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妈妈”到“妈”,孩子出现了何种心理变化? 在生活中,宝宝出现何种情况说明该断奶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画风突然变了!

“妈,你怎么这么慢,快点呀!”

“妈,让我安静一下好吗?”

“妈,你别老跟着我,烦!”

是的,妈妈还是那个“妈妈:,只是孩子的嘴中不再是“妈妈”的亲昵,而是一个简短不耐烦地“妈”,语气中多了一丝沉默与厌烦。

这时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他们真的由爱到厌烦母亲了吗?

不是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时期,而不同的心理时期就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当孩子的称呼发生变化的时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孩子的心理正在悄悄地发生很大的改变!


改变一:孩子在表示自己“独立”了。

当孩子到达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6岁左右,就会有一个强烈的“独立自我”意识。她会认识到自己,世界独一无二的自己,会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这其实是孩子由一个“附属品”而慢慢地走上了“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时候的孩子不再是那个粘粘地跟在母亲身后,全世界围绕母亲而旋转的单纯的孩子了。


应对方法:父母要尊重接纳

为了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意识,他会有许多自己的表达,不再事事询问母亲,不再时时跟着母亲,有时会像个小大人似的,直接呼一声“妈”。

这样简单的语气中,其实更多是孩子的“反抗”与“回应”,他用自己的独特语言,告诉父母,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弱小而稚嫩的孩子。

所以,当你听到孩子突然不再叫“妈妈”而是叫“妈”的时候,惊讶之余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孩子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而“妈”只是一个习惯与语言上的回馈

,他依然爱你,只是他也开始探寻自我的世界。


这个时候的父母,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尊重孩子的变化,用耐心与接纳去回应孩子。

改变二:他开始变得成熟了

有时候,孩子突然改口喊“妈”并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孩子开始自我的进行学习之旅行。

她不再是婴儿,不可能什么都听不懂,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对身边的人充满了好奇,愿意模仿身边所见所闻。

就像心理起源说中所描述的一样:

儿童开始无意识的模仿,这便是教育心理起源。

这些不断成长中的孩子,就是依靠“模仿”来学习的。

他们听到电视剧,或者身人对母亲简单一个字的称呼“妈”,于是他便好奇的一起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觉得“妈”中起来也很顺口,而且孩子会模仿别人的语气与神态,而这一切,都是孩子开始“成长成熟”的标志。

“妈妈到妈,也是孩子的学习模仿,也是孩子的一种成长!”


应对方法:

在这个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除了接纳和尊重孩子外,可以留意一下孩子的学习环境,尽力引导孩子去模仿学习一些更佳的知识,去体验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改变三:孩子开始尝试新事情

当孩子的称呼发生变化的时候,还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其他方式是否也在变化?

因为,孩子有时突然的说话,做事方式变化,也可能是孩子开始尝试不同的处事方法。此时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习到的智慧与观点也越来越多。所以,尝试新事情,是孩子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

应对方法

:不应苛责孩子,而是鼓励孩子去探索生活中新鲜的事物,让孩子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不要禁锢孩子的思维,更不能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心情地尝试新鲜事物。


孩子说话、行事是变得越来越全面成熟,还是变得暴躁而无情了?父母都要重视

这时孩子很可能开始了解到社会中的不美好因素,或者是自己的心中开始生出了抱怨与焦虑,才会出现很多反常的行为。

如果孩子真的是第二种的话,那父母必须认真对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第一种也要正确的引导。



孩子叫妈妈的时候,很大原因是依赖父母。这时会表现出非常亲密的意思,而后面叫妈只是形式化的称呼。也是因为孩子长大了不好再那样子叫了。

从依赖走向独立。孩子对母亲很依赖会叫妈妈,当孩子能够开始自己独立不需要母亲各方面的照顾的时候开始叫吗。

孩子叫妈妈,说明孩子还比较小,心灵也不成熟,平时需要妈妈的照顾,需要妈妈的爱来填补。孩子叫妈,就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做什么事都不需要妈妈操心了。

孩子出现何种表现的时候,家长是不要心软的?~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快乐的源泉,更是父母一生的寄托。作为爸爸妈妈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到什么委屈,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或两个孩子,更是这个样子。
但是爱孩子不等于放纵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要掌握好育孩的方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家里的孩子总是不听话,一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不热衷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批评了一遍又一遍仍是无动于衷;总是不听话去做危险的事情或者去危险的场所,批评无用,屡教不改。在这些情况下,作为父母应该怎么正确处理和引导孩子走向正轨呢?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当孩子重复犯错,比较顽固,屡教不改而且批评不起效果的时候,适当的“打”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著名育儿教授李玫瑾就曾说过:“孩子该打就要打”。
出现下面的一些情况,父母是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地“打孩子”:如果孩子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对于父母的言语教导及批评已经免疫,内心极其顽固的时候。
孩子喜欢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或去一些危险的场所,比如自己偷跑到池塘里游泳,玩火等。
当孩子所做的事情违反了道德准则,甚至是法律法规,或者将来有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的做法时。


1、“打”孩子一定不要打孩子的身体薄弱部位,像是脸部或者头部等都不能碰。更不要使用工具,如藤条或者鞋子,要不然乱打一气将孩子打出毛病来,伤心后悔的只能是自己。最好是打屁股,这样子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小。
2、在打孩子的同时应该要告诉他为什么要打他,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家长不能一味地只是打骂而不讲明道理,否则孩子们并不一定完全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更不可能知道下一次如何改正。因此,父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讲明道理。


3、在打孩子的时候可以辅助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潦草应付,就可以罚他将作业再写一遍,一直写到符合标准为止。另外惩罚一定要及时,不要隔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再惩罚,或者累计起来一次性惩罚,这样子都起不到好的效果。
4、打孩子时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一定不要骂孩子,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如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可能使孩子变得自卑,疏远父母。更不要在外人前打孩子,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将来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这期间父母会遇到许多疑惑和问题,可能也会出现教育不当的地方,父母们需要好好学习为人父母的这门必修课,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加优秀。
教育孩子一定要认清“打”和“家暴”的区别,一定要拎清楚。
打——是孩子出现过激的行为,家长对他严厉的惩罚,并且使用次数不能超过3次,这是帮助孩子长记性。“家暴”——是家长行为言辞失态顺手就打,“家暴”对孩子的伤害不在身体,而在内心,甚至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勇敢、开朗、扭曲孩子的心态 。

多数妈咪对宝贝夜间吃母乳的问题存在困惑。该不该给吃?夜间哺乳会不会影响宝贝睡眠?会不会影响牙齿健康?会不会导致依赖过度?其实,夜奶该断不断,对于妈妈宝宝来说有5大坏处:


【1、频繁吃夜奶,宝贝睡觉不踏实】
睡觉时,如果宝宝只是翻动身体,并没有表现出要吃奶的需求,妈咪就不要干扰宝贝,可以用手轻轻拍拍宝贝,或抓住他的小手,他通常很快就又能入睡了,这个时候妈咪把乳头塞到宝贝嘴里,反倒是干扰他了;
总之,我们既要满足宝贝的需求,但也不能把喂奶当成万能的办法,在宝贝不需要的时候不必给予。
【2、夜奶易加重肠胃负担、造成过度喂养】
宝宝喝数次夜奶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碍;另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宝宝吃夜奶时,妈妈会任由宝宝吃个不停,如此一来,宝宝较为容易过度喂养,并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今后的生长发育。
【3、夜间母乳,对牙齿伤害很大】
我们虽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宝贝牙齿长出来之后再夜里吃母乳,就会泡着牙齿,很有可能发生龋齿。白天宝贝除了吃奶,还有很多活动,而活动会促进唾液的分泌,唾液对清洁牙齿很有帮助,但是到了夜晚,宝贝的唾液分泌减少,再吃夜奶危害性很大。而牙齿的缺失会影响宝贝的发音,对宝贝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所以,只要是宝贝长出牙齿,夜奶是一定要断掉的。起初家长可以给宝贝喝一些清水,慢慢地,循序渐进地断掉夜奶。


【4、喂夜奶累坏妈妈】
有些宝宝一旦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得给他喂几次奶。有些妈妈感觉3、4次夜奶毫无压力,吃完秒睡;而有的妈妈可能会因为夜醒疲惫不堪甚至落下病根,此时妈妈可以酌情减夜奶或者断夜奶。妈妈的状态也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潜在危险】
夜里断断续续起来好几次给宝宝喂奶,妈妈精神比较分散,有时甚至会迷迷糊糊睡着,宝宝吃着,吃着也会在妈妈怀里睡去,这样存在宝宝的鼻孔容易被乳头或乳房堵住而引起室息的危险。所以,妈妈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警惕病理或生理原因造成的夜间频醒】
发现病理或生理原因造成的夜间频醒,从而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生病,耳部感染,鼻塞,出牙等都会造成宝贝夜里睡不好。如果和生病有关,宝贝则需要及时就医,而生长原因造成的不适,妈咪的奶水往往是最好的安抚方式。
【夜奶是怎样养成的,该什么时候戒掉】
宝贝有吃夜奶的习惯,有些时候并不是真的饿,而是喂养不当造成的一种习惯。最初他们会发现每当夜里醒来哭泣时,妈咪都会送来美味的奶水,久而久之,造成了宝贝吃夜奶的习惯。很多妈咪会问,夜奶该什么时候戒掉呢?其实对于这个时间没有特别的规定,因为每个宝贝都不同,妈咪们要根据宝贝的情况而定。理论上是宝贝过了6个月,添加辅食顺利后,就可以有计划地逐渐减少夜奶的次数直至戒掉了。特别是当你觉得宝贝吃夜奶已经给你造成了困扰时,就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因为如果宝贝吃夜奶的次数过于频繁,也会给身体造成一些伤害,比如积食或消化不良等。


【7个方法轻松戒夜奶】
1、辅食相助
按时添加辅食,饮食有规律是帮助宝贝顺利戒掉夜奶的良好基础。为了避免宝贝夜里饿醒而想吃奶,妈咪们要为宝贝合理安排用餐,特别是晚餐要让宝贝摄入足够的能量。最好吃一些固体食物,比如蛋黄、米粉等以增加热量,让宝贝睡到天亮。
2、吃睡分开
对于习惯边吃边睡的宝贝来说,戒掉夜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吃奶和睡觉是分开的。可从改变他吃奶和入睡的方式入手,无论白天或夜晚尽量让宝贝坐着喝奶,时间最好安排在睡前30分钟。这样宝贝在夜里醒来时,就可以尝试着用其他方法哄睡,不一定非要吃奶了。
3、戒掉奶瓶,改用学饮杯。
对于奶瓶有依赖的那些宝贝,妈咪们要让宝贝学会使用杯子。可以选购一些色彩鲜艳,图案有趣的杯子,让宝贝产生兴趣,多练习使用杯子,生活中逐渐淡忘奶瓶。
4、逐渐减少夜奶次数
有些宝贝对于夜奶很依赖,戒掉夜奶就需要妈咪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随时观察宝贝的情况。如宝贝不抗拒,可以慢慢减少给宝贝夜间喂奶的次数,千万不要着急。
给孩子一个安抚玩具,抱着睡:


5、磨牙玩具代替法
对于夜奶只是习惯而不是饥饿的宝贝来说,妈咪可以尝试着用“ 磨牙玩具 代替法”。如果宝贝吃配方奶,那么就逐渐减少奶粉量;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贝,妈咪们可以逐渐缩短吃夜奶的时间,直至不吃。
6、奶嘴安慰
安抚奶嘴对于有吸吮欲的宝贝来说能起到安慰和代替作用。有些宝贝在夜里哭闹,并不是因为想吃奶,而是想吸吮。
7、睡前换好干净的尿布
对于那些白天忙碌的妈咪来说,宝贝非常渴望妈咪的陪伴和安抚。妈咪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照顾宝贝,陪他们一起做游戏、玩耍。宝贝心理得到满足时,就不会变相地需求了。 睡前换好干净的尿不湿 ,让宝宝保持干爽,才能睡得好。


#陈燕冯# 女人做了妈妈后心理会有什么变幻?
(14747776612): 会变得很宽容.

#陈燕冯# 引起新妈妈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有什么?
(14747776612): 1.“蛋壳心理” 据调查,新妈妈的年龄大多在20-27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性有一个... 有的家庭中,因为宝宝的到来,丈夫便一下子把原本投入到妻子身上的爱转移到了孩子...

#陈燕冯# 从女孩升级为妈妈说说 -
(14747776612): 女人,生孩子是个劫;养孩子是道坎儿.生孩子前,我们可能是职场精英,时尚达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主导不同的角色.但是经历怀孕,分娩,成为妈妈后,多了重身份,家庭和社会身份关系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婆媳,家庭,孩子,工作等等...

#陈燕冯# 五年级上册20课有关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 -
(14747776612): 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

#陈燕冯# 孩子见到妈妈是怎么了?? -
(14747776612): 孩子会出现在这种情况,是平时在家长面前太爱撒娇了,家长比较顺从孩子,在老师面前有点拘束,好不容易下课了,见到妈妈了,终于可以解放了,撒撒娇吧,所以说家长平时一定要对孩子该严格一定要严格,为了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陈燕冯# 可以说 换父母 什么样的青春 -
(14747776612): 不知道贵公子多大了,但是我还是谈一谈我的想法吧.青春期时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在这个期间人的心理因为生理的变化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由于第二特征开始发育,各部分的器官也相应成熟,所以在于心理上也发生了和大的变化,躁动,不...

#陈燕冯# 为何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是对妈妈有意见? -
(14747776612): 一般都是妈妈陪着孩子,时间多,妈妈不对孩子管得多,所以就对妈妈有一定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