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儿子是谁?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傅聪!

傅聪是傅雷长子 ,生于1934年。傅聪童年时代上过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由父亲督教。傅聪天资聪颖,对音乐有着很好的感悟。八岁半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意大利指挥家和钢琴家、李斯特的在传弟子梅百器。1946年梅百器去逝后,基本上是自学。1953年傅聪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弹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1954年傅聪赴波兰留学,师从波兰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与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马祖卡》最优奖。傅聪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在国外获奖的钢琴演奏家,当时在全国音乐界造成很大轰动。傅聪对肖邦的钢琴曲理解深透,有“钢琴诗人”的美称。已故德国作家、诗人、音乐学者、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曾撰文赞扬傅聪,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表现的确完美无缺,较诸科尔多或鲁宾斯坦毫不逊色。但是我所听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肖邦。” 1958年秋,傅聪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年底,傅聪移居英国伦敦。1979年傅聪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80年代后,傅聪年年回国演出和讲学,为中国的音乐人才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傅聪毕生孜孜不倦的钻研钢琴艺术,将东方文化融入西方音乐之中。同时不断的研究肖邦、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等作曲家的手稿,极大地加深了对这些作曲家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使得他的演奏达到新的境界,从而更接近于作曲家的原意。傅聪留学波兰,乃至后来移居伦敦!

傅聪

钢琴家傅聪

《傅雷家书》中傅雷的儿子是谁?~

是他的长子,当时中国青年钢琴演奏家-傅聪。当时傅聪在波兰留学,傅雷和他定期通信。
后来傅雷被打成右派,而傅聪在被威胁要被遣送回国劳动改造的危急情势下,从波兰出走英国。直到文革后才第一次回国探亲。可那时他也只能探探他的弟弟傅敏了。而傅雷和妻子朱梅馥已经在文革一开始双双自缢了。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傅聪和傅敏。
1、傅聪:
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2、傅敏:
1937年出生于太行山区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林州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翻译家傅雷和他的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对这个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傅敏却知之甚少。傅敏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坎坷人生和他在苦难中始终没有泯灭的正直和善良感人至深。
傅雷:
字怒安,号怒庵,汉族,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扩展资料:
1、傅聪访谈录-谈父亲: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点就醒了,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了什么。
真的,你那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生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摘编自《傅雷家书》)
爸爸这封信里说的事我还记得。那还是我在波兰留学的时候,第一次回国,大概是1956年吧!我在家里觉睡得很少,跟家里人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跟我爸爸,简直是促膝长谈呵!整晚谈的是各种各样的题材,音乐上的,哲学上的,真是谈不完!
我在13岁到17岁之间有3年多的浪子生涯,一个人呆在昆明,念云南大学时我才15岁。当时我当然没念什么书,整天在搞什么学生运动啊、打桥牌啊、谈恋爱啊……可以说我17岁回到上海的时候比一般17岁的孩子要早熟,那时我才真的下决心要学音乐。
那时我和父亲之间已经像朋友 一样了!后来出国几年,自信心也多一些,56年回上海,跟爸爸聊天的时候,他那种特别的感觉就是父亲和儿子真的变成朋友了!
他对我说的很多话都会肃然起敬,我讲的音乐上的道理他觉得已经到了一个水平。对他来说,这不是父亲和儿子的问题,而是学问的问题,在学问面前他是绝对谦虚的!
离开上海时父亲的临别赠言其实我从小就听他说过:“做人,才做艺术家,才做音乐家,才做钢琴家。”其实对我来说,怎样做人是一个很天然的事情。
我从小已经有了一个很明确的信念——活下来是为了什么?我追求的又是什么? 父亲说先要做人然后才能做艺术家。
艺术家的意思是要“通”,哲学、宗教、绘画、文学……一切都要通,而且这“做人”里头也包括了做人的基本的精神价值。这个面很广,不一定是要在琴上练的,而是要思考。
我的这种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凭良心说,《家书》我很少看。为什么?我不忍卒读啊!一翻家书,我就泪如雨下,就整天不能自持,就整天若有所思,很难再工作下去。
可是事实上《家书》里说的话都已经刻在我心里很深很深。特别是父亲的遗书,我现在一想起它,眼泪就忍不住了!那里边真是一个大写的“人”字!父亲那么朴素,很简单,很平凡,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严。
2、傅敏-和父亲大吵了一场
傅敏初中毕业的时候,跟父亲傅雷大吵了一场。原因很简单:傅敏要求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而傅雷则坚决不同意。大概从小耳濡哥哥那黑白键弹奏出的音乐之声,傅敏也酷爱音乐。
当傅敏主动要求上音乐学院附中时,万万没有料到,傅雷摇头!傅敏实在想不通,他跟傅聪是亲兄弟,父亲为什么厚此薄彼?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哪!大哭,大吵,大闹,无济于事。
傅雷对满脸泪水的阿敏作了如下说明:
“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傅聪曾经说过,自己的手不如傅敏适合弹琴);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
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胳膊拧不过大腿。傅敏从华东师大一附中初中毕业之后,直升该校高中,打消了半途投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念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敏


#蓟梅莎#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叫什么? -
(19221901610): 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蓟梅莎# 傅雷家书中傅雷儿子的姓名 -
(19221901610): 是傅聪和傅敏.傅聪大哥,著名钢琴家,傅敏弟,特级英语教师.望采纳哦

#蓟梅莎# 傅雷的儿子傅聪 -
(19221901610): 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傅雷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傅雷对多种中西艺术、文化的渊博学识,独到见解以及缜密严谨的学风,对艺术真理的赤诚追求,直接、长期、深...

#蓟梅莎# 傅雷的儿子傅敏 -
(19221901610): 傅敏,1967年出生于太行山区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林州

#蓟梅莎# 小知识填空1. 莫扎特、( )、( )、都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傅雷的儿子( )是第一个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音乐家. - 作业帮
(19221901610):[答案] 海顿、贝多芬 傅聪 希望你满意

#蓟梅莎# 1.《傅雷家书》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2.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 - 作业帮
(19221901610):[答案] 傅聪、傅敏

#蓟梅莎# 傅雷的儿子傅敏 -
(19221901610): 傅敏,1967年出生于太行山区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林州

#蓟梅莎# 傅雷与他儿子父子成友的原因是什么 -
(19221901610): 除了父子关系之外的三种关系是:1.人生和艺术上的知音2.亲密无间的朋友3.师生关系体现在:傅雷对傅聪在生活上和艺术上总是给予悉心的教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傅聪在自己情绪消沉时,愿意向自己的父亲倾诉,父亲听了后,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在音乐上可以互相沟通,取长补短;傅聪取得巨大成功后,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蓟梅莎# 傅雷心中“理想"的儿子的形象是怎样的? -
(19221901610): 傅雷夫人 傅聪 傅敏人物性格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傅雷一家人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