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系 叫发小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文:清说

微信公号;清说清语

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有一种关系在渐渐消失,那就是“发小”。

不信,问问你身边的年轻人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他们咋一听什么叫“发小”,也许会流露出疑惑的眼神。

什么是发小?

发小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关系的称谓。通常指父母都很熟,或在同一单位,孩子之间是一起长大的玩伴。

之所以称之为发小,就是从出生开始到幼儿园一起长大,到中小学一起学习,一直到高中毕业,各奔东西。

发小大都共同生活在同一环境或同一大院里。尤其是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发小,他们小时候一起捉迷藏、玩蛐蛐、弹溜溜球,滚铁环。一起踢毽子、跳绳、玩沙包和旗子 游戏 等等。

发小不仅是一起长大的,发小的父母们还在同一单位,甚至几十年过去了,发小之间连玩伴父母的名字都张口就来。

对于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发小们来说,他们见面,大都不叫大名叫小名、甚至连发小的外号都张嘴就来。

发小之间那种特殊的 情感 ,终生难忘。

02

前几天,我们十几个发小约伴同游,今年已是第三年。

发小约伴同游,不只是单纯的 旅游 ,更多的,是在同行同游中,同吃、同住、同聊的氛围和感觉。与发小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能找回儿时的记忆,回到儿时纯真的年代。

回忆回忆小学时的某某老师,回忆回忆儿时难忘的记忆,总有回忆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趣事。

期间,令两位发小最难忘的,是在高中时,她俩参加了学校的女子篮球队,并在全区进行的中学生篮球联赛中,她俩以主力的角色参加了全程比赛。最终,我们学校女子篮球队力压群芳,一举夺冠。代表区参加了市里的比赛。

曾经这么辉煌的成绩,而我却未曾记得。听她俩说起来时,又仿佛有点记忆。

那时,我是那种最头疼上 体育 课的学生。记得,只要赶上 体育 课是下雨天, 体育 老师就拿着厚厚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讲给我们听,伴着外面的阴雨天,每次都听得津津乐道,许多同学比听数理化聚精会神多了。

后来,上 体育 课时,我最关心的,就是今天有没有雨。

虽然我不喜欢 体育 课。但是,小学时,在某一届运动会上,增加了60米环绳跑。那次,我跑了第一名,首创了这个项目的记录。好像第二年吧,就有学妹打破了我的记录。

中学时,鞍马达标,我们班只有几位女生不敢跳。其中,包括我。后来,在一次次练习中,终于被老师驯服壮胆。到现在还记得,我跳过鞍马的那一瞬间。

“蹭蹭蹭”助跑,然后,双脚使劲一登,胳膊用力一撑,双腿自然分开,跳起,身体随着惯性,一跃而过,原来鞍马不过如此。

这不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对任何事情都一样。只要喜欢、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没有学不会和做不到的。

03

我们这些发小,从小生活在同一所大院里。从上托儿所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彼此间都见证了相互的成长。

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未改革开放,物资匮乏,生活水平落后,购买许多东西都需要凭票。尽管这样,感觉大院里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有学校、有医院、有托儿所、有食堂、有百货商店、有蔬菜公司、有小市场、有俱乐部、有粮局、有洗澡堂。做衣服还有成衣局。

那时,单位时常会邀请一些剧团来演出。曲艺、歌舞、话剧、戏曲等,业余生活还挺丰富的。新电影,俱乐部都是在第一时间就放映。老电影,会定期的在大院食堂前面的广场上露天放映。有看正面的,有看反面的。反正,荧幕两面都有观众。

买粮食的话,就拿着粮本去粮局。有粗粮、有细粮。粗粮就是玉米、豆面之类的。哦,记得那时大米也算粗粮。细粮就是小麦、面条之类的。

小时候总闻着大院食堂的炒菜那么香,而且香味那么浓,似乎现在还记得食堂烧菜的香味。家长上班工作忙,时常,我们都是凭饭票,拿着布兜去食堂买馒头,拎着小桶去食堂打稀饭,自己家做菜,生活非常简单又方便。

相对现在来说,那时却吃的很 健康 、很放心。

04

大院里分了一区、二区、三区,应该是便于管理。我们都住在一排排平房里。家家都没有院子,一排大概十几户人家,从东头到西头一目了然。

大院以当地人居多,也不乏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公用的水管、公用的厕所,打热水还有热水房。现在想想,还挺热闹的。

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院里开始在后面的空地处盖起了楼房。家家陆续搬进了楼房。慢慢地,大院还是那个大院,可大院里的平房都销声匿迹,不见踪影,拔地而起的是一幢幢楼房。

尽管这样,大院依然保留下来了大院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的楼房,人与人之间似乎关起门来各过各的,对门邻居都各不相干,甚至不知道一个单元里住的,都姓甚名谁。

所以,我们在童年结下的发小之情,是今天许多孩子们体会不到的。

发小之情,少了功利,多了真诚。少了拘谨,多了随意。发小之情是纯洁的,真挚的,大家在一起,没有那么多客套和世故,相互之间感觉更多的,是那种无需设置防线的踏实和随性。

所以,与发小在一起,无需伪装、无需面具,每个人都是最童真、最真实的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孩子们成为“发小”的概率将越来越少。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发小”这个称谓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因为,如今的 社会 ,邻居间相互串门走动的越来越少,你家送一盘饺子,我家送一碗鸡汤的更是少之又少,孩子间又怎能像我们那个年代一样,成为发小呢。

无论如何,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世界上有这么一种关系:与你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无论相距多远,无论你在哪里,无论多久不见,彼此都会记得,一直到老。

这种关系就是:发小。



~


#咸受冉# 发小和闺蜜是什么意思啊?有谁知道啊? -
(17734485137): 发小是一个北京的方言词,指的是父辈互相认识,从小一起玩一起陪伴长大的玩伴,发小一词常用于口语,是十分有特色的北京发音.不过随着各地的互相交流,发小一词已经扩散到北方和南方. 闺密指女性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咸受冉# 发小的意思怎么来的?
(17734485137): 从小时候就认识,关系很好的朋友

#咸受冉# 发小的别称有哪些? -
(17734485137): 发小是跟你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别称可以为:小伙伴,哥儿们,小玩伴等等.正确使用字词,掌握词语词性,才可以让文章的描述和语言的表达,更加精准的,具有形象生动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一)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辨析色...

#咸受冉# 幼儿园发小分开了那还叫做发小吗 -
(17734485137): 能叫做发小的就是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好到穿一根裤子的那种.就算是分开了,但是再见时那种感情也会在心底涌起,不会改变.

#咸受冉# 人际关系的称呼除了闺蜜,男闺蜜,知己,好朋友,发小,还有什么人际关系方面的称呼?有悬赏 -
(17734485137): 诤友,知心,至友,同党,同窗等

#咸受冉# #签到幸运帖#有一种情谊叫发小,你的孩子有发小吗?
(17734485137): 发小有的,只是小学毕业后就很少见了,另有一个有12年同学情谊的发小,高中毕业后也没有更多联系了,因为住处较近,偶尔也会碰面.老公一哥们与其发小联系颇多,因这哥们的关系老公也与他们相熟,经常会一起聚餐聊天.

#咸受冉# “发小”的意思是怎么来的?
(17734485137): 从小就在一起,很熟的,青梅竹马.

#咸受冉# 〔人民的名义〕中的发小一词啥意思? -
(17734485137): 〔人民的名义〕中的发小一词啥意思? 发小,是北京话的一个方言词,就是指父辈就互相认识,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长大经常在一起的朋友.常用于口语,是较有特色的北京发音.随着各地之间的交流加剧,已经逐步扩散于北方和南方.与青梅竹马意思相近,一般有人认为同性之间叫作发小,异性之间叫做青梅竹马.

#咸受冉# “发小”的意思是怎么来的?
(17734485137): 在北京话里的意思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不分男女,经常用于口语,是比较有特色的北京发音.就是一起长大,大了还能在一起玩的朋友 .随着各地之间的交流加剧,已经逐步扩散于北方.“发小 ”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发小”的意思,...

#咸受冉# “发小”的意思是怎么来的?
(17734485137): 发小就是铁哥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