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3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的例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考点分析: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专家建议

  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 小组合作 课件演示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表格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在体检中有一项是称体重,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同学的体重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1.1 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同学们的体重情况吗?

  1.2 你怎么看出来的?(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2.1 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 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2.3 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2.4 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三)

   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 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怎么统计?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4.完善复式统计表,揭示课题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新做好的统计表,比较一下16-20千克范围内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几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呢?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 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 )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呀,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什么呢?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地方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呢?



~


#麻梦裴# 五年级下册的古诗《凉州词》和《将进酒》的古诗词. -
(15741094260):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麻梦裴# > 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教案(2)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师:请一位同学讲故事. 生:讲故事. 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流畅,如果语速再慢一点,讲得有声有色一点就更棒了. 四、交流感想,感悟道理 师:有道理. 生:兄弟俩是要射下大雁充饥的,可他们不射大雁,却在不停地争论,结果大雁早就飞走...

#麻梦裴# 三年级下册第32页英语怎么读? -
(15741094260): 三年级下册第32页英语读法可以用手机来查而且手机能够读出来的.三年级下册第32页---Grade Three Volume II page 32

#麻梦裴# 三年级上册语文《读了《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你想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说些什么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盘古很伟大,能撑天能……

#麻梦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的多音字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草原》得多音字:行【(hang)(二声)(一行)和(xing)(二声)(行动)】勒【(le)(四声)(勒住)和(lei)(一声)(勒马)】蒙【(meng)(二声)(蒙受)和(meng)(三声)(蒙古族)】

#麻梦裴# 人教版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中3个“闹”是甚么意思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1、田地荒芜 人烟希少 都是……给闹的 中的闹是 造成 的意思2、 每闹1次 中的闹 ,是娶 的意思3、年年闹旱灾中的闹,是产生,产生的意思.查看原帖>>

#麻梦裴# 三年级下册30课西门豹中河伯娶媳妇那天,巫婆、官绅、老百姓各会说什么?要这样做:巫婆会说:“.”官绅会说:“.”老百姓会说:“.”向我这样的有加分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巫婆会说:“快准备一条苇席,让新娘坐上,顺水飘去.” 官绅会说:“来人,去准备一条苇席,快去!” 老百姓会说:“又有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麻梦裴#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睡觉起床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拟人. 蒲公英睡觉,是指它傍晚时花瓣合拢的现象; 起床是指它日出后重新开放的现象.

#麻梦裴# > 狐狸用什么来欺骗老虎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教案(6)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老虎和狐狸的新故事\x0d老虎和狐狸的新故事 上一次,狐假虎威,老虎知道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心中有些不太服气,天天想着找狐狸报仇.一天,老虎和狐狸冤家路窄.他们碰到了一起,老虎说:狐狸,这下你可跑不 了吧!

#麻梦裴#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课文哪些是比喻句 - 作业帮
(15741094260):[答案] 剪刀,黑色的分发,黑色的丝带,音乐指挥官,上舞妆晚会的绅士,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