情模样

首先,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是基于两者家庭门当户对才开始的,两人都是"官二代"、"富二代",经历几乎相同,见识也相仿,所以才能有共同的话题,能够一起研究文学、艺术。

如果换成我们普通人,很少有人能够找到一个门当户对且见识相仿的,这也是我们现如今婚姻状态的遗憾。

再者李清照有才学有样貌,足够优秀,这才吸引到了赵明诚,使其展开追求,面对着妻子的才华,赵明诚也没有软色,反而积极鼓励。这种平等的夫妻观念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他们的爱情于今天而言年代过远,很多故事的真伪难以得到解释。而且每个人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们可以对他们的爱情表示向往,但是绝不能被这种"甜蜜"所迷惑,不过分地追捧被媒体包装过的"李赵爱情"。

就像隐藏在他们爱情当中的悲剧一样,我们对待感情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在追逐平等、独立爱情的同时,认清现实。

不迷失自己,不脱离现实,不过分依托另一半,追求自我,在享受爱情滋润的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我们应该追捧的爱情观。



鸿雁说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一直被世人称颂,但却不值得我们普通人追捧。因为他们的爱情,根本没有诗词中描绘的那么美好?

李清照心中之苦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当然,我们通过李清照的一些诗句也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自然没有诗词中的美好,但也是很平淡的爱情,他们彼此尊重,并且也很能理解对方,都很有学识,和其他的夫妻相比,他们两人的感情自然也是很让人羡慕的

的确,才子佳人相遇必定会发生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过这段恩爱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

并不是,因为李清照婚后并没有一儿半女,再加上容颜易老,赵明诚开始不断纳妾,两人感情接近破裂。

应该没有那么美好,中间应该也是充满了磨难的。

~


#郭荆试# 青州十年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感情是因为什么发生变化的?
(13254375261): 有一种说法是赵明诚做了逃兵,李清照接受不了,因而两人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清照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郭荆试# 如果没有赵明诚,李清照还能写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好词吗
(13254375261): 实际上是没有了赵明诚,李清照才写出了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好词

#郭荆试# 近日偶然看到李清照和赵明诚感情不和,是真的吗?为什么不和呢?希望
(13254375261): 有这么一回事,这也是近来学术界正在争论的话题.虽然须眉是学经济的,但对此事... 赵李感情不和. 当然,这不是凭空说的,大都是从李清照的诗词文中看出来的.例如...

#郭荆试#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 -
(13254375261):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

#郭荆试# 李清照《一剪梅》词的内容是什么? -
(1325437526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郭荆试# 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能算和中秋有关吗??? -
(13254375261): 一剪梅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能说跟中秋礌骸辟缴转剂辨烯玻楼节有关吧?亲~指的是“月满西楼”里有月圆的意思么?其实不是的,这是月照西楼的意思,一“满”字则更有意境,是月光照亮西楼也

#郭荆试# 老师要求5分钟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 -
(13254375261):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

#郭荆试# 中国古典文学与爱情 有人选过这个课吗 -
(13254375261): 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元白朴的《梧桐雨》,唐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唐白行简的传奇《长恨歌》

#郭荆试# 花自飘零水自流出自哪里?请给出此词鉴赏 -
(13254375261): 一、出处: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赏析:1、综合赏析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

#郭荆试# 李清照的《一剪梅》 -
(1325437526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