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制衡吗?在我印象里只是美国的制衡较突出 哪些国家可以制衡美国???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7
制衡是一种政治手段 为避免权力突出或集中与某一方造成对整个格局的损害或者所谓崩盘,但那种理论上完全平衡的制衡显然是不存在的。

中国古代没有美式那种制衡(虽然美国看上去平衡,实际上还是赚的多的在背后说话,真拦的住,为什么会在别国的主权地区打仗呢?)
因为有君主,天然有集权的天赋(天下之滨,莫非王土)自然就会担心各种威胁,并想出各种手段克制威胁的存在或者借助体制的改变为自己统治权的稳固和延续增加砝码,实际上是分权(从大臣和文官系统)和变相的集权(君主集权或独裁),这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而真正的制衡应该是竞和关系,三国,春秋五霸大概勉强能算(这实际上属于强人政治,人走了茶就凉,和体制制度不同),大部分的制衡都是短暂的零和博弈,此消彼长,分崩离析,如六国和秦国的关系(合纵连横)

所以纠结起来更多的是君主对有实力的其它方(如世家贵族,对文官集团,对士大夫阶层,对武官集团(尤其是戍边大将的将官家族如宋代的杨家,折家,种家),对宦官集团,对宗亲外戚)的种种手段。

这些制衡手段通常出现在长治久安的朝代的初期和中期(宋明),当然也有可能是大分裂的结束期(比如隋)


朝搬出确立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这个制度为什么说是个制衡的制度,平衡的是谁? 隋之前的朝代,门阀林立,士大夫阶层是被门阀贵族垄断的,普通百姓也晋升
无门,官宦选拔主要靠推举(看看李密的陈情表),这是现状。所以隋文帝一上台就就把北周的官僚制度(防周礼的六官九命制,集权于宰相,给废除了),恢复了
汉魏以来慢慢形成的三省六部制度,把权力重新分化到各个部门体系中。而科举制就更不用说了,给了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一个翻身的希望(在那时,确实仅仅是希
望,没背景的,靠科举还是出不来的,有官没缺),更可以说是天子门生,形成了世家门阀以外亲皇帝的一直直属力量,可惜隋二世而亡,这个果实就被唐朝摘走了


朝在官制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唐朝的没落(异姓王节度使)和后来五代十国的各种经历还有太祖太宗得天下的手段和方法(黄袍加身,烛影斧声)让赵宋畏
惧武人做大,重文轻武,避讳宗亲,(这本身就是一种制衡的手段,抬高文人压制武将),为了避免文官体系做大,设置东西两府(政事堂和枢密院,后者管兵事)
设立更强大的言官系统(天子鹰犬乌鸦御史),进一步厚待士子(特奏名和制举、荫补等方式)让士大夫和文官系统有了更广泛的基础而非世家做大(所以也为资本
主义萌芽做了贡献,高级阶层不能谋取政治利益就转向和资本苟合),而天下士林的风潮也就是文化普及的开始,
而朝堂之上,为了平衡文官群体做
大(必须让文人骑在武人头上,但又不能让他们骑在皇帝头上),更采用异论相搅的手法,使文官消耗内斗,产生了很多的内耗,党争和历史事件,宋朝坐拥大国
(北宋),干不过夏辽,以文制武和党争都是很大的原因。不过这一套东西确实为君主统治带来了更多的权利,乃至南宋秦桧和史弥远、贾似道等都曾以宰相兼任枢
密使,但是依然不能对君权造成根本的威胁,只能是权臣弄权

明朝的内阁加六部制度就是对皇权的最好制衡。
代表就是内阁和六科的封驳权:内阁除有票拟权,还有封驳权,即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六科也有封驳权,内廷拟旨交六科,六科认为不合理者,六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称为科参。
明朝的内阁制被英国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西方内阁制和首相制。在中国明朝成化朝时期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而在后来西方的启蒙运动时,伏尔泰等人也无不赞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完美,虽然他们的赞美只是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传播找个借口或“不恰当的例子”,但是,必须肯定的是,明朝内阁制的确影响了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

有,古时的“三省六部制”与丞相的设立,都存在权利制衡。

当代中国的公检法机制也存在权利制衡(公安局、检察院、法院)

哪朝都有,明朝最突出吧,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最后都又建了东西两厂监督分权

有啊,三国时期就是最明显的中国三方制衡典例.

美国制衡中国目前看、它是想三面包抄还是两面挟击或是声东击西?~

美国本来是想三面包抄的,
但是三面不太现实,真实做的到只有东面和南面,
在陆上,周边国家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能力(精力)和中国在陆上对抗。
所以美国奥巴马政府近年提出了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
实际上美国还是想通过拉拢日、越、菲,以其作为先锋自己做影子,
从海上阻止中国取得在东海和南海利益,

所以说既不是两面夹击,也不是声东击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大利亚、加拿大等可以制衡,然而,除了俄罗斯、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都是美国的盟国,制衡美国谈何容易。


#牛炎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汉族王朝是否真正控制过贝加尔湖呢? -
(19168767870): 汉朝并没有能够控制贝加尔湖.汉武帝元朔4年,汉军发动漠北之战,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5万汉军精骑在击溃匈奴右贤王的主力之后,一路向北出击.在封狼居胥山以后,一直打到了瀚海,也就是贝加尔湖以后,随即班师回到了中原.这是汉军深入的最北地区了,但并没有进行占领.所以说汉朝并没有实际控制贝加尔湖地区.

#牛炎物# 历史上的中国物理 -
(19168767870): 《梦溪笔谈》 沈括 算是百科全书 涵盖面广 !《二京赋》 张衡 天文地理的!《天工开物》宋应星 科技方面的.《墨经》!中国古代很多科学家其实就是工匠等比较地位低的人 知识都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很少被载入史册或被后人记住!!你去找找《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细节或失传的记载或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补充:《农政全书》《齐民要术》《水经注》《本草纲目》《难经》!!

#牛炎物# 历史上中国古代户籍演变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
(19168767870): 中国古代户籍演变制度的特点:从松散到制度完备,逐渐精密.但动乱时期,户籍制度就会受到破坏. 户籍起源很早.春秋时发展为书社制度,25家为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即户籍.战国时,强国“少料其民”,并实行上计制度,地...

#牛炎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艺作品有哪些? -
(19168767870):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艺作品包括: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元粉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 清汝窑天青釉水仙盘冰裂文瓷器,宋代唐三彩等. 1、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六方形瓶体,造型周正,釉质肥厚...

#牛炎物# 历史上所谓的“中朝”“外朝”形成于什么时候? -
(19168767870): 汉武帝时期,我们历史课本也这样讲啊..《汉书·刘辅传》:“群臣莫知其故.于是中朝将军辛庆忌,右将军……俱上书.”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牛炎物#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有哪些? -
(19168767870): (1 )《诗 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作者不详) (2 )《孙 子 兵 法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 (3 )《国 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4 )《春 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