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认识错误影响定罪吗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刑法上认识错误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显然,行为人的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与量刑。 (三)事实认识错误 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因此,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错误就可能影响故意。错误是指行为人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1.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
  • 事实认识错误影响犯罪成立吗
    法律分析: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所认识、所意欲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客观事实不一致,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这类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
  • 刑法里客观认识错误与对象认识错误的区别,急,在线等
    行为人上述对法律的认识错误和无知,不影响实际依照刑法定罪量刑。 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2002)(B) A.幻觉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
  • 法律关系认定错误的后果
    认识错误的后果分几种一,认为自己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实际构成犯罪的,依法处理。二,认为自己行为构成犯罪的,但即使不构成犯罪,不予处理。三,实施了某种犯罪,错误认为自己犯的是另外的罪,认定为法律认为构成的罪。四,侵害对象认识错误的,按其实际犯罪行为予以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
  • 法律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也称违法性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受怎样的处罚,有不正确的理解。这种不正确的理解或是由不知法律规定或是由误解法律所引起的。行为人对法律的这种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其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司法机关应当按照其实际行为是否违法及其危害严重...
  • 2012司考刑法知识点“认识错误”详解
    解析:行为工具(方法)认识错误可以影响犯罪成立既遂或未遂,也可以影响成立犯罪或属于意外事件。4、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实际联系存在错误认识。一般包括:第一,未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行为人误认为已发生。对此一般构成犯罪未遂。第二,已发生某种危害...
  • 认识错误的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发生误解。表现为三种情况:1.“假想非罪”。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是犯罪。例如甲未经许可收购珍贵树木制作家具,没有意识到该行为属于《刑法》第344条规定的非法收购、加工珍贵树木及其制品罪。一般认为不知法律不是可接受的辩解,...
  • 主观认识错误影响定罪吗
    b结果由其他原因造成---未遂 c结果没按预期发展,如伤害致死,那么定罪只能是伤害致死不能算故意杀人,在伤害的情况下加重判刑 d甲乙两个行为误解,如先打死人在抛尸河中,鉴定结果是溺死而不是被打死,但是结果一样,应该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二、法律认识错误(主观认识错误无影响)1、假象犯罪:...
  • 刑法上的罪过指什么
    2.犯罪目的和动机:其中犯罪目的是目的犯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缺少犯罪目的的不构成目的犯,而对于非目的犯来讲,犯罪目的是定罪量刑时所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犯罪动机一般是量刑中的酌定情节,不影响定罪,但是在少数犯罪中,犯罪动机也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3.认识错误:包括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和...
  • 什么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有哪几类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可分为两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发生误解。表现为三种情况:1.“假想非罪”。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是犯罪。

  • 13928236739:   刑法中的方法错误到底是指什么? -
    庄莘吴  ______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发生误解.表现为三种情况: 1、行为人的行为在刑法上不认为是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是犯罪.此种行为缺少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2、行为人的行为在刑法上已...

    13928236739:   论述刑法行为人在事实上的处理原则 -
    庄莘吴  ______ 一、事实认识错误概述 事实认识错误,简称事实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行为的有关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关于事实错误的分类,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是依据错误的具体表现形式把事实认识错误划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

    13928236739:   甲准备打乙,但是认错人,打了丙.属于违法性认识错误. 对么?为什么 -
    庄莘吴  ______ 不对,应该是事实认知错误中的对象认知错误. 主观认知错误包括法律认知错误和事实认知错误.法律认知错误简单说就是(1)把有罪行为认为无罪(2)把无罪行为认为有罪,(3)对行为的定性以及处罚轻重的错误认识.法律认知错误一般...

    13928236739: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
    庄莘吴  ______ 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的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包括罪过和犯罪的目的、动机几种因素. 一、罪过: 根据“认识因...

    13928236739:   请教,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
    庄莘吴  ______ 这个不仅仅是主观的问题,而是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所外化出来的主观心理状态,这个"客体的种类"和书本上的区分没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客体"(不等于犯罪客体,就是哲学上所谓的"客体"),经典的例子就是误人为兽所误伤的,人和兽即是两个不同的客体.行为人不能自己选择"客体"来逃避罪责,因为法官对于客体的判断是依据案件的具体背景的,如果某甲在闹市杀人,即使自己说他认为他所杀的是兽,法官也不会相信.若在边远林区打猎时误杀别人,打猎者是否误人为兽,基本上是可以判定的.

    13928236739: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
    庄莘吴  ______ 你好,关于犯罪故意内容是否包含违法性认识,理论界有不同见解.通说普遍采取否定说,其理论支持是刑法14条的规定.但是认为有例外的情形:行为人不知其行为为刑法所禁止.

    13928236739:   怎样论述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
    庄莘吴  ______ 一、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 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或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刑罚的不正确理解,也就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评价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这类错误通常表现...

    13928236739:   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错误可能影响定罪.不理解.为什么?刑法31 -
    庄莘吴  ______ 举个例子,有人听说喝敌杀死能治癌症,所以他为治疗妻子的癌症给她喝了敌杀死,结果真的把妻子害死了,这个就属于认识错误,主观上,他没有杀死妻子的故意,他真是为了治病,但客观上他杀死了妻子,所以这种情况,在量刑中就会考虑,不会真的按照故意杀人来定罪

    13928236739:   刑法中的方法错误到底是指什么? -
    庄莘吴  ______ 楼上几条回答实在看不下去,全是扯淡. 方法错误,又称打击错误. 即行为本身的误差,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 如张三要猥亵李四,李四和王五并肩走路,张三一手伸出去抓到了王五的屁股. 与之相类似的概念是对象错误.即行为人误把张三当做李四侵害. 参考资料:罗翔说刑法:张三的一生(2020年版),P59,(二),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13928236739:   犯罪的主观方面怎么认定 -
    庄莘吴  ______ 犯罪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合称罪过.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是任何犯罪都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如果仅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