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插画-如何与孩子谈“生死”让绘本来帮忙,精选9本生命教育绘本推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9
知道小朋友的“幻想朋友”么?图画书《小白找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说心里话,初读此书,我居然没有看懂!再读一遍,还是没有!!但我家的小家伙看第一遍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本图画书,每天或是缠着我给她读,或是在这本书面前做一个静静的女子,时而凝望书页,时而思绪飞扬......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竟深深地吸引了时常“熊孩子样”的小家伙成为了温润的小女子一枚?

于是在闲暇时间拿起此书,一遍一遍的开读。真不愧是得过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凯迪克金奖的作品。凯迪克奖“不以传递教条或受大众喜欢为目的”,而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创意水准以及这本图画书的故事和主题带给孩子的乐趣和是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书里有个奇幻世界,这个世界借着图画书在向孩子打开幻想的大门。他们的幻想世界里什么都有,他们会有幻想朋友,会一起玩,一起笑!这也是一本神奇的图画书,很适合即将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者已经进了幼儿园却不适应、感到孤独的小朋友。让他们找到勇气和结交朋友的信心。

而且,书中涉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儿童心理学概念“幻想朋友”。那么,什么是“幻想朋友”?下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

幻想朋友(Imaginaryfriend),通常也叫做假想朋友或假想伙伴。目前,其较为通用的定义是:幻想朋友是隐形的人物,由儿童命名并会在与他人的谈话中被提及,儿童在一段时间(至少几个月时间)内与之玩耍,虽然其客观上并不存在,但儿童觉得他们是真实的。

幻想朋友通常在童年早期出现,在童年晚期消失,是儿童的一种暂时的、过渡性的心理现象。请提供足够的关注给孩子(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孤独感,也有一部分是孩子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认知外界),在孩子与幻想朋友玩耍时不要责备或者禁止(假装看不见但安静旁观),与孩子沟通时还可以善加利用幻想朋友的影响力,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是不是涨姿势啦?至少我是!因为这个知识点让我更进一步的懂得了孩子的世界,更好地去爱护、尊重、理解参与到她成长的每个阶段!

还有,我还找来了此书的英文原版《TheAdventureofBeekle:TheUnimaginaryFriends》会在下期的英文绘本阅读中分享给大家。

图画书信息:

译者:彭懿杨玲玲

出版社:AndersenPress(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June,2014(中文2015-07)

推荐年龄:4-6岁(中、大班,一年级)

关键词:英文阅读_胂罅自我认知

主要内容:

Beekle,我们管它叫“小白”:

它是一团白乎乎的小家伙,头上顶着一个金色的小王冠。小白和他的伙伴们生活在幻想岛上,岛上的小精灵如果被现实中的孩子选中,就会到现实的世界中。小白等啊等,等了很久,一直没有被选中。它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向着现实世界出发了

在熙来攘往的城市中经历了一番不可思议的旅程,来到了闹哄哄的城市。在那里,他终于遇到他最完美的朋友,并获得了自己的名字:小白。

这个故事诠释了关于友谊、想象力的真谛,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去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作者简介:

【美】丹·桑塔特

2015年凯迪克金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插画家,他毕业于美国设计学院艺术中心,担任迪士尼动画创意师,现在专注于儿童图书的创作和插图。

桑塔特喜欢扮圣诞老人,一年365天,他有一天当圣诞老人,其余364天为孩子们写故事、画插图。桑塔特目前仅独自创作了3本童书,却已经获得了童书界极高的荣誉:凯迪克金奖和美国插画协会银奖,还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榜。

作者接受采访节选

问:你的读者读到这本书时有什么反应?

答:一些家长和图书馆管理员告诉我,他们看这本书时都看哭了。当然,也有一些成年人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的故事,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时候我也会读评论,其中一篇评论文章表示,小白只是去游乐场游玩了一番,然后认识了一个孩子,仅此而已。我觉得,有些人完全忽略了故事的象征意义。

从孩子们口中我听到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家长们送给我很多手工制作的小白玩偶,那些都是他们给孩子做的,这些玩偶都做得很可爱。万圣节时,还出现了一些小白的万圣节服装以及小白造型的灯笼,最近我还在东海岸看到了小白形象的雪人。自己的创造的角色能打动这么多人,这种感觉太棒了。如何与孩子谈“生死”?让绘本来帮忙,精选9本生命教育绘本推荐

有一个亲子综艺节目上,刘烨的儿子看到刘烨刮痧,背上刮出血痕,第一次见到刮痧的诺一就很怕爸爸因此死掉。

其实,孩子成长到一定年纪,就会对生死这些事情产生好奇,会担心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由此产生担忧和恐惧,那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其实是非常必要的。

在传统观念中,会觉得谈“死”是很不吉利的事,但“不知死、焉知生”。死也是生命的重要部分,我们只有正确地去看待、认知,才能更好地“生”。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画面是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绘本是很多父母做亲子阅读的首选。孩子们会通过画面、父母的讲述,去理解故事和发展故事。绘本用来做生命教育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那么生命教育包含哪些内容呢?其实生命教育应该包括生和死的教育。

所以,根据以上两个维度,来推荐一些我看过的比较经典的绘本。

1、《出生的故事》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中国绘本作家蔡皋,用铅笔手绘与国画写意手法为故事做了插图,比较有中国特色。

通过故事的方式讲孩子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看到一个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出生的。

2、《宝宝的出生》

《宝宝的出生》是宝宝心理成长绘本中的一本,这是一套引自法国著名出版社Gallimard的专业儿童心理成长绘本。由欧洲著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卡特琳.多尔托博士主编,知名童书作家及国际著名插画家共同打造。

系列书籍包括《亲昵》、《宝宝的出生》、《家庭》、《伤心》、《害怕》、《生气》、《羞耻》、《说“不”》、《粗口》、《暴力会伤害人》、《公平不公平》、《死亡》共12册。

这套绘本选取的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展开的,语言亲切同时又很科学,很适合亲子阅读,而且能满足孩子大大的好奇心。

3、《你好,安东医生:宝宝出生了》

前两本绘本都是讲人的出生,那这本绘本讲的是动物的生命。作者是日本作家西村敏雄。有一天猪太太去安东医生的动物医院看病,检查之后居然发现肚子里有了小猪宝宝。之后再讲小猪宝宝是怎么出生的,出生之后猪先生和猪太太有多开心。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一个生命的到来是多么可爱、喜悦的事情。

同时呢,这本绘本也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其实医院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地方,反而在这里会有温暖的事情发生。

4、《生命的四季》

这本绘本里面讲到的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命,用大量的插图及配合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四个季节里的植物和动物,比如春天里的郁金香和洋蓟,活跃的啄木鸟、青蛙等等;夏天里常见的西瓜、番茄、蚯蚓等等;秋天的蘑菇、玉米、山鹑等等;冬天里的洋葱、猕猴桃、白鼬等等。

我们平时对身边的这些动植物可能很少关注,那么通过这样一本绘本孩子可以去观察到每一种动植物都是有生命、有变化的,从而感知生命的独特与珍贵。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这本绘本设计了不同形状的翻页,为孩子展示出植物的剖面和动物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对不同生命的四季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纸张非常厚实,采用的是铜版纸全彩印刷,而且书中设计了很多处互动翻页,这样一整本书就会很厚,如果采用普通的胶装,孩子翻看起来就会很困难。那这本绘本采用了贴心的穿环设计,这样每一页都能轻松地全部展开,而且书页也不会产生折痕。

很值得收藏!

5、《小威向前冲》

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性教育的内容,小威这本算得上是经典,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讲述生命形成的过程。

很有意思,孩子很喜欢。对于性教育这块的内容来说,家长自己能保持一个对性的正确的、大方的态度,孩子就能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所以更重要的是家长在讲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把性当作是一件正常、美好的事情传达给孩子。

那其实关于生的教育的绘本还有挺多的,我推荐的是几本自己给孩子在读而且效果不错的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去书店看看实体书,感觉一下,孩子有兴趣的再买。

出生这部分可能相对好说一些,死亡这部分就显得相对沉重一些,那我们就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植物的死亡说起。

1、《一片叶子落下来》

这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就是不错的选择,孩子对植物之死比动物之死要好接受一些。

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这本绘本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其实就是传达出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会给人们安慰。

同时书中有一页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既然要死,为什么要活在这边”,父母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展开,对孩子做更多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珍贵,不能浪费,要去活出自己的精彩,为整个世界带来价值。

2、《当鸭子遇见死神》

讲完了植物的死亡,我们可以再讲讲动物的死亡。

鸭子决定和死神友好相处,它们一直一起生活,直到鸭子死去。死神抚平了鸭子被风吹乱的羽毛,将它托在双臂上,来到了“那条大河”旁。将那朵郁金香花放在鸭子身上,小心翼翼地将鸭子放入水中。然后轻轻一推,送它上路了。

这里面其实也充满了温情,生与死都是爱。这本绘本就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死亡就在我们身边,它没有那么可怕,其实它是友好的。

3、《獾的礼物》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獾,它是一只非常有智慧的獾。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獾离去之后,所有的动物都很悲伤,会想起和獾有关的一切。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本绘本让我们明白,当生命中重要的人离开时,我们都会有悲伤,悲伤需要时间去让它慢慢消失,创伤最终会修复。而离去的人,也会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永远没有消失。

4、《再见了,艾玛奶奶》

前面讲了植物和动物的死亡,最后过渡到人的死亡上面。《再见了,艾玛奶奶》全文以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口吻进行讲述,配合真实而极具震撼力的黑白照片,流露出片片真情。当死神即将降临时,艾玛奶奶在“临终意愿书”上签了字,从容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与亲人一一道别。

这本绘本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应对丧亲之痛。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看过觉得比较好的一些生命教育的绘本,如果以后有新的再补充,希望能帮助到读这篇文章的你。

没有宝典,你打算怎么看国际安徒生奖世界插画大展10月4日,文艺老母亲琢磨着已完美错开国庆出游高峰期,遂提议前往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大展。

然而,无人响应。

姐姐看向弟弟:“绘本插画展啊,小学生看多没劲,弟弟去看吧!”

弟弟看向妈妈,一脸蒙:“嗯,嗯~什么展?”

妈妈早有准备,翻出插画展宣传海报《丑小鸭》:

姐弟俩立马心动了:“丑小鸭,我要去,我要去!”

于是,妈妈带着姐弟俩欣然前往插画展。

其实妈妈这次是有备而来。自打从朋友那里听说这个展览,妈妈就提前做了不少功课,不仅把本地艺术教育机构游艺家米妈的观展攻略烂熟于心,还啃完由美国著名儿童早期教育家丹尼丝所编著的《图画书宝典》。

一路幻想着妈妈在展厅现场对着俩娃侃侃而谈各插画大师的经典作品,老母亲不禁志满意得。

走进展厅,幻想破灭。但见一个个煞费苦心的文艺老母亲,挤在画前焦急呼唤娃:“快来看,快来看,这不是你最喜欢的绘本插画吗?”而熊孩子们充耳不闻,簇拥在几个互动区,上翻下滚,你推我搡,不亦乐乎。

我家的娃,当然——也不例外。

妈妈刚刚叮嘱姐弟俩不要走散,弟弟就一刺溜挤进互动区。妈妈只好丢下姐姐,围追堵截成功后,领着弟弟找到《丑小鸭》。

乘着弟弟对画发呆,妈妈迅速打开宝典:作者罗伯特·英潘,南方大陆的写实插画大师,擅长以细腻写实的画风叙述故事

宝典还没念完,弟弟已经看腻丑小鸭,启动满场与作品互动游戏。

与俄罗斯民俗艺术的炼金师塔吉娜·玛丽娜作品互动:

与优雅的奥地利绘本女王莉丝白·茨威格作品互动:

电子屏涂鸦:

由此看来,经常带孩子观展大有裨益,以前满场乱窜不知所终的弟弟,如今进步到摆拍与场景自然融合阶段。

当弟弟互动得精疲力尽之时,一个人孤单看展的姐姐找到了我们:“妈妈,走吧,我已经看完所有作品了。”

就这么结束了吗?不,妈妈尴尬又不失慈祥地一笑,是时候启用宝典了:“怎么样,姐姐最喜欢哪几位大师,带我们去看看?”

姐姐点点头,先带我们来到《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礼物》面前。这是著名儿童文学图画书作家及插画家莫里斯·桑达克的作品,画风唯美细腻。他曾经五度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奖,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的美国人。

童年时期体弱多病的桑达克,在绘本创作中反映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不安、恐惧、挫折等复杂情绪,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革命。《野兽国》、《厨房之夜狂想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三部桑达克自己眼中的代表作起初毁誉参半。

《野兽国》一度是图书馆禁书,后来却被改编成动画、音乐剧,成为备受推崇的经典,被誉为“一本奇特的、前所未有的图画书”。有心理学研究者专门结合荣格的人格理论中自我、阴影、人格面具和阿尼玛等原型,来解读《野兽国》里麦克斯的形象。

现场看到插画里野兽的形象颇为可怕,仿佛小时候做的恶梦,而主人公麦克斯悠然自得:

了解到莫里斯·桑达克曾经拥有的可怕童年,似乎能够进一步明白作品蕴含的意义:一个孩子在探险中逐渐学会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真正塑造我们的,是那个我们很少有人有勇气去面对的孩子——那个远在教化到达你的心灵之前,没有耐心的、索取无度的孩子,那个想要爱和权利,又总是嫌不够,总是在生气和哭泣的孩子。”莫里斯·桑达克这句话或许是他创作一系列经典作品的初衷。

姐姐最喜欢的第二位大师是超现实的儿童心理代言人安东尼·布朗。

被归为英国超现实写实派画家的安东尼·布朗,凭借其绘本成就成为“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英国“凯特·格林威奖”双料得主。其作品构图利落,色彩鲜明,并擅以对比营造画面的戏剧性,带有超现实的成分。

最酷的猩猩“威利”是安东尼·布朗笔下最有人气的角色。“威利”有愤怒、悲伤、喜悦等各种孩子们熟悉的表情,犹如儿童情绪心理的代言人。这次插画展的另一张宣传海报取自他2008年著名绘本《大猩猩和小星星》。

安东尼·布朗说:“对我来说,设计一本图画书就好像拍一部电影,书的结构是特写和远景的结合体。而我的工作,则是天分(冒险这么说)和思考的结合体,两者很难分开。”

见两个孩子看得入迷,妈妈继续开讲:“每幅插画都是一件艺术品,一个插画大师仅凭绘画技巧是做不出成功作品的,他还要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而且,一副经典的插画作品会超越国界,超越时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妈妈最喜欢的大师吧!”

妈妈最喜欢的第一位大师是斯堪的那维亚的自然主义者斯凡·欧特。

斯凡·欧特的画作有一种清新的气息,用透明水彩塑造出来的层次,微妙又丰富,一如北欧国度的冷冽空气。就像是迎着森林中的雾气或暖阳,透出干净的光,写实场景也散发着空灵的艺术性。

斯凡·欧特多为安徒生经典童话绘制插画,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鸭》等。他特别擅长捕捉童话中忧郁、悲伤或幽默的场景,并用清新的画笔描摹出来。

妈妈最喜欢的第二位大师是优雅的奥地利绘本女王莉丝白·茨威格。

1990年,莉丝白·茨威格赢得“国际安徒生奖”时年仅36岁。美丽、奇幻、怪诞、愉悦的感伤情怀,掺揉了动作、舞蹈、自然、幻想,全都加在一起后,成就了茨威格的艺术。她的画里有一种梦的特质,很魔幻,但又很含蓄、很优雅。

妈妈小时候所处的年代,国内绘本尚未起步,大多数同龄人没接触过绘本的概念,基本上直接从小人书跳转到文字书的阅读。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书里的插图,那些美丽的公主,梦幻的风景,动人的故事,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去追寻现实世界看不到的美好。

打着分享最喜欢插画大师的旗号,我们把插画展厅又细细转了一遍。最后,孩子们带着对大师绘本作品的无限期待,恋恋不舍地离开展馆。

文末彩蛋:《图画书宝典》揭示绘本的秘密

1、什么是绘本?

绘本,即图画书,取自日文中图画书的叫法。图画书是一件艺术作品,它靠插画和文字共同叙事,由对开的页面来展现场景,靠翻页呈现戏剧效果。

全球最著名的图画书奖——凯迪克奖界定的图画书标准如下:

2、有插图的书也是绘本吗?

广义的绘本包括有插图的书,但通常我们提及的绘本与有插图的故事书不同,一般是指图画重于文字,图画主导叙事的绘本。

3、为什么要看绘本?看文字书或插图书是否有同样作用?

绘本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读写启蒙,增加孩子的美学体验和艺术经验,更关键的是可以发展孩子的视觉素养。而视觉素养的发展,是文字书或插图书无法做到的,也容易被我们忽视。

4、选择什么绘本阅读?

方式一:阅读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

方式二:选择10种或以上同一题材/类型的作品。

方式三:选择所有获奖的作品,比如凯迪克奖和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历届获奖作品。

5、怎样研读绘本?

附1: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名单

附2:获奖大师部分经典作品

~


#邹话伯# 如何运用情绪主题绘本开展幼儿绘本教学 -
(13494689409): 01认知教育: 绘本是识字之前,培养孩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的一种方式.优秀的绘本将契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激发幼儿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一些成长经验与生活习惯通过故事画面表达出来,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02审美训练: 许多优秀绘本自出世界知名插画家之手,画面精美,内涵丰富,孩子能得到美的陶冶,无形中培养料艺术的鉴赏能力. 03情感训练: 绘本中有关生命教育、生命感动主题故事,让孩子从小感知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如何面对情绪、管理情绪,如何主动表达亲情,增加孩子正向情感体验,舒展心灵.

#邹话伯# 如何与孩子高品质的相处 -
(13494689409): 高品质陪伴,离不开父母全情的投入和观察 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段完整的时间,专心...

#邹话伯# 如何引导孩子来看绘本? -
(13494689409): 首先,作为爸爸妈妈,引导孩子对看书这件事产生兴趣、养成习惯,远远比具体看什么书 更重要,孩子真正受用的不是那些纹饰,而是阅读本身.所以只要绘本做为书本身足够可爱  其次,哪些姿势可以帮助孩子更有效地阅读绘本呢?    ...

#邹话伯# 有必要给小孩子讲死亡的道理吗? -
(13494689409): 有必要.一、死亡,是汉文化里缺失的一课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谈论太多,“死者已矣”那种小心谨慎的“避讳”,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华东师大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从古至今,人...

#邹话伯# 如何运用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
(13494689409): 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呢?对此,美国的凯伦 米勒斯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

#邹话伯# 怎么给孩子读绘本 -
(13494689409): 孩子喜欢读绘本,这是一件好事.那绘本具体是指什么图书呢?绘本是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简单来说就是图画书.现在的孩子更多是与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接触,可是这些东西带给孩子更多的是眼睛等伤害和...

#邹话伯# 135故事分享 - - 鹅妈妈童谣 -
(13494689409): 一、 究竟什么是鹅妈妈童谣?从人类语言学习的规律来说,孩子的牙牙学语,从来都离不开充满韵律的童谣的浸染,中国的孩子从小念着“小老鼠上灯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还有很多孩子都爱读的《北京童谣》长大,欧美的...

#邹话伯# 关于积极心态格言名句 -
(13494689409): 1)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2) 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3) 革命军的责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孙中山 4)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 ...

#邹话伯# 如何让孩子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
(13494689409): 我做了很长时间的书评版编辑和撰稿人,发现有很多人虽然已经大学毕业但是其实并没有学会阅读,尤其是书籍的阅读.跟他们沟通多了,我发现大多数人其实小时候就没有阅读的习惯,我跟身边一些老师沟通,他们也反应,有些家长把培养孩...

#邹话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
(13494689409): 亲身示范 爸妈首先要向宝宝展现出自己的好奇心,比如带宝宝一起外出散步时,多多表现出对一草一木,太阳星星及其他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愿望.尊重宝宝的兴趣 宝宝能从那些能够抓住自己注意力和想像力的东西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