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语是上等的智慧出处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止语止心出自哪里
    羊皮卷。佛教的修行法门里有一种叫“止语”,修行的人通过“止语”来让自己的心“定”下来,当心定下来的时候,智慧就升上来了。最近很喜欢一句话: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律己。青春年少时,常常因为脱口而出的冒失,痛悔不已。暗暗下决心,再说话先过过大脑,话到嘴边留半句 ...
  • 人生最大的智慧闭嘴?
    古人云: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律已。——《善语结善缘》我们总在反驳中度过,只为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一方以及满足自己的好胜心理,但往往越是争论不休就越容易出现矛盾,有的不欢而散,有的就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我们不管在什么场...
  • 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律己
    事实上,很多时候,明知而不说,才是你人格魅力的升华,和善而无声的装傻,才是你最好的聪慧。这世间没有白受的委屈,一切皆是因果,你必须有自我修正。记住,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律己。一个体面的中年女性,是在烟熏火燎之后,依旧能保持爱臭美的秉性。花谢了,请修剪好枝叶;叶落了,...
  • 世上,惟上智与下愚能坚定不移,而中智必乱啥意思
    出自:《论语·阳货》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释义: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慧的人和下等的愚笨的人才会坚定不移。”何以坚定不移?因完全地相信,毫无怀疑地相信。相信什么是从情感出发的,如果相信的是正确的客观事实,那就是信仰;如果相信的并非客观事实,那就是迷信。迷信容易造成个人...
  •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的愚是什么意思
    出处:《论语·阳货篇》——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不会半途而废。”解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不移是指坚定,不改变想法,参见“贫贱不移”。世人看到好走的路就放弃脚下已经在走的...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出处:《论语·阳货篇》原句: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不会半途而废。”“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不移是指坚定,不改变想法,参见“贫贱不移”。世人看到...
  • 孔子的名言“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这句话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下愚意思是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白话意思是: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深层含义:上智下愚是指孔子根据人的智力...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什么意思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篇》原文节选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翻译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
  • 为什么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为上等,是不是过分强调天赋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 孔子说:“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只是类比需要,并没有主观强调天赋的重要性,孔子自己也...
  • 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律己是什么意思?
    止语”即保持沉默,“止心”原意为“遏制欲望”、“清心寡欲”,即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沉默是上等的智慧,平静是上等的律己。遵循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它...

  • 15349599588:   孔子“仁者爱人”的涵义是什么 -
    刁季祁  ______ 涵义:仁者是充bai满慈爱du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zhi具有大dao智慧,人格魅版力,善良的人.是出自权战国孟子的《孟子·离娄下》. 一、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

    15349599588: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和哪个人物有关 -
    刁季祁  ______ 1【赵普】北宋2【出处】: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时期...

    15349599588:   甄嬛传中,甄嬛雪夜祈福愿得一人心,后一句是? -
    刁季祁  ______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全文如下: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15349599588:   什么为什么止成语 -
    刁季祁  ______ 叹为观止 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 基本释义: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请已.”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连声叫好.近义词:击节叹赏、无以复加、蔚为大观、赞叹不已、有目共赏、赞叹不己、拍案叫绝、惊叹不已、易如反掌、登峰造极 反义词:平淡无奇、海底捞针

    15349599588: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
    刁季祁  ______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 出自: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

    15349599588:   闻名遐迩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刁季祁  ______ 闻名遐迩的意思是: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自】南朝·梁萧子《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上等的名声,远近都能够听得到. 【例子】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

    15349599588: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什么意思 -
    刁季祁  ______ 你好,你这只是其中两句吧!不完整 全文如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请给予采纳哦,谢谢!

    15349599588:   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这句谚语是哪里的呢?还有没有关于鹅肉的谚语呢? -
    刁季祁  ______ 鹅肉的作用还很多,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除了人体肺的病变会引起咳嗽以外,五脏中的心肝脾肾功能失常也能引起咳嗽.《本草纲目》中指出:鹅血“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所以常喝鹅汤、食鹅肉,可以防止咳嗽.用鹅肉炖萝卜还可大利肺气、止咳化痰平喘,对于治疗感冒和急性气管炎均有良效.此外,常食鹅肉或喝鹅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还有控制病情发展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同时对于长期在有铅中毒危险的环境中工作的人,鹅肉还具有解毒的功效.

    15349599588: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
    刁季祁  ______ “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