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的路线是什么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土地革命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土地革命路线,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土地革命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不经辩护、司法审判,有土地、有财产=有罪。按比例揪出地主富农,抢劫土地房屋不动产分给农民,动产不归农民。人被从肉体上消灭,死刑权下放到村民、工作组手中。
农民参与合伙抢劫后要去当泡灰。但不到十年,黑吃黑,所获得的土地等不动产又被自愿“合作化”了!(有不自愿的,办法是:私田周围合作社的地不让经过过,合作社的水不让用,私田无法耕种)

同样是这个学说,在北欧诸国经过改良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公正、最廉洁的几个国家(都自称社会z义)。
发达国家的人民深知:如果没有程序上的合法性,自己没有真正的政g治权利,今天给与你的,明天就可能被夺走!

土地革命路线是什么 土地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为了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符合农村阶级关系和经济状况的土地政策和策略.分别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二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党在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对土地革命认识不足.国民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调整了侵犯富农的策略,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尚未解决.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势在必行.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同年12月,毛泽东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强调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完整地概括了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新中国建立伊始,面对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家财政经济极其困难的局面,党和政府在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新解放区的农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土地制度的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根据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土改的新政策.对待富农,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完成和迅速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也调整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了农村人民政权建设;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广大农村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伴随基层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农村初步确立.

  1、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内容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党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而土地分配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土地革命时期正确土地革命路线形成的过程:

  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对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作了广泛地调查,先后写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为制定土地革命政策找到了客观依据。1928年10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后所确定的土地革命政策,在总结井冈山根据地一年来土地斗争的经验的基础上,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于12月以湘赣边工农兵政府的名义公布。
  《井冈山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斗争经验的总结,在土地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这个土地法,是毛泽东为我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在这以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这个土地法并不完善。经过毛泽东等人多年的探索,在不断总结土地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到“二七”会议、南阳会议,至1931年上半年,党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出路的路线以及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乡为单位,在原耕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
补瘦”,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一整套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3、土地革命路线的意义:
  党的土地路线是在农村中坚定的阶级路线,它正确解决了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农村中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根本问题,反对了“左”和右错误倾向,使党能够联合占农村人口90%的贫雇农和中农,集中主要力量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贯彻和执行,摧毁了革命根据地内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广大农村的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热情,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使革命根据地得以不断巩固和扩大。


#秦薇唐# 名词解释 土地革命总路线 -
(18472177332): 土地改革总路线,就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分别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条总路线就是根据土地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制定的. 土改理念 土地改革所依靠的基本力量只能是贫农雇农.贫雇农占农村人...

#秦薇唐# 简述中国四次土地革命的历程? - 作业帮
(18472177332):[答案] 1、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

#秦薇唐# 土地革命路线是什么 土地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
(18472177332): 中国共产党为了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符合农村阶级关系和经济状况的土地政策和策略.分别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

#秦薇唐# 简答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什么? -
(184721773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路线、政策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从人力和物力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秦薇唐# 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指的是什么? - 作业帮
(18472177332):[答案] 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理(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历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是革命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