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法律行为的分类
    根据彼此关联的法律行为有无独立的实质内容划分:基本法律行为、补助法律行为。根据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于行为人生前或死后划分:生存法律行为、死因法律行为。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于意思表示之外尚须交付实物划分:诺成法律行为、践成法律行为。根据当事人之间有无给付对价划分:有偿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单...
  • 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一、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
  •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区别
    法律主观: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是:法律行为的当事人有意志和意思表示的内容。但是法律事实没有。法律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做某事之前事先进行思考。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
  • 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
    法律分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其中行为还包括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事件和行为的根本区别是当事人有没有意志、意思表示的内容。法律行为(表意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做某事之前事先进行思考。表意行为包括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
    分类 一、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 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二、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三、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
  • 老师,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怎么区分?
    (1)法律行为(表意行为):简单的说,就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做某事之前事先进行思考。表意行为包括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2)事实行为(不表意行为):这样理解,你做某事之前没有经过事先的思考,但是你...
  • 什么叫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通则》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位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
  • 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是什么呀?
    (2)人为事件:与人的意志有关系,但是当事人控制不了.如战争、罢工、动乱.(战争是人挑起来的,但是当事人无法控制,比如今天签了一份合同,但是明天战争了,那么合同当事人都控制不了战争,合同约定的事项无法实现,那么这是法律事件,当事人不承担违约责任)2、法律行为:包括表意行为(法律行为)和非...
  •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 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
  • 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
    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皆有的要件。因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即有效)要件,没有对成立要件作出明确规定,而后公布的合同法对两者稍做了区分,所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可以概括为:1.有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的共通要件因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而有不同。在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

  • 17221319183: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时仇娅  ______ 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意思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而在能力范围之外的行为,除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外,不发生法律效力,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纯获利益的行为不受该条件的限制.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也即不存在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这种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1.标的合法 2.形式合法 3.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17221319183:   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样的分类?
    时仇娅  ______ (一)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财产行为,是指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是指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单方法律行为、双方...

    17221319183:   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 -
    时仇娅  ______ 《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合法民事行为.

    17221319183:   什么叫做民事法律行为 -
    时仇娅  ______ 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17221319183:   什么叫做民事法律行为呢? -
    时仇娅  ______ 以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将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 根据事件的发生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以分成自然事件(海啸)和社会事件(罢工) 根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是当事人意欲追求的,行为分为事实行为和民事行为(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包括: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部分的不当得利行为(因为有的不当得利是基于事件)、创作行为、发明行为、添附行为、先占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隐(埋)藏物等 民事行为的概念引进于德国,我国进行了改造,目前民事行为分为: 民事法律行为(civil legal act,合法有效);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能力有瑕疵); 可变更、可撤消的民事行为(意思表示有瑕疵); 无效的民事行为(内容违法);

    17221319183: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类型? -
    时仇娅  ______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根据行为人数的不同,分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最为典型的双方民...

    17221319183:   民事法律行为特征有哪些 -
    时仇娅  ______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特征: 1、私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

    17221319183:   民法通则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 -
    时仇娅  ______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17221319183:   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怎么定义 -
    时仇娅  ______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答: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两者虽然都是行为人基于主观上的目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