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亲王众多,却无一敢造反,为何没有人主动作死? 清朝近三百年为何只有九龙夺嫡,却没有王爷造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清朝的时候皇帝为了防止亲王造反,争夺皇权,皇上就会想很多的办法,来让他们互相牵制。虽然他们有亲王的称号,但是手中并没有实权,他们造反的话根本是不可能。

清朝时期的军事大权一般都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皇上并不会让他们这些亲王手中存有一定的兵权,这样对他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皇帝会费劲心机,把权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对这些亲王梦的言行举动都进行了时刻的监控所以一旦他们有一点想要造反的心思都会立马做出行动。这也是虽然清朝,亲王很多但是却没有人造反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禁忌皇上的臣子们不能和亲王们有很深的交情。这样一来,亲王们在朝廷中不能拉拢大臣,少了这些大臣们的支持,他们如果想要掀起风浪是很难的,这样即便是有那个心思想要造反也是有心无力。既然是不能深交,那么就不会有人帮他们去造反,所以在当时亲王都处于一个被孤立的状态,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都不敢去和亲王走得很近,毕竟谁都不想引火上身。

所以大清王朝虽然有很多亲王却没有人造反,这也是在他们建功立业之后,皇帝会收回他们的兵权,封他们一个亲王的称号,而且俸禄也不少。他们手中没有实权,自然没有能力造反,做一个悠闲的亲王不好吗?谁会想着去作死呢。



我感觉那是因为谁愿意没有事找事,安安稳稳的不好么

因为当时清朝对于这方面的制度是特别严厉的。

大清的亲王被君王压制的太狠,除了亲王这个虚名,他们没有权势没有兵权,想造反也没有实力。

清朝的制度非常的严谨,他们都被严格的监控着,所以不敢有反应吧。

清代王爷那么多,为什么没有造反的呢?~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一共经历276年,不过却有个独特的现象,期间没有任何皇室宗亲造反,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权力,为什么不造反呢?
清朝之前的朝代,几乎每个都有皇室成员造反的现象,比如明朝朱棣,而清朝在藩王的制度上,其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现今。顺治六年,清朝就把分封登基定位十二等,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等。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锡爵之本意,酬庸为上,有皇子而反封贝勒、贝子、公者”,这比以往任何朝代的的制度都要先进,郡王、亲王都是福晋所生,可以封为世子,长子,以后考察后授爵,清朝规定除少数功勋卓著者外,其他都规定封爵。
清朝世代,皇帝的各个皇子待遇都非常好,有俸禄,亲王每年有万两以上银子,世字也有六七多,贝勒少一点是两千多,根据康熙时代的规定,“亲王有粮、银庄和瓜果菜园四十二座”,每逢皇帝出巡时,皇子一般都会随架的。
清朝这些藩王皇子,为什么不造反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不滥用爵位,还严格的规定了赐予庄园田土,这样就避免想明朝时那样,导致修治宫殿,搜刮田土。所以清朝敢于放权给皇子。
清朝对皇子的参政能力教育非常多,并且会让他们带兵打仗,雍正当上皇帝一路太艰难,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他发现这样太过惨烈了,所以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同时严禁皇子们结党营私,后来在乾隆、嘉庆年间时,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和传承。
正因为如此,清朝在藩王和阿哥等亲王的制度很完善,所以尽管清朝册封了很多亲王,他们也有权力,但从来没人造反,清朝的皇权一直是非常巩固的,知道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自始至终清朝皇室无人造反。
清朝的皇子分封制度是比较先进的,至少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好,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

第一,有了明朝的先例,到了清朝就已经比较谨慎了。
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其实对这些儿子真的是不错。他给儿子都封王,并且安排到各个地方去驻守。这样就将儿子都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互相之间也能够制衡。本来朱元璋是打算传位给朱标的,但是朱标英年早逝,于是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孙儿朱允炆。

在传位的时候,朱元璋曾经想到过如果他其他的儿子要造反怎么办,所以就规定了没有宣召不得回京。但是没有想到朱棣还是造反了,抢夺了朱允炆的皇位。明朝的事件就成为了清朝的借鉴。所以在清朝时期,手腕兵权的王爷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召回,那是不得回京的。

第二,王爷很难混到实权。
除非是被派到外面去的王爷,如果仅仅只是留在京城中的王爷,如果想要混到实权,还是有点难度的。在清朝的时候,对于这些王爷就已经有所忌惮了。不论是皇上还是王子们,对这些王爷的态度一般都是敬而远之。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这些王爷就是上一任争抢王位遗留下来的人物,在过去也是具备继承权的。但是现在天下已经换人了,如果他们乖乖的,不做一些小动作,那么还可以混一个逍遥王爷当当。

但是如果生出了其他的心思,那便很危险了。王爷想要夺取王位的话,一方面要有大臣的支持,另外一方面还要掌握兵权。而且很多有能力的王爷,在第一轮抢夺皇位的时候失败了,就没能活命了,就比如说在九子夺嫡中失败的八王爷一党。


#迟曼鬼# 慈禧太后为什么能把持朝政47年之久 -
(13754795330): 晚清皇统继承乏人,慈禧太后的特殊政治身份,特别是慈禧太后妥善地处理了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政治关系,才是她得以长久统治的根本原因.皇统继承乏人的危机慈禧太后能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首先是基于清帝皇统继...

#迟曼鬼# 清朝的亲王有实权吗 -
(13754795330): 清朝的王,叫“出将入相”,还可以做军机大臣,做议政王,做摄政王.

#迟曼鬼# 清朝八大世袭亲王都是谁? -
(13754795330): 礼亲王代善(太祖百子)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子) 豫亲王多铎(太度祖子) 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侄) 肃亲王豪格(太宗长子) 庄亲王硕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内托(代善子) 顺承郡王萨哈璘(代善子) 此后 雍正年间 又增加容了怡亲王 同治年间 又增加恭亲王 光绪年间 又增加醇亲王和庆亲王

#迟曼鬼# 关于清朝爵位和官职的疑问
(13754795330): 清朝皇子分五等,贝子,贝勒,郡王,亲王,太子.亲王是很高的等级的,(如雍正皇帝就是亲王出生) 还有些亲王不是皇子,是清朝初期打天下的那些亲王子孙,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还有不要以为军机大臣是个有很大权力的职位,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皇帝说话,军机大臣跪着做记录,然后由军机大臣把皇帝的旨意吩咐下去,军机大臣本身是没有权利的.是皇权专制的工具.但到了乾隆爷时期,和珅这个军机处大臣权力比较大,原因是乾隆爷喜爱,但后来嘉庆爷不喜爱,就找了几条罪状给宰了 一般皇子做到亲王,一般都会有一定官职,(如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就领军机处大臣) 现在你觉得谁的权力大呢?

#迟曼鬼# 清朝有没有过从贝子直接超擢为亲王的人? -
(13754795330): 我认为是没有,你看来也研究过,其实老十四算是康熙儿子里面唯一一个有大军功的吧,老十三虽然善带兵,但是没啥大的功绩,九子中除掉废太子也只有老四和老八封了亲王.雍正以后的清朝大多无战事,那就没有立大功的机会,连越三级不可能.

#迟曼鬼# 康熙智擒鳌拜之后,为何不杀而是囚禁? -
(13754795330): 当时,鳌拜的党羽众多,如果杀掉鳌拜,那么这些党羽肯定会造成暴乱,这对于刚掌权的康熙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如果把鳌拜囚而不杀,那么他的党羽就会有所顾忌,不敢闹出太大的动静.就如西安事变一样,当时杀不杀蒋介石是个问题,...

#迟曼鬼# 历史上雍正继位之谜 -
(13754795330): 对雍正继位,史学家莫衷一是,正位说者有之,夺嫡之说有之,更有甚者,认为雍正皇夺嫡的证据似乎更为充分.他们认为,雍正继位是夺嫡,证据有以下是几点:(1)康熙意中的继承者是皇十四子,派他...

#迟曼鬼# 明朝的王爷为何热衷于造反?根源到底出在哪里? -
(13754795330): 明朝的王爷热衷造反,是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棣谋反并取得帝位,所以后世的王爷相继效仿朱棣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