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为玉帛上一句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有关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化干戈为玉帛的 成语 典故 大禹受舜的禅让而继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奠基者。据说大禹活到了一百岁,死后葬在会稽山。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据传为颛顼(zhuānxù)曾孙,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大禹幼年时便随鲧东迁,...
  •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是兵器的意思,其中哪个指防御武器?
    “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指的是防御武器。一、干戈。古时,干代表着盾牌,戈代表着长矛。整体意思就是放下武器,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一句诗词,里面的干就是指盾牌。在古代战争中,盾牌和长矛是军队的基础...
  • ...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俗语中提到的“化干戈为玉帛”,干和戈分别代表了古代的武器。在这里,干指的是盾牌,是一种用于防护的兵器,用以抵挡对方的攻击。
  • 化于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禹在涂山召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借此机会,禹与万国诸侯结为天下盟友。干戈:干:即盾牌;戈:一种横刃长柄的兵器。泛指兵器,引申为战争;玉帛:圭璋和耒帛,即玉器和丝织品,是古代诸侯祭祀、会盟、朝聘等场合所用的礼器,比喻礼尚往来。变刀兵相见为玉帛相往。化解战争变为和平...
  •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是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拼音:[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
  • 化干戈为玉帛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释义】: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读音】:hua gān gē wei yu bo 【例句】: 1.你们击掌庆祝,化干戈为玉帛。 2.他以犁换剑(化干戈为玉帛)。 3.首相愿意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放弃整过的战争计划. 4.上,奥运代...
  • 化干戈与玉帛的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意思是消除仇怨,变战争为和平,变冲突为友好。化干戈为玉帛(拼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多含褒义。“干”“戈”是用于防御和进攻的两种武器,借指战争、武力冲突;...
  • 化干帛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1. 在古代,干指的是盾牌,是防御武器;戈则是一种进攻性的武器,类似于矛。2. 干戈这两个词在成语“化干戈为玉帛”中被用作兵器的通称,其中干戈代表了战争或争斗,而玉和帛则是贵重的礼物,象征着和平与友好。3. 成语“化干戈为玉帛”意味着将战争转变为和平,通过修好关系,恢复友好的交往...
  •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指的是盾牌,而不是进攻武器。一、干戈的定义。在古代,“干”代表盾牌,“戈”代表长矛。这个成语意味着放下武器,实现和平。“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一句诗,其中的“干”是指盾牌。盾牌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防御工具,通常有把手以便抓握,...
  • 干戈华玉帛,出自那个成语
    化干戈为玉帛 【释义】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用例】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

  •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金瓯无缺是什么意思
    岛详视  ______ 和好

    13796347459:   什么意思故人再见?故人再见,相识十年,化干戈为玉帛,什么意思
    岛详视  ______ 故人再见,相识十年,化干戈为玉帛,什么意思 意思大概是说 认识十年的老朋友 就化干戈为玉帛 不要再计较了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
    岛详视  ______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啥意思?
    岛详视  ______ 一句话--就是休战讲和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 的由来故事
    岛详视  ______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 -
    岛详视  ______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中的“玉帛”是什么意思? -
    岛详视  ______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的由来? -
    岛详视  ______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词典解释【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就是兵器的意思,借指战争或者争斗.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13796347459:   化干戈为玉帛是何意? -
    岛详视  ______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

    13796347459:   有一句话叫作干哥化为玉薄的正确的字像怎样写 -
    岛详视  ______ 化干戈为玉薄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