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时期苏联领导人是谁 美苏冷战时期中国最先与谁进行了外交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冷战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因此在此期间的苏联领导人都包括在内:
1、斯大林
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2.赫鲁晓夫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主谋清除了贝利亚集团。1953年9月3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58 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14日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错误“,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次日又解除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
3、勃列日涅夫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了“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体制。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停滞时代),苏联民众称之为“暨列宁之后的又一次集体领导”
1982年11月10日,在多年痼疾之后死于心脏病,享年76岁。
4、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0日,长期统治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继任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安德罗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与反腐肃贪,试水改革经济体制与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苏联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罗波夫也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如果他执掌苏联的时间更长久一些,苏联的发展轨迹可能会转变。然而他在69岁时却因慢性肾病于1984年2月9日病逝,在位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随着他的与世长辞,苏联的“安氏改革之路”也宣告结束。
5、契尔年科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接替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是73岁的契尔年科。当时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显然具有过渡性质。他执政仅13个月,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6、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0日,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病逝。3月11日,在葛罗米柯等人的支持下,戈尔巴乔夫于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国家福利减少,经济在1987年首次出现负增长(1945年之后)。主要原因为他的改革志向远大,但是却是今天改革农业,明天改革工业,改革全面铺开,浪费大笔资金,使得苏联失去与美国最后一搏的机会。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国内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
1991年8月19日,正在乌克兰南部海滨小城福罗斯度假的戈尔巴乔夫遭到软禁。同一天,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8月21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继续履行总统职务。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之后叶利钦为总统,苏联解散

答: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冷战(英语:Cold 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7年至1991年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

斯大林:1922-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得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冷战时期是从47年-91年,所以这几位都在冷战时期成为过苏联领导人

苏美冷战时期与苏联赫鲁晓夫对峙的美国总统是谁~

赫鲁晓夫统治苏联10年,经历了三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

轨迹是亲苏-不结盟-亲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对峙,形势严峻,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不承认新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50年代初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存在共同点,同时,两国在国际上有共同的对手美国。
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 ,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
8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进行全面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苏、美三国关系随着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中、美、苏关系恶化时,给三国都带来了损害。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美苏方面来说,都是在战略进攻时要控制或颠覆中国政权,而在战略防御时又打“中国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岳知邢# 美苏争霸1.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____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_______多年的争霸.到1991年__________,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 - 作业帮
(15080876618):[答案] 1.赫鲁晓夫;三十;苏联解体 2.势力范围 3. (1)苏联;古巴导弹危机 (2)高潮;战略收缩;进攻战略;阿富汗 (3)军备控制;1989;债务国;有限的缓和

#岳知邢# 苏联是怎么解体的 -
(15080876618): 其实主要还是实力不行,而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看清了苏联的经济实力的低下,决意要在军备竞赛上拖垮苏联,苏联领导人也犯了错误,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题.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体制问题

#岳知邢# 实力强悍的苏联为什么会申请加入北约,美国为何拒绝? -
(15080876618): 因为北约一直针对苏联,苏联故意提出加入北约就是故意反击,让那些加入北约的国家难堪.美国拒绝是因为他们知道苏联是什么意思,当然不会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