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 7 - 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党和人民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前排左一为荣毅仁,左二为胡厥文,左三为盛丕华。
材料四 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4分)

===============================

答案:(1)状况: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落后。方针:“一五”计划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2分)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材料三 ①全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 ②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③风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 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 年产粮7.15亿公斤。
——摘自人教版高中《 历史》必修二教材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当时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2 分)
(4)综上,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 分)
(1)变化: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2分)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危害: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如答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亦可)作用:促进了粮食大增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 gkstk
(4)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对农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要以稳定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为本。(2分。言之有理即可)

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国际上美国等敌对势力拒绝承认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扼杀新中国。

状况: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落后。
方针: “一五”计划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答: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宋路缪#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历经曲折,但仍有几个时期发展比较迅速.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 - 作业帮
(17786797697):[答案] 答案:(1)趋势: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2分)原因:国家重视经济调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提前完成;三大改造;八大正确分...

#宋路缪# 经济活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活动.  下列材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料... - 作业帮
(17786797697):[答案] (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 (2)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3)变化: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

#宋路缪# ...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 材料一... - 作业帮
(17786797697):[答案] 19. 答案(1) 状况: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途径:发展重工业.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 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3) 不真实.因为当时出现...

#宋路缪# 五十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情况怎么样 -
(17786797697): 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刚刚解放,私有制经济尚未进行改造,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绝对比例.1952年,全国GDP总量为679亿元人民币,国内经济成分构成是:个体经济占71.8%,资本主义经济6.9%,公私合营0.7%,合作社经济1.5%,国营经济19.1%.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GDP达到1029亿元,国内经济成分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经济和合作制经济成分开始占主导地位,其中个体经济占比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下降为0,公私合营7.3%,合作社经济53.49%,国营经济32.2%. 整个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全国名义GDP年均增速9.5%,实际年均增速9.2%.而这个成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情况下完成的.

#宋路缪#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 新中国政府是怎样解决这一困难局面的?注意是经济 而且请快一些 - 作业帮
(17786797697):[答案] 开展合作社运动,将土地分给农民,实行土地私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打击不法商家的投机倒把,囤积居奇.还有一个是三大改造,不过严格意义上讲这时已经不算严重困难时期了!

#宋路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 -
(17786797697): 官营手工业 工官制度:西周时期 工商食官 汉武帝 盐铁专运 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技术传承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占据主导地位,产品精美.但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 私营手工业 后来居上,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手工业 长期大量存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相互依存,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妨碍市场发育

#宋路缪# 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
(17786797697): A

#宋路缪#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 -
(17786797697): (1)状况: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 (2)变化:1958——1960年,...

#宋路缪# 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说明农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
(1778679769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稳步地推进土地改革,恢复农业生产.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坚决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通过改革,三亿多农民分到七亿多亩土地.农民种地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了...

#宋路缪#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棉花总产量(万... - 作业帮
(17786797697):[答案] (1)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3分)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 (2)变化:1958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