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认识错误如何定罪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刑法中认识错误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要求作出简单论述)
    事实认识错误分为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和具体事实认识错误,而具体认识事实错误。有分为对象错误,打击(手段),因果关系错误,我来举个例子给你,对象认识错误就是主观上想杀乙。结果由于看的甲像乙,杀了甲,主观上想杀人,客观杀了人,不影响定罪。打击错误是因为技术太臭,打击偏差,因果关系错误又分为...
  •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2、行为人对犯罪手段的错误认识,即行为人对其选择的犯罪手段的性质的认识错误。这种情况不影响罪过的成立。但是由于死亡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3、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即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有...
  • 侵占罪的主观(对象)认识错误,如何定性
    1,主观故意为侵占,客观为盗窃。主观轻,客观重。在重合的范围主客观一致,即在侵占的范围内一致(因为客观的重罪盗窃行为当然包含侵占行为的),所以定侵占 2.主观故意为盗窃,客观为侵占。主观重,客观轻。 客观上是一个遗忘物,客观上没有他人占用之物,所以就没有盗窃的实行行为,也就不可能...
  • 刑法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认识错误的区别是什么?
    一、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甲想杀乙,误认为丙是乙,举枪杀死。(乙不在现场)具体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法定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打击错误:甲想杀乙,把乙身边的丙打死了。(乙在现场)。具体符合说:评价:对乙故意杀人未遂,对丙...
  • 刑法规定的认识错误与定罪主观要件的关系
    1.事前的故意:行为人实施了前后两个行为,也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以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前一行为造成的,但实际上是后一行为造成的。这种情况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2.狭义因果关系的错误: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也发生了预期的结果,但对自己的行为如何引起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认识发生...
  • 诈骗罪中如何认定错误认识
    对被害人错误认识与现实的不一致,应当立足于"被害人",而不能从"一般人"出发进行判断。二、诈骗罪既遂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从以下标准...
  • 关于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不影响定罪量刑,比如你不能以自己不懂法律而免除制裁。而对象认识错误就关系到罪与非罪的问题,处理这种问题要依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比如误人为猪而杀之,不构成犯罪,误猪为人,则构成犯罪(未遂)。按你题上所说的,就是按B量刑。这个是刑法理论,没有法律解释。
  • 2019法考必备考点:【主观要件】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一、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一)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两种类型 该错误涉及两个犯罪构成,既需要判断每个犯罪构成是否成立,还需要判断犯罪是否既遂。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处理方法二者一样,都是进行两次三段论推理。如果得出的两个结论均有罪,那么就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1....
  • 法律认识错误包括几种
    第二个是:假想有罪。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人误认为构成犯罪。第三个是:对罪名、处罚轻重的误解。行为人上述对法律的认识错误和无知,不影响实际依照刑法定罪量刑。法律认识错误是法律术语。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处罚的错误...
  • 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抽象、具体)三者间的区别?
    一、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甲想杀乙,误认为丙是乙,举枪杀死。(乙不在现场)具体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法定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打击错误:甲想杀乙,把乙身边的丙打死了。(乙在现场)。具体符合说:评价:对乙故意杀人未遂,对丙...

  • 17243578291:   侵占罪的主观(对象)认识错误,如何定性 -
    东野秆亨  ______ 1,主观故意为侵占,客观为盗窃.主观轻,客观重.在重合的范围主客观一致,即在侵占的范围内一致(因为客观的重罪盗窃行为当然包含侵占行为的),所以定侵占 2.主观故意为盗窃,客观为侵占.主观重,客观轻. 客观上是一个遗忘物,客观上没有他人占用之物,所以就没有盗窃的实行行为,也就不可能成立盗窃犯罪.只能在主客观重合范围内成立侵占既遂(盗窃的故意当然包含着侵占的故意)

    17243578291:   绑架错了人构成什么罪 -
    东野秆亨  ______ 绑架错了人构成绑架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属于对象认识错误,又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也就是在故意犯罪中,犯罪人对实际的行为对象是否属于自己意图行为对象产生错误的认识,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对象不一致,但法律性质上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归责原则是仍然按照绑架罪(故意犯罪既遂)处理.

    17243578291:   什么认识错误不构成故意犯罪? -
    东野秆亨  ______ 如以为草丛里有一个人,开枪打死,再去查看是一只猪.这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不构成犯罪.主观认识错误,而客观情况没有侵犯刑法法益的,这样的认识错误不构成犯罪.

    17243578291: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里面的认识错误,有那几个? -
    东野秆亨  ______ 分为2大类: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17243578291:   存在盗窃数额认识错误时,如何最终认定盗窃数额 -
    东野秆亨  ______ 首先,犯罪行为人对盗窃数额认识发生错误,不影响盗窃罪定罪.但是,可能对量刑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及“数额特别巨大”是指被损害法益的实际价值,而不是按照行为人所认识的价值来定数额较大、巨大还是特别巨大.

    17243578291:   对象错误 -
    东野秆亨  ______ 对象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所认识、所意欲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客观事实不一致.对象错误是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误把甲对象作为乙对象加以侵害,而二者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如行为人在行为时,误把...

    17243578291: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
    东野秆亨  ______ 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的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包括罪过和犯罪的目的、动机几种因素. 一、罪过: 根据“认识因...

    17243578291:   怎样论述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
    东野秆亨  ______ 一、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 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或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刑罚的不正确理解,也就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评价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这类错误通常表现...

    17243578291:   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什么 -
    东野秆亨  ______ 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客体认识错误.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 最...

    17243578291:   法律上“因事实上的认识错误而导致犯罪未遂”这种情况存在么? -
    东野秆亨  ______ 存在啊,例如甲要杀乙,朝乙连开数枪,乙倒下,甲以为乙已经死了就离开,而实际上乙穿了防弹衣,毫发未损.甲的这种情况就是“因事实上的认识错误而导致犯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