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 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面对经济“滞胀”现象采取的主要措施...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希望对你有帮助: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
①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
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
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态度,纷纷采取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
③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后各国采取的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政策。停滞性通货膨胀(英文:stagflation),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滞胀(stagflation)作为拼缀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Iain Macleod在1965年于国会的演说。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胀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胀的两个主因: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另一原因为不当的经济政策。例如央行容许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政府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作出过度管制。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胀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央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滞胀经济影响对短期的影响滞胀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对长期的影响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在一段时期内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工资、价格和感觉根据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例如,低产量和低就业会加大使工人的工资下降的压力,较低的工资又增加了供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回到原来的位置时,物价水平下降,产量接近于其自然率,经济回到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的位置,这一过程也就是经济的自我纠正。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停滞性通货膨胀(英文:stagflation),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滞胀(stagflation)作为拼缀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Iain Macleod在1965年于国会的演说。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胀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胀的两个主因: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另一原因为不当的经济政策。例如央行容许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政府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作出过度管制。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胀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央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滞胀经济影响对短期的影响滞胀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对长期的影响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在一段时期内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工资、价格和感觉根据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例如,低产量和低就业会加大使工人的工资下降的压力,较低的工资又增加了供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回到原来的位置时,物价水平下降,产量接近于其自然率,经济回到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的位置,这一过程也就是经济的自我纠正。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经济“滞胀”的原因。经济“滞胀”的根源是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故C项正确;ABD项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但并不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殷砖阙# 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是什么,和经济危机有什么区别 -
(19568787896): 所谓的滞胀,是资本主义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即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大问题,但不可能同时出现,总是有“经济停滞—政府扩...

#殷砖阙#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 -
(19568787896):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出现“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 正确(不选) B 里根政府上台后,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抑制通胀 正确(不选) C 减税减支是里根医治生产停滞的手段,而非应对通胀的手段,里根政府时期,通胀只是得到缓解,并非“零通胀” 错误(选择) D 里根政府的措施造成了“四高”局面 正确(不选)

#殷砖阙# 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为英国摆... - 作业帮
(19568787896):[选项] A.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 B. 发展经济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适时调整政策 C. 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D. 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到了超越国家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殷砖阙# 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
(19568787896): 20世纪70年代影响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记,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

#殷砖阙# 滞胀中通货膨胀为什么带来物价上涨? -
(19568787896): 所谓的滞涨,就是指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同时发生.滞涨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所导致的.我们用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石油危机来说明吧.当时是几个石油原料商共同提高石油原油的价格,资本家为了获得涨价前相同的利润,只有提高汽油的价格,因此导致了美国汽油价格的飙升.从而带动了其他行业物价水平的上升.但是其价格的上升中,人们工资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因此导致了经济停滞,大量的失业.这就是滞涨.希望能帮到你~~

#殷砖阙#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跟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
(19568787896): 根源是美国在美苏争霸第二阶段中处于劣势,经济的上的矛盾剧增,同时在您上述两个外因的作用下导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瓦解 .两次石油危机分别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结束了资本主义世界长达20多年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殷砖阙#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作业帮
(19568787896):[答案] 处于滞胀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导致美、日、欧之间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政治、经济控制能力下降,西欧和日本政治上的独立自...

#殷砖阙#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 作业帮
(19568787896):[选项]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 C. 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D. 各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