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求法律本科8000字论文 论题是“论公民的法律意识” 十分感谢!!!! 求自考法律本科毕业论文一篇8000字左右的。写刑法这一块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论公民的法律意识

1.公民法律意识的涵义及作用
1.1 公民法律意识的涵义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法律现象的一部分,泛指人们关于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从多个角度做不同层次的划分而加以理解。人们的法律意识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在法的演进的过程中起着传承的作用,但法律意识可能先于法律制度而存在, 也可能滞后于法律制度的发展。
1.2 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作为“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是推行法治理念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可靠支撑。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注重塑造和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1)公民的法律意识为国家的立法工作提供精神指导:“观念是制度的灵魂, 是法律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立法者进行立法活动, 往往根据的就是自己的法律意识,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该种意识左右。立法者的法律意识水平与状况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十分突出。
(2)公民的法律意识为正确适用法律提供重要保证:司法、执法人员在办案中, 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做出歪曲理解,甚至用个人意志代替法律,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 司法、执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
(3)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的思想基础
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才能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包括积极行使自己所享有的权利,正确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条件, 是守法品质的关键。
2.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2.1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且由于法律意识本身发展所具有地复杂性、多样性, 现只对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作一个大致的归纳:教育不到位, 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权利意识淡漠;公民法律意识层次不高。
2.2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
(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律产生于商品经济,而我国一直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窒息了法律的生机。尤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起步,商品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采取的是跨越时空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方式, 存在者先天的不足。与其相适应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尚不充分,从而导致人们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人文思想、思想观念,特别是法律意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传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存在于普通民众的意识、心理、习惯, 行为方式及生活过程中。法律文化传统则是从过去沿袭传承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的某种法律精神和文化。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主体的法律实践和法律行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还有许多糟粕成分沉淀于人们的法律观念当中。
(3)法律制度不完善,对生活调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近二十几年来, 我国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使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为建设法治国家初步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保障方面无法可依或恶法难依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法律缺乏基本法或程序法,缺乏宪法配套法律法规。各部门法的规定不尽完善, 部门法之间不协调的情况突出。特别是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法律制度在贯彻和落实时,由于种种原因又遇到重重阻碍, 难以保证法的实效性。
3.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1)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培育法治的根基和土壤:市场经济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对法律规则的需求大量增加,需要法律确认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纠纷,同时市场主体对权利的意识觉醒和主张,都为公民法律意识的成长和培养准备了土壤。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发展对培养公民现代意识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就不可能推毁小生产方式及传统法律思想对公民意识的消极影响, 更不可期望社会正义制度化。
(2)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首先, 在国家制度安排上的权力结构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应是分工制约的关系,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制止各种破坏民主政治的行为。其次, 要发展和扩大基层民, 要发展和扩大公民的知情、参与、监督权, 让公民参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公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才能推动法治建设,才能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技能。
(3)加强法制及相关制度建设,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近年来,尽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不断增加,为我国法律生活的协调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但仍需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各个领域中的立法工作,使法律法规更加严密化系统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其次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消除以法治百姓的传统观念。最后,需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的管理机制,建设一只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通过这些良好的法治运行环境,树立起法律真正的权威。
(4) 强化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教育机制:实践表明,这一法律启蒙运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应该改变普法教育现存的运动化形式和随意的低效果性,拓展法制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法制教育制度,实现法制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应变传统法学教育、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和终身教育,不断探索新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借助各种媒体和生动的形式将法律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加快法律的社会化步伐,以法律观念的先行带动法律行为,以此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 沈宗灵主编.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261.
[2]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465 页.
[3] 严存生.略论法制观念的现代化[A].法制现代化研究[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版.

sb么?自己的专业还让人发论文。。。鄙视

~


#堵吕逸# 论述公民权力界限法律自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13172437684): 公民的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民的权利也是,法律还规定了道德规范.

#堵吕逸# 法律自考论文 -
(13172437684): 自考法律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自考法律专业毕业生如何准备毕业论文显得很重要. 撰写毕业论文的...

#堵吕逸# 求论述现有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完善 300字 求论述民法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300字 -
(13172437684): 民法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应该这样论述: (一)民法是规范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它是私法、市民法,更是权利法.而作为民法灵魂与核心的就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1.统领民法的根本准则.2.解释民法的基础.3.弥补法律漏洞的方法.4.发展和完善民法的指引. (四)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分别从立法、司法和执法上论述.

#堵吕逸# 法律的作用三百字论文 -
(13172437684): 我前几天刚好在写思修论文,有点关于法律的,看用得上不.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它代表着整个社会的风貌,而法律是做到了约束人们的作用,消磨人们的犯罪意识.法律为我们树立了正义的榜样,是我们崇拜的对象,...

#堵吕逸# 大学法律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13172437684): 晕倒!不过,我也是法律专业毕业,我来说说我的答案. 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更应以诚实守信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 这不仅表现在学习中求真务实,不抄袭不作弊,制作就业简历不夸大不掺假,也表现在生活中,珍惜个人的良好社会评价和荣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将诚实守信的品质精神,传递给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当然,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服务社会,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鉴别和防范他人不良企图.

#堵吕逸# 法学论文的格式要求有哪些?
(13172437684): 一是封面.上面要写清楚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姓名、论文完成... 这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五是正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字数要求为6000-8000字...

#堵吕逸# 求一篇法律论文 -
(13172437684):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摘要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但是网络虚拟财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网络虚拟财产案 件也逐渐增多,本文的研究围绕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而展开. 关键词财产网络网络虚拟财产民...

#堵吕逸# 以《诚实吃亏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13172437684): 诚实守信不吃亏 说起诚实守信,我便想到一则故事:一位90岁的独身法国老太太住在一套价 值30万法郎的别墅里.有位律师看上了这处房产,便与老太太签订了一份契约. 按规定,律师每月付给老太太2500法郎的生活费,而老人去世后的所...

#堵吕逸# 如何正确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论文 -
(13172437684): 先说权利后说义务,再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说履行的保障等.这属于宪法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