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交的背景,标志性事件如题 谢谢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中日建交直接背景是中美建交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建交。周恩来总理和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思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日建交的时间和标志~

中日建交的时间和标志是:197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8年,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大方向,为双方开展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以及妥善处理历史、台湾等敏感问题提供了坚实遵循和保障 。
现在,中国已成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对象国和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两国间贸易额达3000多亿美元,2017年人员往来超过1000万人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日货中有国货,国货中也有日货。

扩展资料
习近平强调,中日双方要始终恪守和遵循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巩固政治基础,把握正确方向,建设性管控分歧,特别是日方要妥善处理好历史、台湾等敏感问题,积极营造良好气氛,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我们欢迎日本继续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和试验田。中方愿同日方-道,着眼新形势,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新路径,打造新亮点。中日双方应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亚洲。
双方要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双方要弘扬民间友好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习近平纵论中日关系

A
1972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翌年1月,双方互设大使馆,中日关系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背景:

中日比邻而居,但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阶段各异,因此两国存在分歧、矛盾、利害冲突不可避免。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日本当局追随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不承认新中国,继续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且在1952年签署了所谓“日台和约”。之后日本又顽固坚持与美国联手阻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使得中日关系在长达23年的时间内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官方交往基本没有。但是民间交往并未中断,而且随着新中国经济的恢复,以及日本自身的需要,民间交往日益发展。

  为推动民间友好往来,中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日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并且身体力行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政治上讲,日本是战败国,我们严格区别了少数军国主义者和广大日本普通民众,对大多数日本老百姓采取一种友好、合作、宽容和谅解的态度,既坚持原则,又注意团结大多数。中国政府对待遣返日侨、处理日本遗孤、对日本战犯的管理教育和宽大处理,以及对日本战殁者遗骨存放和交还等方面都体现出人道主义和以德报怨的精神。

  另一方面,中日两国都需要发展经济,新中国百废待兴,日本经济在战后也经历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中日是近邻,经济困难时期发展贸易可以说是相互需要。特别是日本的中小企业对中国的原料和市场很依赖。一些中国特有的原料,关系到日本中小企业的生计。经济上互有需求,政治上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这在日本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要求了解新中国,同新中国发展关系,甚至建立外交关系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国际背景看,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极大地震动了日本朝野。这是美日联手遏制中国政策失败的一个有力证明。在日本掀起了一场要求中日恢复关系、友好往来的群众运动,各种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遍及日本各地。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廖承志等做了大量工作,推动民间交往,“以民促官”。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上台后,在自民党内几个主要派系,如田中派、大平派、三木派以及中曾根康弘等人支持下,作出了中日建交的政治决断。


#糜贪淑#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大背景是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的缓和 ③中美建交 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国力大大增强 - 作业帮
(15219322274):[选项]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糜贪淑# 44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44.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中日建交②
(15219322274):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糜贪淑# 2009年势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背景是 -
(15219322274):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这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国力的增强

#糜贪淑# 中日友好交往有哪些历史典故呢?包括古代史的鉴真东渡和徐福东渡 还有近代的中日建交 能把这类事情介绍的全一点吗?希望中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作业帮
(15219322274):[答案] 1963年,我国利用与日本佛教传承的历史渊源,以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作为打开中日邦交大门的钥匙,与东京、奈良相呼应,在北京和扬州组织了盛大纪念活动,鉴真纪念堂也在那年奠基;1980年,为进一步推动中日友好交流,在北...

#糜贪淑# 中日最早建交是什么时候
(15219322274): 范哗著《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倭奴国... (注7)这是继班固《汉书》之后,反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倭...

#糜贪淑# 1972年中日邦交而为什么不说中日建交?
(15219322274): 邦交指: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注意这里没有建立外交呢!) 建交就是指:双方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经过协商谈判,就建立外交关系、派驻外交代表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互派外交代表后,外交关系即正式成立.双方的建交协议通常以发表联合公报或换文等形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