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为何解体?和苏联解体有什么区别? 南斯拉夫为何解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一、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

1、政治因素:

因国家内部地缘结构支离破碎,缺乏强势核心势力,导致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不足。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不仅指一个政治上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民族和地缘板块。

2、人文因素:

受内部的地缘撕裂与外部各大文明势力的影响,南斯拉夫在民族和宗教构成上非常复杂。境内有五大主体民族: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诺文尼亚语、黑山语;有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因民族、语言、宗教的差异,南斯拉夫人被分割成多个实力都差不多的不同族群。

支离破碎的地缘结构,复杂的人文结构,且领土有有限,长久积累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也十分尖锐。最终会导致十分艰难维持国家统一的局面。

3、外力因素:

美国在分裂南斯拉夫中也有重大戏份,特别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那次战争对于国人来说也是一个痛,因美国轰炸了中国大使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直接出兵,给南斯拉夫致命一击。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各自独立,宣告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也彻底没落,此后便从地图上消失了。

二、南斯拉夫解体和苏联解体的区别:

1、经济体制不同

南斯拉夫采用的并非斯大林体制,而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这导致南联盟一方面政治上较为灵活,没有出现政党僵化,南共比较得民心;苏联的中央权力受到严重限制,这是苏联解体的社会根源。

2、政治不同

多党制改革导致政局混乱,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控制地方;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后,其分裂后的主体南联盟仍然是社会主义多党制国家,共产党仍然掌握国家政权,也依旧是一个联盟国家。

扩展资料:

1、南斯拉夫和苏联的联系:

1948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脱离了苏联,结束了不到3年的亲密关系。

在政治上,南斯拉夫有独立自主权力,可是,在国家组织架构设计上,依旧和苏联保持高度一致: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以党治国,南共一党专政,同时,在权力金字塔顶端,铁托掌握绝对权威,近似独裁。

在民族政策上,南斯拉夫采用苏式的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以民族和聚居区域为标准,将全国划分为塞尔维亚、斯诺文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等六个加盟共和国,还有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这些加盟国和自治省在自身区域范围内,享有高度自主权。

虽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南斯拉夫与苏联模式渐行渐远,唯独在政治体制上,南共仍延续了对苏式体制的传承。

总结来看,由南共的红色出身决定。南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红色世界老大哥苏联的影响并继承。而且,南斯拉夫依旧沿用苏联经典政治体制几乎是其唯一出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斯拉夫解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在本质上和苏联解体是一致的:
经济上:物价高涨,失业率大幅上升;
政治上:多党制改革导致政局混乱,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控制地方;
资产阶级政党攻击维系国家统一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思想上:民族分裂主义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民族上:南斯拉夫同苏联一样,是多民族国家,而且主要民族塞尔维亚族除了在塞尔维亚共和国 外,在其他共和国都不占优势,民族凝聚力较弱;
最大的不同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南斯拉夫采用的并非斯大林体制,而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这导致南联盟一方面政治上较为灵活,没有出现政党僵化,南共比较得民心;另一方面,这导致联盟中央权力受到严重限制,这是南斯拉夫联盟第一次解体的社会根源;
2、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后,其分裂后的主体南联盟仍然是社会主义多党制国家,共产党仍然掌握国家政权,也依旧是一个联盟国家;
3、直到北约希望借助科索沃战争颠覆欧洲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南联盟在抵御了最强大的军事机器3个月的狂轰滥炸后,随着共产党的下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联盟的维系作用解体,整个联盟最终完全解体。

南斯拉夫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呢。~

南斯拉夫和苏联的解体,在我看来是他们国家一个巨大的悲剧,而作为曾经在铁托手中辉煌一时的南联盟,在不结盟运动中独树一帜,却在内战中毁于一旦。
南斯拉夫的解体,主要是因为民族主义建国思潮泛滥和缺少强有力的主体民族,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三种民族,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三种文明交错复杂,矛盾日深,中央政府在失去掌控力后,演变成武装冲突,大国插手其中,混乱蔓延。
苏联主要是放弃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势力膨胀,民族主义泛滥,以及经济改革失败的结果

  南斯拉夫联邦危机与解体过程中的国际危机

  80年代末,南斯拉夫联邦陷入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之中,1991年6月25日,
  南联邦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率先单方面宣布独立,两天后,联邦军队进行千
  预,从而引发了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一次武装冲突。1992年4月27日,随着南斯拉夫联盟
  共和国的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联邦国家一分为五,正式解体。南斯拉夫联邦在很短的时间
  内从危机走向解体,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是国内因素,包括国
  内各主体民族关系的恶化和80年代末期以来现实政治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同时
  也应看到国际因素对南危机和分裂所起的重大作用。本文将分三大部分着重分析国际因素在
  南联邦危机与解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南斯拉夫联邦外部环境的历史回顾
  南斯拉夫地区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腹地,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历来是各种文化、各
  种外来势力冲突交汇之处。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匈牙利王
  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以及英、法、意、德、俄等外部势力先后统治或
  干预过南斯拉夫各民族。使南斯拉夫各民族在宗教、语言、文字等方面形成很大差异。塞尔维
  亚、黑山、马其顿人接受了东正教文化,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人接受了天主教文化并带有强
  烈的日耳曼痕迹,波黑一部分居民则阪依了伊斯兰教。可以说,一部南斯拉夫史即是南斯拉
  夫各族人民的关系史,更是一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与外部势力斗争与交往史。外部势力对南
  斯拉夫民族的影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二战以后,南斯拉夫联邦国家建立,其对外关系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外部势力在不同阶
  段对南影响不同。
  第一阶段是从二战结束到共产党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的两个决议止。这一阶段南的外交
  政策特点是一边倒。二战后期,西方盟国接受了南约两万名乌斯塔什、切特尼克分子及占领者
  的其他伙伴的残部的投降,并予以收容,迫使南人民解放军退出克拉根福和菲拉赫;在的里
  雅斯特问题上对南施加了强大压力。这些都引起南共和南人民的强烈愤慨,使南与西方国家
  关系大为紧张。在此情况下,铁托访苏,两国签订了《南苏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进行
  全面合作,积极参加了“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工作,对希腊共产党游击队提供了援助。南
  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十分活跃的成员。被美国视为“除苏联以外东方对西方的一支最强大的
  力量”,是“最具战斗力和最富进攻性的政权。”为此,美国伙同其它西方国家对南施加了
  种种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包括操纵联合国救济总署停止了对南的援助;拒绝归还战时南
  存放在美的黄金和1945年被德国掠走的部分船队,长期封锁南多瑙河船队,积极援助南流亡
  在国外的各种敌对组织和敌对分子,在西方建立颠覆南的间谍中心等等。①
  ①〔南〕《今日》周刊,1988年10月11日.
  第二阶段是从共产党情报局关于南的两个决议至50年代中后期。战后初期,南与苏进行
  全面合作的同时,两国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1948年6月和1949年11月,共产党情报局作出
  两项关于南的决议,将南开除出情报局,苏东各国断绝了与南各种关系并向南施加了巨大的
  压力。在此情况下,南调整对外政策,寻求与西方国家建立经济联系。对此,西方国家兴高采
  烈。杜鲁门政府迅速改变了对南的敌意,视铁托为“亨利八世之后最伟大的叛逆者”,铁托
  政府被看作“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一支侵蚀性的非一体化的力量”。西方国家开始向南提供大
  批军事和经济援助,美、英、法、荷、比、西德都介入这一进程。据《今日》周刊透露,仅美国到60
  年代中期就向南提供了150亿美元援助。美还在政治上支持南当选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
  与希、土签订《巴尔干条约》,通过这两个北约国家间接控制南。
  当时美对南政策有两个目标,一是把南扶植为一个对抗苏的地区力量,二是力图将铁托
  拉入西方集团,颠覆南社会主义政权。但后一目标并未达到,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斯大林
  逝世后南苏关系逐步正常化。在此情况下,美对南政策重新作了调整,认为“敌人的敌人就
  是我们的朋友”。美女历史学家莱斯认为铁托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人”,但这并不能否认南
  的战略价值。因此,美对南政策被确定为支持一个“自由的、独立的和领土完整的南斯拉
  夫。”①美认为,这一战略的价值有二,一是在政治上可影响或分化东欧集团,立是在战略
  上可使南成为东西方之间的缓冲地带。美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80年代后期。在此期间,美并
  未放弃对南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和颠覆的努力。
  第三阶段是从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南一方面保持了与东西方集团的各种
  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和从事发展不结盟运动,与不结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
  泛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南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二、南联邦危机中的国际因素(80年代末至1991,6)
  80年代末,随着东欧剧变,苏联陷入严重的内部危机,南联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
  重大变化。由于南在东西方国家中的战略地位直线下降,西方国家对南的政策又一次作了重
  大调整,新政策的核心是在政治上瓦解南共联盟政权,使南融入东欧向资本主义转变这一进
  程中去。
  1989年10月12日,布什在会见南联邦总理马尔科维奇时明确表示,“欢迎马尔科维奇作
  出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改革和民主多元化的诺言”。1990年美国政府内部要求对南施加政
  治压力的集团占了上风,布什政府明确了对南政策,即加强对南的人权压力,促使南向民主、
  人权与自由的方向发展。公开指责南在这方面比其它东欧国家落后了,鼓励其迅速赶上去,并
  表示可以用经济和财政手段影响南的国内局势。1990年3月美副国务卿伊格尔伯格访南时公开
  讲,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南作为东西方缓冲地带和西方分裂东方集团样板的战略意
  义已极大地下降。西方对南政策再次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促使南民主化是政策的中心。②美
  国务卿贝克在1991年5月24日一项政策声明中阐述了对南新政策的目标:“美国对南斯拉夫的
  政策是以支持民主、对话、人权、市场改革和统一的相互联系的目标为基础的”。③
  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攻势下,南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1988年斯洛文尼亚第一个反对
  ①《保持南斯拉夫统一是美国的政策目标》,载于1991年7月1日《纽约时报》。
  ②〔南〕《今日》周刊,1990年5月3日.
  ⑧同上.
  派政党一斯洛文尼亚同盟成立。此后,各种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这些党派大都具有反共和强
  调民族主义两大特征。与此同时,南共联盟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危机,各共和国党组织民族主
  义情绪越来越严重,自由化倾向愈演愈烈。斯洛文尼亚党组织公开批准在本共和国实行多党
  制,克罗地亚党组织建议在南宪法中取消南共联盟的引导作用的条款,实行政治多元化。在
  南共联盟14大上,斯洛文尼亚党组织公开提出要面向欧洲,要求人权与自由,改变联邦结构
  的基本特征。当他们的主张受挫后,公开退出党代会,导致南共联盟实际上的解体。在1990
  年4、5月间的多党制地方选举中,斯、克两共和国反对党先后上台执政,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取得初步成效。西方国家在对南政局变化欢欣鼓舞的同时,对塞尔维亚社会党在选举中获胜
  深为不满,认为塞是“欧洲最后一个顽固的共产主义堡垒”,必予除之而后快。继续对南联邦
  事务进行干预,如在7991年上半年发生的“解散非法武装”事件中,在“塞政府镇压反共示
  威”事件中,在“元首风波”事件中,西方国家都对南进行了广泛的赤裸裸的干预,加剧了
  南联邦政治和民族危机。
  与大多数东欧国家不同,南联邦政治危机极易导致联邦解体。从内因来讲,南联邦民族
  关系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各主体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共和国,在这种It7i下,多党制实行
  后,各共和国执政党和反对党大都标榜民族主义,鼓吹民族分离主义或邦联主义,从而激化
  了民族矛盾,煽动起民族分离情绪,使南联邦的政治变革和国家分裂几乎同步进行。例如在
  “元首风波”中,梅西奇一方面猛烈攻击塞共政权,一方面公开宣称自己当选联邦主席团主
  席后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建立一个主权国家松散的邦联做好准备。”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鼓励南联邦和平演变的过程,从客观上讲,也是分裂南联邦国家的
  过程。但从主观因素讲,西方国家内部是有区别的。英、美、法等国一方面希望看到南联邦建
  立起一个非共产党政权,另一方面也不愿看到南联邦分裂,担心南联邦因分裂造成的战乱会
  导致巴尔干半岛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到欧洲的稳定。英美政府在公开场合多次谈到这一点。
  据1991年5月8日《泰晤士报》透露,图季曼就分裂南联邦向英美发出呼吁,并把克塞人的冲
  突描绘成共产主义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斗争,但英国不为所动。在斯、克两共和国准备独立的
  前几天,美国务卿贝克访问南斯拉夫,公开支持南联邦统一。他说:“尊重人权原则,民主
  原则,统一原则以及南斯拉夫领土完整原则不仅极其重要,而且非常必要。”①
  然而,以德、奥、意、匈和梵蒂冈为代表的中欧国家和天主教廷势力则另有打算,他们
  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乘南联邦内部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迸发之际,积极支持斯洛文尼亚和
  克罗地亚的分离主义势力,使和平演变与联邦分裂双重目标合二为一。为此,它们使用了和
  平肢解和鼓励武力分裂两种方式,以图分裂南联邦,恢复它们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建立
  冷战后的新的势力范围。
  德、奥、意等国认为,和平肢解南联邦是上策,为此采用各种手段:一是在政治上积极支持
  克、斯分裂主义势力。在南联邦内部“解除非法武器”事件,邦联与联邦之争,“元首风
  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公开站在克、斯一边,支持分裂。二是在宣传上大肆渲染克、斯与西
  方在历史上、宗教上和文化、经济上的密切关系,以获得本国人民对政府分裂南联邦活动的
  支持和激起克、斯人民对德、奥、匈等国的回归情绪。三是在法律上极力避开国家主权原
  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片面鼓吹“民族自决权”原则,为分裂南联邦寻找法律依据。
  ①路透社贝尔格莱德1991年6月21日英文电.
  事实证明,德、奥等国并未拘泥于和平肢解南联邦。由于南联邦政府、人民军和许多党派
  的反对,也由于南联邦内部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德、奥等国在努力和平肢解南联邦的同时,
  积极向南分离主义势力提供武器和情报,为装力分裂南做准备。据南国防部副部长布罗来特
  在联邦议会一份报告中透露:从1990年8月以后,在克罗地亚内务部和斯洛文尼亚国防部、
  内务部参与下,两个共和国非法进口了数万枪支,大量反装甲武器、手雷、地雷、数百万发
  子弹,无线电台和专门设备,这些装备主要来源是奥地利、德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
  国。仅斯洛文尼亚一家公司就从奥地利购买了5万支自动步枪和4千枚反坦克火箭①。1991年1
  月25日,贝尔格莱德电视台播放了克罗地亚从国外(主要是匈牙利)非法进口武器的记实录
  相片,引起南国内外强烈震动。据南《政治报》1991年2月10日透露,梵蒂冈向克罗地亚提供
  了40亿美元贷款,支持克从国外购买武器。南报还揭露了德国军事专家帮助斯洛文尼亚训练
  地方部队以及与斯、克情报机构合作的消息。②
  在德、奥、意、匈等国支持下,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进口了大批武器,组建了共和国
  军队。随着两国武装力量实力的增长和准备工作的完成,终于在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
  南联邦危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南斯拉夫联邦解体过程中的国际因素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单方面宣布独立,在国际社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南联邦作为联合
  国创始国,不结盟运动创始国和东南欧大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很有影响,颇具威望
  的主权国家。它的分裂,势必改变东南欧势力均衡并对国际事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克、
  斯的独立引起世界各国强烈震动和广泛关注。
  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先后介入并对南事务产生影响的国际力量有四种:(1)以美国
  和欧共体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它们是这一时期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也是对南局势
  产生根本性影响的主要外部力量。根据对南事务干预目的和手段不同,又可分为以德奥意为
  首的积极干预派和以美英为代表的谨慎干预派。(2)南联邦的周边邻国,包括阿、保、希、匈、
  罗、捷等国。这些国家对南分裂态度不一,立场各异,有些积极参与了分裂南的活动,有些则
  对南分裂持谨慎态度,有些主张保持南国家统一和领上完整。(8)欧共体、西欧联盟、欧安
  会、北约、联合国等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也广泛卷入南冲突之中,在南冲突进程中发挥了各
  种作用。值得指出的是,有些组织背后站着大国势力,是大国尤其是西方大国干预南冲突的
  工具。(4)苏联。苏联出于对地区战略和本国内部民族问题的考虑,积极主张南联邦的统
  一和领土完整,但由于其本身陷入严重的国内危机之中,对南事务干预能力有限。"8.19事
  件”后,苏内部也逐渐走向分裂,无暇顾及南事务。
  1991年6月25日,当斯、克两共和国宣布独立的消息传出后,美、英、法、苏、意、
  罗、捷、匈、保等欧洲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公开表示主张南领土完整和统一,不承认斯、克
  独立的合法性。当然,在各国公开立场的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考虑。英、法、美等国主要
  担心南联邦危机加剧会威胁到欧洲稳定,因此,对斯、克独立持谨慎的不赞成立场。苏联
  外交部则发表态度强硬的声明:“一个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南斯拉夫的存在是巴尔干和整个欧
  洲稳定的重要因素”,“苏联坚决主张对南斯拉夫必须格守国际法和欧安会文件的一切准则
  ①〔南〕《战斗报》1991年6月14日.
  ②〔南〕《晚报》1991年7月6日.
  和原则。”意、德、匈、保、捷等国在公开表示赞同南统一的同时,明显表露出对斯、克两
  国独立的同情。德国有影响的《总汇报》在6月26日和27日连续发文,支持斯、克独立,认
  为“国际上承认的自决权适用于他们”,“斯、克独立是因为他们与中欧各国传统相同”,
  “独立可以使他们以经济力量为基础同西方市场经济建立联系”0美国和欧共体为南斯拉夫
  统一进行的干预起了相反的作用,支持南统一只是支持塞尔维亚霸权主义和塞共主导的军
  方”。其立场昭然若揭。
  1991年6月27日,南人民军与斯洛文尼亚地方部队发生武装冲突,从而引发了欧洲战后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国际社会对南局势的干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南联邦军队用武力维
  护国家统一的行动,西方国家和南联邦的一些邻国持激烈的反对态度。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
  韦尔称,“用军队去保障内部统一是不允许的”。美国务院发言人塔特怀勒说:“我们坚决
  反对暴力和流血”,并透露美将支持以和平方式独立的南共和国。德国总理科尔在欧共体首
  脑会议前对记者说:“在欧洲,人们今天被枪杀,突然间自决权不再管用了,这是不能接受
  的。”奥地利一方面增兵奥、南边境,一方面发表声明和展开外交活动,支持斯、克两共和
  国。波兰外交部声明指出,在解决内部冲突不得诉诸武力,认为每个国家少、民有权宣布独立。
  匈牙利总理安托尔声称支持南6个共和国的自决权和主权,认为“在南存在一个由共产党人
  思想和富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统治的塞尔维亚是不好的,严重的少数民族问题不能算内政。”
  英外交大臣赫德认为“旧的制度处于一种非常严重的腐朽状态,无法再维持下去了,目前已不
  大可能再使整个国家聚合在一起了”。英报称“新的世界秩序的下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和平手
  段肢解南斯拉夫”。①
  至7月上旬,西方国家中美、英等国和南一些邻国的态度基本明朗化,这就是和平肢解
  南联邦,以此来达到打击塞社会党政权和南人民军,瓦解南联邦,维持巴尔干稳定的多层目
  标。这与德奥等国分裂南联邦,将斯、克两共和国纳入自己传统势力范围的目标异曲同工,基
  本吻合。此后,积极主张分裂南联邦的德奥等国开始主导西方国家对南政策,在南联邦分裂
  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在分裂南联邦这一基本目标确定后,西方国家制定了分裂南联邦的基本策略:(1)外
  部施加压力,从内部分化和瓦解联邦主席团和政府,使联邦机构陷于瘫痪和瓦解,使南联邦
  失去其存在的政权基础。(2)重点打击主张维护国家统一的南人民军,使这一可以维系联
  邦统一的强大力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s)根据分裂南联邦的实际需要,在不同时期,
  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原则。如在支持克、斯独立的初期,德、奥等国片面强调民族自决权
  原则,只字不提国家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克、斯独立已基本成功后,他们又强调
  南各共和国边界和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否认克境内塞尔维亚人的民族自决权。
  在具体干预方式和手段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宣传舆论手段。从国际法角度讲,无论克、斯宣布独立,还是联邦政府和军队进
  行干预,都是南内部事务,外部势力无权千涉。然而,在南联邦分裂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
  突出现象,即西方国家宣传舆论工具基本上是一边倒,对克、斯独立持同情和支持态度,对
  南联邦政府,尤其是对南人民军发表了大量谴责、攻击性文章,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
  舆论。这种情况鼓励了斯、克强行独立的决心。7月4日,斯洛文尼亚总理拒绝了联邦主席团
  ①〔英)《星期日泰晤士报》1991年6月30日社论.
  的停火建议,声称,“如果联邦军队发动新的进攻,欧洲对斯洛文尼亚的支持就会进一步加
  强。”①克罗地亚也尝到国际舆论支持的甜头,克国防部长称,“我们将使这场冲突国际化”。
  (2)经济制裁手段。南联邦对外贸易60%针对西欧,对西欧经济依附性较大。西方国
  家利用这一点,对南联邦进行威胁,制裁。南内战刚爆发,欧共体就以冻结贷款相要挟,强
  迫塞尔维亚妥协,同意梅西奇担任联邦主席团主席。7月5日,欧共体宣布冻结了对南10亿美
  元的经济援助和武器销售。德外长称,这是为了限制南联邦军队。9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
  过713号决议,对南实施武器禁运。11月8日,欧共体宣布对南实行全面经济制裁。这些举措
  恶化了南联邦经济,给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军事手段。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奥、意、匈等国在边境地区集结军队,与斯、
  克地方部队频繁接触,从外部对南人民军施加军事压力。其次,为斯、克独立培训新兵,在
  澳大利亚、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地建立培训基地。②第三,向斯、克提供大批武器。这
  些武器不仅包括各种轻武器,也包括导弹、飞机、坦克等先进的重型武器。③第四,西欧联
  盟和欧共体多次讨论组建对南千预部队,准备对南直接进行军事介入。
  (4)政治和外交手段。政治上主要是支持梅西奇从联邦最高层分裂联邦的活动,结果,
  导致了联邦主席团和联邦政府的分裂,使联邦存在的法律基础发生动摇。外交上主要是以
  德、奥为首的国家,从南内战一开始就对欧共体和其他国家进行说服工作,要求承认斯、克独
  立。由于欧共体内部意见难于统一,德国决定放弃欧共体外交一致原则,单独承认两共和国
  独立。在德国要挟下,欧共体于1991年12月16日作出决定,宣布于1992年1月15日承认斯、
  克独立,从而使斯、克独立基本成为事实。
  在西方国家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以后,南联邦冲突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
  年10月3日,联邦主席团发生严重分裂,斯、克、波黑和马其顿的成员不再参加联邦主席团
  会议,联邦基础发生严重动摇,维护南联邦统一变得十分困难。此后,南内战性质逐步从维
  护国家统一向塞克两共和国争夺领土的方向转变。1992年1月15日,欧共体12国宣布承认
  斯、克两共和国独立。4月6日,欧共体又宣布承认波黑独立。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
  宣布承认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的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加紧
  谈判,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至此,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
  国彻底解体,在原南境内出现了五国并存的局面。
  由上可见,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广泛干预,是造成南联邦解体的重大因素。南
  联邦的解体,并未导致战火的平息,相反,由于战火蔓延到波黑共和国,使前南地区武装冲
  突规模进一步扩大,并直接威胁到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前南地区冲突进入一个新
  的阶段。

  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六个共和国组成,1991年,原南联盟解体,逐渐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国家,目前已经分解成七个国家,其中六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一个只有部分国家承认.
  1.塞尔维亚:
  1991年,原南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
  2.黑山:
  1991年,原南开始解体。1992年,黑山与塞尔维亚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同年6月22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6年6月28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 。
  3.克罗地亚:
  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10月8日正式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1992年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宣布承认克罗地亚为主权独立国家.1992年5月22日,克罗地亚加入联合国。
  4.斯洛文尼亚:
  1991年6月25日,斯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992年5月22日加入联合国。
  5.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
  6.马其顿:
  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正式宣布独立。但它的独立由于希腊反对使用“马其顿”的国名而迟迟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1992年12月10日,马其顿共和国议会经多数议员投票表决,原则同意将马其顿国家改名为“马其顿(斯科普里)共和国”。1993年4月7日,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时名称加入联合国。
  马其顿对内对外坚持使用其宪法国名“马其顿共和国”,但遭到其邻国希腊的坚决反对。希腊强烈要求马其顿使用其在1993年加入联合国时使用的“前南马其顿共和国”的名字,原因是希腊北部有个马其顿省,希腊认为马其顿的国名暗示其对这个地区存在领土要求。  
  7.科索沃: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塞尔维亚当即表示坚决反对,并称,塞尔维亚将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2008年4月9日,科索沃议会特别会议通过新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科索沃为“议会制共和国”,官方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和塞尔维亚语,科索沃将与所有邻国创建睦邻关系.目前,世界上只有部分国家宣布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臧房邵# 南斯拉夫为何解体?斯拉夫人与南斯拉夫的关系? -
(19386965857): 因为民族问题,导致其分裂. 南斯拉夫人主要是斯拉夫人 还有阿尔巴尼亚人

#臧房邵# 前南斯拉夫是怎么回事?它在现在的哪个位置? -
(19386965857):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年-1992年),历史上的国名,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现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

#臧房邵# 南斯拉夫的解体分解出去了哪些国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
(19386965857): 南斯拉夫的第一次解体与苏联解体的时间一致,都是在1991年至1992年这一段时间.国土面积庞大的南斯拉夫国家最终解体为了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北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五个国家.第二次解...

#臧房邵# 介绍一下前南解体!
(19386965857): 南斯拉夫这个国家正式出现在欧洲的政治版图上,是一战以后的事情.1919年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在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在二战...

#臧房邵# 请问:南斯拉夫和苏联两国解题的至关因素分别是什么?
(19386965857): 根本原因都是自身体制的缺陷得不到及时修正,导致缺陷越来越明显,外部元素只是个催化剂,没有西方国家的干预一样会解体,只是时间问题

#臧房邵# 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为哪些国家
(19386965857): 南斯拉夫在成为一个国家前,曾为奥匈帝国、门的内哥罗(黑山)和塞尔维亚割据.15世纪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统治此地区达500年之久,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