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细思极恐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湖心亭看雪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突出了作者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
  • 《湖心亭看雪》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湖心亭看雪》的中心思想是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 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雪的作者观雪的心情怎样
    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段意 第一段:开头两句交代“看雪”时间、地点,并先从听觉上描写西湖“大雪三日”的景象,接着从两个角度描写夜晚雇船独往湖心亭所看到的湖中雪景。 第二段:写在湖心亭的奇遇。文章结尾以旁观者(舟子)的话作结,似贬实褒,表现作者清高脱俗的情怀。
  • 关于张岱《湖心亭看雪》的一些疑问 即,"是日更定矣",根据翻译,大约是晚 ...
    上下一白,主要说的是雪景,月光照在白雪皑皑的雪上,怎么能不反射出亮白的光?舟中人两三粒,主要是张岱和他的随从
  • 湖心亭看雪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答非所问,如何理解?
    译文:(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看似答非所问,其实是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内容,相聚欢愉之后,问其姓氏也是想知道他们是哪里人,所以说得知是金陵人,是到此地旅居的,进而表现出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离别的惆怅。原文: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
  • 湖心亭看雪的对联
    心亭看雪的对联:上联:赏雪景寄情山水,下联:品诗人感悟意境。上联:独驾小舟赏雪景,下联:偶逢知己饮亭中。上联:赏雪景深夜驾小舟,下联:逢知音亭中饮大白。
  • 藏心亭寓言故事
    藏心亭,藏着什么样的一颗心呢?屋子里有极细微的中药味儿,闻起来暖烘烘的,大观园的宝二爷说,他的屋子里就少了这么点子药香。我也喜欢这香味,丝丝缕缕的苦而微甜,让人觉得清静。然而这小店不是药店,里面的玻璃柜台装着一层层的书,是书店,店主人是一个女孩,靠着墙盹着了——或许她不是店...
  • 五十.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
  • 细思恐极什么意思
    【词语】细思恐极,网络用语。网上又称为 西斯空寂。【释义】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1]【例句】衰老、爱情、老来相伴,都那么的细思恐极![2]【贴吧用途】辅助技能 - 虚实莫测,迟缓 + 混乱效果。[3]2013年6月16日,一位上海网友kelvin发微博写了一篇不明觉厉、男默女泪的扫盲科普帖,帖子...
  • 细思恐极文言文
    1. 中国古代有哪些细思恐极的诗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自己加影子总共才两人,何来第三人之说,莫不是。(⊙﹏⊙)) 2. 蓼梢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很久前看的,出处忘记了,满塘莲蓬...

  •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的问题~ !速度回答!!
    曹壮该  ______ 明是说湖心亭看雪,实际上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失意惆怅. 所以结尾用舟子的话结尾,在寒冷雪天看雪,真真一痴人. 可也是心里有怅然.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翻译加注释加写作背景
    曹壮该  ______ 原文 湖心亭看雪 ①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古文内容理解 -
    曹壮该  ______ 错在厌世之情这几个字,本文是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痴迷于山水之乐,但并没有厌世之情.希望能帮助到你!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的文眼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曹壮该  ______ “湖心亭看雪”的文眼是:独 字, 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怀、独特的心境,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高洁方式!

    17365525014:   冰天雪地,竟有人在夜里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写出了作者什么情怀 -
    曹壮该  ______ 文章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中“痴”表现在哪三方面?
    曹壮该  ______ 余挐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亭看雪独余强饮三白别强饮表现痴句:余挐(ná)⑷舟拥毳(cuì)衣炉火⑸独往湖亭看雪 湖影惟堤痕⑻湖亭点与余舟芥(jiè)舟两三粒已 见余喜曰:湖焉更⑼ 通写湖亭赏雪遇知事表现作者始孤独寂寞境淡淡愁绪突作者遗世独立、卓群高雅情趣表达作者遇知喜悦与别惋惜体现作者故思同反映作者与世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品质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的问题(在线等) -
    曹壮该  ______ 1.湖中静景2.这对题的,因为.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是明朝灭完之时.诗人于湖心亭看雪,表面上是看雪,实际上是内心愤懑的一种抒发.其次.要了解,虽然题目是看雪.但是最后与金陵人相遇,且文章多了近半笔墨描写人,是给读者一种暗示.暗示自己并非真是看雪,而是借景发情.所以着是可以理解的.最后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17365525014:   关于《湖心亭看雪》的一些问题 -
    曹壮该  ______ 2.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曹壮该  ______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17365525014:   湖心亭看雪,赏析??
    曹壮该  ______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