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罪过是指什么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刑法上的罪过指什么
    法律分析:1、刑法上的罪过指:①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②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③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④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⑤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⑦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
  • 罪过的法律含义
    法律分析:罪过的法律含义是指犯罪的故意、过失。罪过是主观目的的表现。主要指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罪过形式主要指过失和故意,其中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以所,故意犯罪当然是罪过的一种。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
  • 刑法上的罪过指什么
    法律分析: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合称罪过: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是任何犯罪都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如果仅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没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
  • 罪过的法律含义
    罪过的法律含义是指犯罪的故意、过失。罪过是主观目的的表现。主要指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罪过形式主要指过失和故意,其中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以所,故意犯罪当然是罪过的一种。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犯罪...
  • 刑法中罪过形式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即:故意或过失。比如,交通的肇事的罪过形式是过失: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
  • 刑法上的罪过是指
    2.罪过必须表现在一定的危害行为中,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罪过的有无以及罪过的形式与内容都应以行为时为准,而不以行为前或者行为后为准。3.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过失犯罪,法律(仅限于刑事法律)有规定的才处罚;任何过失行为必须导致法定的实害结果才能成立犯罪;...
  • 罪过是指
    罪过是指对自己、他人或社会做出有害行为的行为或状态,在道德、宗教、法律等领域中被认为是错误或罪恶的行为。这种行为或状态通常会引起内疚感、道德谴责、社会惩罚等后果。在道德层面,罪过是指对自己的思想、言语或行为做出不道德或不正义的选择和行为,犯下这种罪过的人会感到内疚和良心上的谴责。比如...
  • 刑法学中的罪过是什么意思?
    罪过是犯罪主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和结果的心理态度。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
  • 罪过是什么意思
    罪过是指违反道德、法律或宗教规定而犯下的错误或过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惩罚。罪过属于心理态度的范畴,具有心理学的内容:它由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构成,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直接反映行为人的情感态度。罪过又是一个法学概念,具有刑法学的意义:它是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
  • 罪行和罪过有什么区别?
    罪行为客观表现,指犯罪行为。罪过指主观恶性程度,指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表现。

  • 19881359750:   急!谁知道犯罪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是什么.
    项黛殃  ______ 你应该说错了,应该是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因为刑法上只有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里态度.包括罪过、犯罪动机和目的等因素.其中,罪过是任何犯罪构成均不可缺少的要件.无罪过即无责任,也无犯罪是形式责任的重要原则. 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需要的客观事实特征,是犯罪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具体要件.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是犯罪构成的核心内容.

    19881359750:   刑法里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
    项黛殃  ______ 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这种由犯罪故意而承担的刑事责任,就是故意责任. 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主要是针对犯罪动机而言的,这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为明知而为,一个是由于大意而为.

    19881359750:   我国刑法规定的无罪过行为有哪些?
    项黛殃  ______ 罪过指主观恶性程度,指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表现,任何罪过都包含认识因素或意志因素.我国刑法第14条和第15条规定,各种犯罪在主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犯罪的故...

    19881359750:   防卫过当主观上存在的罪过几种观点具体的是怎么说的? -
    项黛殃  ______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然有罪过.这种罪过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主观心理态度. 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

    19881359750:   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怎么定义 -
    项黛殃  ______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过失犯罪的规定.“过失”和“故意”一样,同是行为人主...

    19881359750: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罪名有哪些 -
    项黛殃  ______ 您好!这个涉及很多.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的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百一十五条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 【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19881359750:   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怎么定义
    项黛殃  ______ 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既不希望也不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如20岁的你带一个小孩去玩,到了一座桥上,你本想开个玩笑,把那小孩提着吓唬他不叫叔叔就把他扔下去,没想到一不小心真掉下去了,你来不及去救,小孩溺水身亡,此时你是过失犯罪,因为你并不希望小孩的死并不是你追求的结果,你只是想开玩笑.

    19881359750:   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是否须以罪过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行为人有主观罪过才有可能构成社会危害性.为什么? -
    项黛殃  ______ 我认为社会危害性是个客观标准,针对的是行为,因为不以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为必要条件.某些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没有主观的罪过,因此不被认为是犯罪行为.

    19881359750:   有关故意和过失犯罪 -
    项黛殃  ______ 不论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由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组成.而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首要前提.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各要素,这些要素的认定,对刑法规定的一切犯罪...

    19881359750:   有关于“疏忽大意过失罪”和“过于自信过失罪”,在定义上很相似,求师兄师姐详细解释下. -
    项黛殃  ______ 你是想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吗?疏忽大意:主要是指应当预见到,而因疏忽没有预见到;过于自信:主要是指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危害结果有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