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新文化? 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我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着三层关联,这三层关联分别是继承与发展,批评与遗弃,否定和肯定。

1
继承与发展
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展开论述的时候,第1个就是传统文化在历史和现今当中的作用如何真正的有效的去把传统文化,在现今的时代拥有的活力展现出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急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传统的内涵来表达出现今时代的话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今的时代只有通过继承传统文化当中所最为核心,最为内涵的东西与现今的科技发展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塑造一种,更有利于现今人们去更好的生活的方式。

这种方式,最直接的表现成我们所追求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仅只是个人的梦,而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理想和未来的愿景,而这个愿景当中所深层蕴含的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的无畏的精神和勤劳肯干的精神等等的综合。

2
批评与遗弃
在传统文化当中也有许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包括对女性地位的歧视,还有对于三从四德等各式各样的,更为落后的内容的重视。通过摒弃这些,不适合现今时代的,主旋律的内容让传统文化更为纯粹,并且更为深刻的表现出来,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任务,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当中的关联性最为直接的表现。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的将这两者直观的联系起来,与逻辑和观念当中达成一致,去在实践当中作为向方法论原则来践行。

3
否定和肯定
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作出评价的时候,并不能直接的对传统文化否定,而对现代文明肯定也不能一味的说传统文化的好处,而摒弃现代文化的发展这两者,不仅仅是所处时代的反应,也是人类智慧的反映,在不同的时代,不仅仅只注重于对过去的继承也要注重于对现今的创造。

只有将两者不同于之前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吃一个中道的态度,并且以一种改造的方式来对待,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4
总结
继承与发展,批评和遗弃,肯定与否定三种层次的,关联性的阐释,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我们具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进一步就是在生活和实践当中,去践行这种对他们的认识。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新文化主要是区别于传统文化而说的,如网络文化,微信文化……等等,但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新文化都是不同时代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并没必要区分。

我觉得传统文化的话,就是说要去学精华,持续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优秀的文化,我们应该去努力的学习,新文化的话,我们也应该去实施把握里面的好与坏

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当代新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新文化主要是区别于传统文化而说的,如网络文化,微信文化……等等,但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新文化都是不同时代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并没必要区分。

一、用联系的观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不是横空出世的,两者不是隔离开来的;
二、发展的观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具有历史上的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社会新特征的需要,社会主义新文化要对传统文化在甄别的基础上加以吸收,使其能够更大限度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
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看,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累,是封建制度生产关系的体现,是在维护封建社会统治关系中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然要求改变上层建筑,需要社会主义新文化来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
四、辩证的看两者关系,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要吸收保留,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糟粕的东西要断然抛弃
我只能想这么多了呵呵,你自己想想看


#路逃怎# 作文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 -
(18820546898): 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涵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从历史上延续下来得民族文化.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

#路逃怎#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
(18820546898):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同时,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对待外国经验,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积极吸收外国经验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必须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路逃怎#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18820546898):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 ③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这是政治必修三书上的原话,希望能帮到你.

#路逃怎#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
(18820546898):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的继承.但批判一定要有度,批判的成分还是非常少.在今天这个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以新时代的思维去思考,去审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以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太多,重新定义一下.

#路逃怎#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18820546898):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路逃怎#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
(18820546898): 因人而异. 不理解的人,凭想象去理解,所以,把它视为糟粕的多. 理解的人,知道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今社会进步有巨大的价值. 只有真正透彻地理解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以及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的人,才能够将古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而让自己身心安泰,从而影响社会,给人类以安宁.

#路逃怎# 我们今天应该如果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8820546898): 保护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并发扬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相互糅合 共同进步

#路逃怎#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18820546898): 我们主张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最重要是弃其糟粕,吸其精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路逃怎#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传统文化怎么做? -
(18820546898):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理念与文化,作为年轻人,应该更多的是尊重,传承.因为的确是宝贵的智慧.也是祖先给予我们的财富.

#路逃怎#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18820546898):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个重要的问题. 也就是怎样保持住良好的传统文化.消除不良的因素.把我们的优良的传统文化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