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b
从题干来看,问的是两极格局瓦解的深远影响,那明显就是从两级向多级转变,使冷战时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和平总是世界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又有利于世界的发展。A社会主义“严重挫折”不对,冷战也是使社会主义力量有所上升的,既然能够两极对立,肯定不可能西方国家占优势,冷战的过程是在许多事件中力量此消彼长,最后两极格局走向尽头。
其实题目做多了你就可以感觉到一般讲到和平,发展这样富有时代感的字眼都是正确的。

不是把,应该是B啊。 两极格局后,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的世界共同的主题啊。。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的关键因素~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雅尔塔体系实际是美苏两分天下,这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而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又是冷战。因此三者实际是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称谓。

  一、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简言之就是美、苏、英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4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而所谓格局,是指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世界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二者的关系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的签订);同时,两极格局的形成又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两极格局的形成从属于雅尔塔体系。根据这一章教材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图示:
  |→中间力量
  雅尔塔体系→| |→冷战局面
  |→两极格局→|→热战
  |→缓和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世界两极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其特点是:政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的斗争,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帝国主义阵营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在全世界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则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同帝国主义进行坚持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早在1947年,美国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为此,美国为首的15个西方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在美国控制下,“巴统”长期对社会主义各国实行封锁禁运。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合作,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与西方的民间贸易;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两大集团强烈对抗;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两大阵营内部一元结构、一个中心;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三、两极格局的动荡、分化和改组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世界局势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这一时期,影响世界形势发展的重大事件有: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60年代的中苏论战、国际共运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1961年民主德国筑起柏林墙;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1965年美国扩大对越战争,局部战争开始;1964年中法建交,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1956年和平共处;1967年的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1955年的亚非会议、1961年的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其原因和表现为:对抗中出现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相互交织,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崛起。

  四、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60年代末7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在美、日、西欧兴起,逐渐席卷全球,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导致了一些国家的兴衰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美苏实力相对下降;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提出“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国际国家”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越来越大的作用,中美建交打破了旧的中、美、苏战略格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两极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主要因素有:1.苏联解体,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霸主地位衰退;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西欧国家实力相对上升。3.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两极格局的终结
  教材和大多数专著都把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作为两极格局(也是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当然确切的说法是指后者)。主要理由是:它们与西方国家之间两种政治制度的对立、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已经烟消云散;“华约”和“经互会”宣告解散,欧洲两大军事和经济集团的对立不复存在;两德统一,苏联陆续从德国东部撤军;俄罗斯尽管继承了苏联的主体和在联合国的地位,但已不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不能再作为世界格局中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极。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的终结和两级格局的瓦解不是同一个概念。雅尔塔体系的原始宗旨之一,就是确定对法西斯德国的分区占领,1990年10月,德国统一,雅尔塔体系自然终结。


#阚谭河#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是??? -
(17054398647): 苏联解体 两极对峙,冷战结束

#阚谭河# 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
(17054398647): 20世纪20年代还处于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进入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的格局.

#阚谭河#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 -
(17054398647): 答案A两极格局的解体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阚谭河#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终结,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这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 作业帮
(17054398647):[答案] 新形势下我国和平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 在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中国面临的机遇是: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缓和,中国的国际环境改善;在多极格局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亚太地区的政治、经...

#阚谭河# 末九十年代初,什么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 -
(17054398647):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阚谭河# 20世纪50——80年代两极格局突出表现为美苏争霸,其对世界格局造成什么影响?
(17054398647): 相互制约,相对平稳.

#阚谭河# 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 -
(17054398647): 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表现在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前苏联为首的华约的对峙,也就是所谓的“冷战”.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1991年解体,冷战也宣告结束.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世界.

#阚谭河# 两极格局的定义 - 作业帮
(17054398647):[答案] 时间上两极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1990年两德统一为终点.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

#阚谭河# 简述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17054398647): 多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走向多极化.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来看,虽然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力量中心,大国间力量对比的差距趋于缩小,中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角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极,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仍旧没有从根本上动摇

#阚谭河# 两极格局想多计划趋势的演变(阶段特征) - 作业帮
(17054398647):[答案]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20世纪60—70年代,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势,冲击着两极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东欧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