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杜甫全文逐句赏析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杜甫春望古诗原文带拼音版 意思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扩展资料 1、杜甫春望古诗原文带拼音版 chūn wàng 春望 t& 一望无际,意思是指一眼过去,看不到发际线。出自宋·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一望无际,...
  • 唐杜甫春望原文及赏析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明皇逃亡四川,其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杜甫当时在奉先探家,听到消息后便将妻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只身前去灵武投奔肃宗李亨。途中...
  • 野望杜甫赏析纳纳乾坤大翻译
    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作品赏析: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
  • 望岳杜甫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
  • 野望杜甫赏析 野望古诗翻译赏析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 杜甫望岳原文及赏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应试落第后,到齐赵一带(今山东、河南、河北一带)游历。这首诗大约就在开元二十三年后几年间写的。诗人落第后,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郁勃着踔厉发奋之气。诗题《望岳》,而诗中无一“望”字,可又句句紧切“望”字。不写登岳,或登岳后的望,而写拟登之前的...
  • 野望杜甫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唯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
  • 杜甫野望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杜甫《野望》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野望 【题解】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诗以“野望”为题是他跃马出郊时...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朝杜甫《望岳》全文翻译赏析)
    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诗文解释: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
  • 《野望》(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

  • 17023753538:   古诗春望解析 -
    漆殃纨  ______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析】 国度已被叛军攻破,祖国上和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赶上时事,看到鲜花...

    17023753538:   关于《春望》杜甫的赏析. -
    漆殃纨  ______ 1、“恨” 山河城池 草木花鸟 2、“破”字开篇即点出本诗之写作背景,是于安史之乱后,国破城摧、社稷倾颓之时,与随后而来的“山河在”两相呼应,山河犹在,家国已破,更显悲凉之意.另外“破”字还有凌乱萧索之意,放于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深”字乍看仿佛直写草木,无关情感,其实不然.春已来临,若当盛世,城中本应熙熙攘攘,行人接踵,而今呢?作者没有明写萧瑟颓败,只用了三字“草木深”,深深草木,掩人行迹,城池之内,荒草丛生,着一“深”字儿悲意全出.

    17023753538:   《春望》赏析 -
    漆殃纨  ______ 【感诗句】因为伤国事,见到春日花开烂漫,反而使人流泪.【恨别句】和家人离别很久,听到春鸟和鸣,反而使人惊心.这种反修饰更能体现到诗人的内心思想.

    17023753538:   谁是“感时”“恨别”的主体——杜甫《春望》颔联的赏析 - 作业帮
    漆殃纨  ______[答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中的颔联.对于这句话,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其二是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究竟是诗人杜甫“感时”“恨别”...

    17023753538:   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 作业帮
    漆殃纨  ______[答案]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译文: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

    17023753538:   杜甫的古诗《春望》的诗意 -
    漆殃纨  ______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17023753538:   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漆殃纨  ______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

    17023753538:   《春望》 杜甫的 - 作业帮
    漆殃纨  ______[答案]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17023753538:   唐杜甫《春望》全诗围绕着“ ”着笔 - 作业帮
    漆殃纨  ______[答案] 杜甫《春望》全诗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后四句由景而发感叹.

    17023753538:   赏析春望千古名句 -
    漆殃纨  ______ 《春望》是杜甫的的代表作之一,期间正值安史之乱,作者为了寻找朝廷路过旧都去不幸被俘. 作者根据在旧都的见闻,写下了这首诗.要说名句当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