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有什么热点话题或好的、坏的社会现象?(作文题材用) 近期社会有争议性的可作作文话题的热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车展变肉展
2、不让座被扇耳光
3、反日砸日产车
4、上级检查,交警才出现在路口
5、有红路灯等的路口有交警,没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却没交警
6、农民的土地补偿金哪去了
7、交通指示牌为什么会有酒水广告
8、为什么学雷锋的都是学生
9、为什么有的出租车前轮会改小尺寸
10、问什么网上骂人的比现实中骂人的数量多
11、为什么乞讨者多钱
12、为什么那么多什么什么……门
13、歧视农民咱城里人吃啥?

以社会热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内涵解剖】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往往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它们常常成为当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尽管高考作文要求回避热点,但文章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要求有针对性和时代感,高考作文就不能不涉及这些热点。热点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生命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十分广泛。有国际的,例如和平与发展、环境保护、贫困和饥饿;也有国内的,例如WTO、西部开发、党的执政能力。要写好这类话题作文,必须热情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尤其要了解人们谈论较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作广泛深入的思考,使文章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佳作赏析】
★话题一:学会调整
读完《渔夫的誓言》,你有什么感想、联想?请以“学会调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有这么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去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世上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
写作提示:在审题立意阶段,这篇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抓住“誓言”两个字不放而大作文章,甚至去论证“愚蠢的誓言”或“愚蠢的人”。虽然这都是这篇寓言的所包含的内容,却不是主要内容。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誓言”代表的是理想、志向、目标与执着、坚定、顽强,表达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含义,为什么渔夫“却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呢?原来,他的“誓言不符合实际”,虽然他对誓言也作了变化,却总是比现实的改变落后一步。由此引申,我们即可提炼出两点作为作文立意的基点:理想(目标、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当现实条件发生变化,理想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写这篇作文难度不大,因为很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有人拼了老命也要考清华北大,而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份潜质。但要写得有深度,却不容易,因为这个话题不仅仅囿于考大学,它完全可以联系整个人生来写。
文体也不难,无论是平常的议论文,还是优美的散文,或者清新的记叙文,都能够出彩。但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体特征一定要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强调的是“理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不能一提到理想就要写如何坚定执着,这和材料的主旨——调整(即变化)——是背道而驰的。 ★话题二:协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个和尚没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材料二: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洞里去。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读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理、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贴近学生的实际,思维开放,内容比较宽泛,写作自由度比较大。这也是一个开放型话题作文。但,并非无限制开放。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必须充分地理解童谣的内涵,把握其寓意。“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有水喝”,原因何在?关键在于“不合作”,彼此之间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轻轻抬进洞里去”,这是合作的结果。由此可见,“人不如蚁”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协作”理解了这么多,文章便好下手,可以写与“协作”有关的人、事或由此生发情感,或发表见解。设计此题的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协作”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缺乏健康的正确的人格,缺乏合作的理念,借助这一话题,让学生认识到在任何时候,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协作”,不要逞“匹夫之勇”进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理念。
该话题的开放性,宽松性,灵活性也较大。面对这一话题,某些学生往往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或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或就重避轻。很难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因而,这就需要学生善于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变宽泛为单一,进行大题小作,可选择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从某一角度来写。或就生活中的某一件“协作”成功事展开议论,或记叙一件缺乏协作精神而导致失败的事件,或直抒胸臆,呼唤协作精神等等,但,万不可笼统为之,而应择其中单一的小话题,集中笔墨,详摹细雕。
此外,在表达上,即可以记事,也可以摹人,又可以议论升华,直抒胸臆,只要能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升华思想,让人蒙受伟大而无私的协作精神感化,产生一种人生的感悟即可。 ★话题三:生活中的矛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要求: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矛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倾向,审题的时候必须把它具体化,否则中心不易明确。而命题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立意的时候,既要紧扣“矛盾”,又要不脱离生活。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几个例子都说明了人的真实的思想品质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人情冷暖的问题。“矛盾”由此解开。必须注意的是:“矛盾”包含了对立的两方面,只单纯论述其中的一面是不对的,写作时要立足于如何解决矛盾,克服矛盾,从对立面的关系入手。也就是说,只停留在材料表面,去累赘地记叙事件是肤浅的,必须要对这些现象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升华,提炼出中心。
比如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个思路:怎样才能解决矛盾呢?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材料中涉及到的做人原则又是什么呢?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有爱心,不自私。在坚持这样的原则的前提下,抵制世俗眼光。应该说,只有这样的立意倾向才算是吻合了出题者的基本意图。
这则话题还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有的同学大量去记叙描写沉重的人际关系,立意阴暗,没有进取意识,是不可取的。★话题四:生活告诉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什么?门捷列夫说:“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列夫·托尔斯泰说:“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歌德说:“生活之树常青。”
请以“生活告诉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人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未必能人人都深刻地认识了生活。写作“生活告诉我”话题,需要作者打开第三只眼——“慧眼”,不仅能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发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更能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发现生活的丰富与美丽,写出“见人之所未见”的独特感悟。
比如,一位在医院陪病人的小姑娘,误把透过残窗斜落在过道上的一方月光,当成了白手绢,弯腰拾了一下。这么件小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卑微得不能再卑微;小姑娘不被人看见则罢,被人看见恐怕只有尴尬的份儿。假如你目睹这一场景,会涌现什么样的感想呢?恐怕会投去鄙夷的一瞥吧。这能当作写作素材吗?这能写出什么“生活告诉我”吗?
作家鲍尔吉·原野刚巧在医院为父亲陪床,目睹这一幕后,他没有嘲笑小姑娘,而是觉得:“这一举动充满生机。小姑娘也是病人的家属,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煎熬着怎样的痛苦,但她的心里仍装着美,不然不会把月光误作手帕。”作家感伤自己在小姑娘之前已将楼道走过几遍,却对周遭懵然无动于衷,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小姑娘一样空灵?许多年后,作家写出了美文《月光手帕》,启迪读者:世俗的眼光使我们失去了多少美的发现,给我们造成多少无法弥补的遗憾!学习鲍吉尔·原野,发掘并表现生活的美吧。★话题五:学会生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段话: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学会生存。
请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个话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与个人、社会、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构思时要认识到“学会生存”早已从钻木取火、人与自然的直接搏斗中走出来,演变为更为复杂的求立足、求发展的方式,应赋予文章以鲜明的时代特色,立意上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
话题作文写法灵活,可记叙,可议论。记叙时除交代清事件的过程外,还要从材料中挖掘出一点内涵,最好有画龙点睛之笔。可以采用对话体、日记体、故事集锦式等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如果不写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运用借物喻人或拟人化的手法。议论文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按“为什么要学会生存——怎样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对未来发展的意义”这一思路展开,可以对民族历史的程加以观照,也可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

有这样的一个笑话,从前人们在路上,有人高喊:“城管来了!”结果路上就没人了。现如今,一群人走在路上,有人高呼:“老太太来了!”然后路上就没人了。
春晚里有个小品叫《扶不扶》。也很形象的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象。新闻里也经常有这样的新闻出现。大致内容就是一个好心人扶起了个老太太。然后被老太太认为是将她推倒的人。几乎所有有关这样的新闻的内容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不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讹诈。最终的结果基本都是好心人被迫赔款,寒心离去。
最近就有这样的一个新闻出现,在四川达州,有个老太太在路上摔倒了,三个小学生上前去扶她,结果被指认为将老太太推倒的罪魁祸首。在到医院检查之后,被检查为小腿粉碎性骨折。而根据目击证人的回忆,这个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而为了获取医药费,老人还赖在了其中一位学生的家里,宣称“没有医药费就不走”。最后,三个学生各赔偿2500元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所谓的令人“心寒”的事情又是从何而来的?首先,扶的人是出于好意的,这是一定的。如果说一个人他扶老太太仅仅是为了收获回报,收获感谢,那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还有“顶风作案”的必要?当然没有,所以说,这些人肯定都是出于好心的。而不是被利益驱使,如果真的扶了,不赚还要贴钱也说不定。
那些老太太,有的人会说:“如果说这些老太太她们没有这样的想法了,那社会上这些事还会出现吗?”很明显不会。但是,社会上的这些事情,仅仅是老太太一个人的问题吗?我们仅仅把矛头指向那些老太太,而忽视了老太太们背后的那些东西。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点原因。
我觉得,那些在好心的对面摔倒,或许有意、抑或无意的人。但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那张人民币。在时代的发展下,人们对于金钱的观念已经“异化”。 孟子有道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而现在,国内的某娱乐节目的嘉宾甚至在节目中说“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再自行车上笑”世风日下可想而知。社会风气日下,怎能让深受市侩影响的老太太们不受“熏陶”?
其次,老太太们自己摔倒了,她们虽然自己心里心知肚明,但是可能她们无力支付自己的医药费,所以为了自己要支付的医药费,无奈做出这样的选择。她们虽然做了这样的事情,但是也是出于无奈,但是他们毕竟是“被逼无奈”型的。
其三,一些老太太的子女根本就不对自己的父母负责,对于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理念,他们置若罔闻、鄙夷不堪。似乎将西方的一些观念,甚至一些非常极端的观念奉若神明。要他们去反哺,去报恩,就有如与狐谋皮,难于登天。如果像这样的人可以报恩,可以关注父母,感恩父母,报答父母,这些人的父母还需要做出这么违反道德观念的事情吗?
最后,这些老太太不同于那些以“碰瓷”为生的人,他们不以此为职业。这也致使这些老太太的讹人的成本是近乎于零的。如果讹到了,大赚一笔。如果没讹到,也没有任何的损失。也更加促进了这样行为的发生。毕竟无本万利的事情有谁不会做呢?至于社会舆论的口水,这些可以做出如此之事的人怎么会在乎这些声浪呢?这些人的存在,已经让中华民族流传数千年的“母亲”这个词蒙羞。这些人已经触犯了道德的底线,讹诈帮助他的好心人。她们甚至已经让几十年前还尚存的助人之风、雷锋之精神毫无立足之地。中华民族那些值得骄傲的东西都去哪里了?但是,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建立,不仅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基础上,更建立在一个优秀的机制上。如果说,我们的司法制度能对这些“碰瓷”的人进行惩罚,还有我们的医保制度能不能给予这些实在是因为困难才做这样的事情的人一些帮助,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条件来支付用于治疗的款项。如果我们的医保可以让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会变的更加困难甚至贫穷。那那些并非蓄意要讹诈的人还有没有做这种事情的必要呢?
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会让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道德的大坝决堤。如果在第一次出现这样事情的时候就已经遏制了,掐死了扩大这种态势的苗头,那还会有接下来的种种事端吗?如果说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时是一个小洞的话,那现在的态势就足以让我们的道德,让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屹立在世界民族中的资本决堤。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现在,我们社会的良心已经遭到了重击。但是那些不畏老太太们的讹诈,在人们摔倒之时依然将自己的手伸出去的人呢?他们在舆论对于老太太们的唇枪舌剑当中似乎并不是被人们那么注意。但是,正是因为他们,敢于伸出手来,用自己的一颗热忱的心来迎接被扶者。在被问道会不会怕老太太讹诈时,一位热心扶起老爷爷的保安说:
“做好事不怕被冤枉”
正是这样的信念,这样的暖流,涌进了我们早已被“扶不扶”的问题问得冰冷的内心,涌进了社会道德的最根本。希望好心人可以慢慢地消融人们内心的坚冰,如果以后,我们是那个摔倒了的人,抑或是老太太,可能是老爷爷。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社会对于“扶不扶”胆怯,在茫茫人海之中,并没有你所希望的那双温暖的手,你,又会怎么想呢?
扶不扶?这个问题真的没有这么的复杂,只需要一只温暖的手,也许这一只只温暖的手,可以驱赶社会中的寒冷,我们心灵当中的寒冷,才能迎来温暖的春风。
春天,就要到了。


#西苛蓉# 2010年社会热门话题100字左右 -
(13068184620): 2010年社会热点话题 一、酒后驾车 二、医疗卫生改革 三、食品安全 四、政府“网络发言人” 五、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 六、官员问责制度 七、大学生就业 八、教育公平 九、群体...

#西苛蓉# 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13068184620): 失业问题.

#西苛蓉# 最近的热点话题有哪些?要社会类的,有可讨论性的,能让发人深省的.
(13068184620): 双杨事件:杨利娟追星与杨丞琳道歉.

#西苛蓉# 急!!!最近的社会热点有些什么 -
(13068184620): 外国热钱渗透中国市场,干扰中国经济

#西苛蓉# 现在社会上最热话题是什么? -
(13068184620): 校车事故以及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安全问题,投射出社会是否公平,机制是否完善的民生大问题!

#西苛蓉# 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哪些 -
(13068184620): 对外领土争端、出口贸易壁垒;对内人民幸福指数、反腐败.

#西苛蓉# 举例目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举例说明)500字 -
(13068184620): 给你几论点吧 500字还得靠自己1. 房价高企,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2.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升值压力3. 拆迁问题,制止暴力拆迁4. 通货膨胀,外升内贬5. 反腐败6.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7. 民生问题:住房、医疗、教育、养老8. 央企国企同民营企业不公平待遇9.辛亥革命100周年 10.中共建党90周年

#西苛蓉# 当今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是?(中国) -
(13068184620): 构建和谐社会三农奥运会

#西苛蓉# 研究当前社会的热点是什么? -
(13068184620): 社会在发展,热点会层出不穷,只要你留心观察,在你的周围都有大大小小的热点和公众的话题.l990年以后,全国的申办奥运会热、亚运会热、香港回归热、足球热、股票热、房地产热等等热点不断,你所生活的城市和社区也会有局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