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罪过形式是什么意思?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9
简单的说,就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即:故意或过失。比如,交通的肇事的罪过形式是过失:
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罪过是主观目的的表现。主要指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罪过形式主要指过失和故意,其中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以所,故意犯罪当然是罪过的一种。

要判决定罪,主要看是否符合某项罪名的犯罪构成,包括主观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这四个最基本的面,某些罪还要看犯罪结果等等。在一个行为中,只有一个罪过的形式,“法律上说要判定一个人到底有多少罪过”这句是不严谨的。罪数也是通过犯罪构成来判断的,罪过是需要通过具体情况来认定的,而不是说在一个行为里判定有多少罪过。

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

刑法的主观罪过问题~

你好!刑法上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 (直接故意)或放任(间接故意)这种结果的发生。希望是积极主动的追求结果的发生,而后者是放任他发生。第一题的甲虽然想杀的是乙但奈何丙与其同时吊在绳上,想要乙出事那么丙也必须遭殃了可知丙的死亡依附于乙的死亡。所以是直接故意。第二题题的甲虽有心害乙,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到丙而放任其发生。所以对乙是直接故意,对丙是间接故意。



#厉卫品#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 -
(15711822123):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和性质 刑法因果关系是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而存在于刑法之中,它既是行为与结果之间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果关系,同时又是为法律所要求的法律因果关系,是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统一.其中,事实因...

#厉卫品# 对'法律事件,紧急避险'的解释 -
(15711822123): 紧急避险的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

#厉卫品# ...这里的形式刑法和实质刑法是什么意思? -
(15711822123): 形式刑法就是刑法典,实质刑法就是所有含有刑法规范的条文,因为其它法律中也会含有刑法规范的条文,所以实质刑法的范围要广一些

#厉卫品# 刑法中的一罪处刑是什么意思 -
(15711822123): 刑法中的“一罪处刑”,即“从一重处断”,又称“重罪吸收轻罪”,是指按照犯罪行为所触犯的数罪中处罚最重的犯罪来定罪处罚;吸收原则是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采取重刑吸收轻刑的方法,只执行重刑,轻刑不再执行.在理...

#厉卫品# 法律条文中的具结悔过是什么意思? -
(15711822123): 具结悔过是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之一.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指对于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以外的其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或责令赔偿损失. 这两种处罚是判令犯罪人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是刑事附带民事的强制处...

#厉卫品# 正当防卫中防卫过当的情形有哪些?正当防卫中防卫过当的情形有哪些?
(15711822123): 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一直比较重视对于防卫问题的研究.尤其是1997年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出重大修改以来,该问题直到目前仍是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点,并取...

#厉卫品# 什么是危险驾驶罪 -
(15711822123): 危险驾驶指的是在道路上追逐竞驾或醉酒驾驶机动车,情节恶劣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交通肇事罪之后,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驾,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

#厉卫品# 什么是故意犯罪 ?什么是过失犯罪? -
(15711822123):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

#厉卫品# 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是否须以罪过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行为人有主观罪过才有可能构成社会危害性.为什么? -
(15711822123): 我认为社会危害性是个客观标准,针对的是行为,因为不以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为必要条件.某些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没有主观的罪过,因此不被认为是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