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生活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关于王充的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王充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汉政治稳定、生产发展时期。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大肆宣传“君权神授”的“谶纬之说”,宣扬天人感应,用神学化的儒学进行思想统治。



王充的家族背景是怎样的?~

王充的祖上曾经是西汉魏郡元城荣耀非凡的显达望族,王氏一门内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将军及各级官吏。但到了东汉时期,随着政权的转移,王充祖上丢掉了爵位和封地,由燕赵之地迁居秀水江南,成为以桑为业的普通人家,家族也从此走向衰落。

《论衡》是一部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哲学著作。所谓《论衡》就是他所论述的是铨衡真伪的道理。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祖父、父亲钱塘“以贾贩为事”。 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逐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王充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相传曾作过几任州、县的官吏,但都没什么实权,多系幕僚性质。因为她嫉恨俗恶的社会风气,常常因为和权贵发生矛盾而自动辞职。因此,每次仕进都为期极短。
王充家境贫寒,甚至“贫无供养”,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埋头于著书立说,居贫贱而不倦。他一生撰写了《论衡》、《讥俗节蚁》、《政务》和《养性》四部著作,其中《论衡》一书流传至今。
王充著述活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遭到社会舆论的非难,一些权贵人物说他不是书香门第出身,没有投靠门师,不配著书立说。以致他的学说一旦问世,便被视为异端学说,甚至遭到禁锢。王充冲破种种阻力,坚持著述。在《论衡》中系统地清算和批判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是他的最为可贵之处。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首先破除了对天神的迷信。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鼓吹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和意志,大肆宣传君权神授和“天人相与”的天人感应说。说什么“天子受命于天”,“承天意以从事”;天神能赏善惩恶;君主的喜怒,操行好坏和政治得失都会感动天神做出相应的报答,而自然界的变异和灾害就是天神对君主的警告和惩罚。王充针锋相对地指出:天是自然,而不是神。他说,天和地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平正无边的物质实体,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日月星辰也都是自然物质,“系于天,随天四时转行”。天和人不一样,没有口眼,没有欲望,没有意识。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施放出来的“恬淡无欲,无为无事”的“气”自然形成的,并没有什么东西在主宰他们。王充否定君权神授。他说:“人,物也,虽贵为王侯,终不异于物。”指出帝王也是人生的,不是什么天神产生的后代。对于汉代唯心主义神学宣扬的天人感应说,他用大量篇幅一一进行驳斥。指出自然灾异和君主、官吏的政绩得失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且指出即使二者同时发生,也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根本不是什么天神的“警告”。
其次,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破除了对鬼神及其禁忌的迷信。在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王充在《论衡》中对各种鬼神迷信及其禁忌,尤其是对“人死为鬼”的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很风趣地说,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精辟地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至于说有人声称见到了鬼,其实是人的恐惧心理造成的。所见的“鬼”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人们对鬼神的祭祀,有的是为了报答先人的功德,借以勉励后人。有的是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不得不乞灵于鬼神相助,以获丰收。但是,所有被祭祀的对象都是无知的,实际上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祸福。王充还尖锐批评了种种迷信禁忌和人可以“得道仙去”、“度世不死”的虚意之言。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圣贤所言皆无非”。为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极力推崇古代的所谓圣人,说圣人是天神生的,“能知天地鬼神”,“人事成败”和“古往今来”。 王充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虽然也承认孔子是圣人,并且也不反对孔子所提倡的封建伦理道德。他批判了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岁”。有独见之明,不学自知的唯心主义先难论。他认为圣人只不过是比一般人聪明一些,而聪明又是来自于学习。“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他敢于冲破唯心主义神学的精神枷锁,在《论衡》中专门写了《问孔篇》和《剌孟篇》,对孔孟的“圣言”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逐条提出了质问和驳斥。敢于批判圣人,敢于讲圣人没有说过的话,在当时确是难能可贵的。王充还批判了厚古薄今的历史观,指出“周不如汉”,“汉国在百代之上”的进步的历史观。
《论衡》极具战斗性,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和社会国家生活等诸多方面,阐明了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观。全书共85篇(现存84篇),分30卷,约30万字。《论衡》是王充从33岁开始,前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直到临死前几年才写成的。
看看今天求神问鬼的糊涂虫们,想想近两千年以前的王充,足以证明他思想的伟大。


#燕厕阳#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是谁. -
(17261157085):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思想界,儒学一直占统治地位,但它缺乏对自然真理的探究精神,就连它的创始人孔子也回避鬼神是否存在的问题.儒学从公元前后成为官方哲学之后,中国古代的唯物理论哲学发展受到相当...

#燕厕阳# 王充的生评简介
(17261157085): 王充的生平 -------------------------------------------------------------------------------- 王充,字仲任,浙江会稽上虞人.生于公元27年,约卒于公元97年. 祖上以“农桑”为业, 又曾以“...

#燕厕阳# 无神论斗士王充是什么人?
(17261157085): 王充(27年〜104年),东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据王充自述,其祖 籍原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高祖因有战功,被封为侯爵,封地在会稽阳...

#燕厕阳# 王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7261157085):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燕厕阳# 王充是什么时候的人 -
(17261157085): 王充,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代表作【论衡】.

#燕厕阳# 《后汉书·王充传》的主要内容 -
(17261157085): (1)选B (2)幼小就是孤儿的王充虽然家穷,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有所成就.

#燕厕阳# 王充是个怎样的人 -
(17261157085): 王充(27年-97年[1]),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哲学家.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王充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历来评价两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贬重于褒,认为:“其言多激...

#燕厕阳#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唯物思想家吗? -
(17261157085): 是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祖父、父亲钱塘“以贾贩为事”. 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逐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燕厕阳# 后汉书(王充字.................百家之言)译文 -
(17261157085):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元称.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

#燕厕阳# 王充的《论衡》没批评佛教的转生来世思想吗?
(17261157085): 王充的生活年代是东汉初期,那个时候佛教才刚刚开始传入中国,根本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民间的影响力也很有限,王充所学很杂,博览群书,其了解的各种思想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知道的范畴.但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儒家在汉武帝时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和主流地位,另外在民间,尤其是南部地区,道家思想也是非常兴盛.由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们一味尊古并且一直在宣传天人感应的那么一套理论,道家则多求助于得道成仙的理论,王充所要着力反对的就是当时迷信和尊古这两股学界风气.他的《论衡》也是着力批判儒家和道家的这部分思想,但他依然是以老子为理想人格代表的.所以佛教当时尚不成气候应该是王充没有对其批判的主要原因.没有 不详说了 楼上的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