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背景:

1、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欧美各国生产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十分繁荣,而中国国内生产力还处在低位增长。

2、旧体制不再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3、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答的历史性难题。

在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道路。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局性变革,我们党始终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调整与改革,构建了新的体制机制,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记得采纳啊

  1.   我国改革的性质、时代背景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十年改革开放,对于老百姓来说,首先无忧温饱问题了,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其次,中国国力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身为中国人引以为豪。

    诚然,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邓公在改革开放先就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我国改革攻坚现阶段面临的最迫切问题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到危险地步,基尼系数0.43了,30年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现在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制度改革,以调整社会财富更公平的分配原则,建设和谐社会,甚至建设和谐世界的高度。



我国改革的性质、时代背景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十年改革开放,对于老百姓来说,首先无忧温饱问题了,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其次,中国国力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身为中国人引以为豪。

诚然,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邓公在改革开放先就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我国改革攻坚现阶段面临的最迫切问题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到危险地步,基尼系数0.43了,30年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现在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制度改革,以调整社会财富更公平的分配原则,建设和谐社会,甚至建设和谐世界的高度。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一、时代背景:
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0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二、意义:
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
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一、影响:
邓小平以及他的理念的继承者及其他改革派人士顶住了来自国内保守派的进攻,成功地将改革开放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基石之一,并不可逆转地将中国带入世界经济中,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1978年至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
中国也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营经济产值在总量上已经超越了国有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增重的重要拉动力量。
引进外资同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中国为全世界吸引外资金额最多的国家(港、澳、台资金的引入亦被算作外资)。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在改革开放的起步历史背景下提出。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的起步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的挫折
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的时期。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一篇谈话(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一部著作(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三次代表大会(就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召开)、一个重要决定、一个战略规划和两大理论成果(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这样的结合,创造了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创造了进一步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
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既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尊重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这样的结合,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导致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保持国家的和谐统一和社会的整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雷侮浦#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放的国际国内背景 -
(19186429477): (1)由于战后美欧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过多的生产力、饱和的国内市场,使得欧美要开发新市场.(2)中国当时处于改革时期,积极吸引外资进入;(3)由于之前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欧美各国对国内不是很了解,虎唬港舅蕃矫歌蝎攻莽于是很多欧美企业作为经济间谍进入国内;(4)也由于当时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低,人力成本低,以及优惠的不像样的政策,使得很多不适合中国的企业进入.——个人意见!

#雷侮浦# 论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伟大意义.(500字左右) - 作业帮
(19186429477):[答案] 1、改革开放的时间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

#雷侮浦#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 作业帮
(19186429477):[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中国特色社会...

#雷侮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 作业帮
(19186429477):[答案] 从理论成果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这四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特征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的独特理...

#雷侮浦# 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什么的召开 -
(19186429477): 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