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的《窃读记》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林海音的作品《窃读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魅力。
  • 窃读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窃读记》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书的渴望之情。《窃读记》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海音女士。这篇文章所获荣誉如下:1、《窃读记》入选2001年...
  • 《窃读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窃读记》主要内容: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魅力。
  • 《窃读记》出自于《城南旧事》吗
    《窃读记》不是出自《城南旧事》。是选自《中国当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 。《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作者...
  • 窃读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林含英的窃读记写作背景 在解放前的中国, (1949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书店的。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买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有些穷人家的孩子非常渴望读书,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背着书包上学;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读书是富贵人家的享受,没有钱还要读书的...
  • 读《窃读记》有感
    《窃读记》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每天放学后急匆匆赶到书店偷偷读书的情景,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作者这种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强烈呀!当我读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
  • 窃读《记林海音》的感受?
    “窃读《记林海音》”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是:《窃读记》,作者:林海音。这篇文章的读后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林海音小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就每天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感到书店,到傍晚才回家。她品尝了窃读的酸甜苦辣,表现了林海音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文中我最欣赏国文老师的话...
  • 读《窃读记》有感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窃读记》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窃读记》有感1 读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我觉得发自内心的感到,也发自内心的惭愧。 在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教我们我们第一篇文章——《窃读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作者林海非常酷爱读书,...
  • 林海音的《窃读记》写作背景
    背景:林海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读书学习。由于当时是国民党统治中国,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再加上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
  • 窃读记作者的资料?
    《窃读记》的作者林海音的介绍如下: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4岁前居住在母亲故乡台北州海山郡板桥街(今新北市板桥区),后迁居北京至成年,台湾文学作家、编辑,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成名小说《城南旧事...

  • 19724518630:   林海音《窃读记》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

    19724518630:   窃读记选自哪里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窃读记》写于1952年8月10日.作者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在此度过了25年的时间,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所写的也是作者在北京的...

    19724518630:   林海音的《窃读记》给你怎样的启迪? -
    任奚怡  ______ 课文中主要讲了放学后作者林海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件事中作者的许多言行、心理状态都描写得非常详细.如:“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和“我跨进店门,暗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

    19724518630:   《窃读记》出自林海音的哪个作品?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出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19724518630:   《窃读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
    任奚怡  ______ 作者在书店里面偷着看书.作者在那里读书的不便之处是:她怕她只看书,不买书,而被书店老板发现之后赶走.《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

    19724518630:   窃读记的意思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的“窃”是:“偷偷地”、“暗中”之意;“窃读”的含义: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窃读记》,作者:林海音;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19724518630:   《窃读记》中文故事的分亨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是一位有名的女作家_林海音写的这个故事是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林海音小时候在书店里窃读的是,林海音在窃读时心情变得可快了,一下很快乐,一下很惧怕,快乐的时候就是跨进书店没被老板发现就算挤进去时把头发给弄乱也不在乎如果是我把头发弄乱了就会马上把头发弄好再继续挤进去,在下雨天时越是顷盆大雨作者却起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像在这躲雨这样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那作者就能继续在这儿窃读了.而作者最怕的是被老板发现因为这样就不能继完成她的窃读计划了.

    19724518630:   《窃读记》的中心句是什么?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的中心句是:“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扩展资料:《窃读记》写于1952年8月10日.作者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在此度过了25年的时间,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所写的也是作者在北京的童年生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窃读记

    19724518630:   窃读记一文以放学后急匆匆时间顺序和什么、 什么两个场景的插入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一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

    19724518630:   窃读记是按从什么到什么的时间顺序写的 -
    任奚怡  ______ 窃读记是按从(放学后)到(晚上)的时间顺序写的.该文是通过“窃读”这条线索,把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一直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借助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这两个场景的插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窃读”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