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知识结构图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白杨礼赞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白杨礼赞的语言特点是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作者写高原、写白杨,选用的词语,都十分精当,贴切。如写高原的“大”,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平”,用“坦荡如砥”;写白杨的高大,则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傲然地耸立”。同是赞美白杨的“不平凡”,却用不同的句式,显出感情...
  •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第九段讲了什么内容
    白杨礼赞文章结构:1、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领起全文。2、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3、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4、第四部分(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5、第五...
  • 白杨礼赞分为哪几个部分
    《白杨礼赞》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名白杨树的不平凡,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第二部分为第二至四段,描写黄土高原展示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第三部分为第五至六段,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形象。第四部分为第七至八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五部分为第九段,否定“楠木”,...
  • 白杨礼赞教案
    杨 不平凡 形神之美 树 象征之美 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首先...
  • 白杨礼赞从哪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课文结构怎样?
    课文结构 《白杨礼赞》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在具体描写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
  • 图示白杨礼赞行文思路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 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导语:《白杨礼赞》是一篇叙事散文,赞美了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
  • 《白杨礼赞》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
    此其一。其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第1、9两小节主要侧重于抒情,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而中间则主要通过描写间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分别从三方面分说其不平凡。据此我们认为本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小节)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和崇敬  之情。
  • 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白杨礼赞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讨论、交流等过程,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
  • 《白杨礼赞》说课稿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白杨礼赞》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一群13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对本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层次,所以老师必须灵活...

  •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白杨礼赞作者是从哪些方面
    徒背孙  ______ 从形象(旺盛、力争上游):干:笔直 枝:靠拢 叶:片片向上 皮:有光泽 从气魄(坚强、朴质、斗争精神):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阅读题 白杨树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这对突出白杨树的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徒背孙  ______ 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给人感觉雄壮伟大,同时有点单调.对描写白杨树起了衬托作用:一是正面衬托,景美树更美,不平凡的环境孕育了不平凡的树;二是反面衬托,景虽美,但离开了白杨树便显得有点单调,因而白杨树更值得赞美.【切记不要照搬】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 -
    徒背孙  ______ 借物言志,有句话:“像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那段,表达了作者通过白杨树的精神,表明以后要团结奋进,勇往直前.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阅读理解 -
    徒背孙  ______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写于哪里?白杨礼赞写于哪里
    徒背孙  ______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该文已收入语文版初三年级课本.

    19834191009:   矛盾写白杨礼赞〉〉时的背景,有人知道吗?请问一下,最好马上回答
    徒背孙  ______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 第4节在结构上是什么作用?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 作业帮
    徒背孙  ______[答案] 过渡 议论 与前文比.多了极普通.以此再衬托白杨树的伟大.为下文歌颂北方军民做好伏笔.

    19834191009:   《银杏》和《白杨礼赞》的异同试从结构及表达主旨方面比较《银杏》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异同. - 作业帮
    徒背孙  ______[答案] 相同点是都用了拟物的手法,以树写人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中标题中礼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礼赞 白杨树 -
    徒背孙  ______ “赞”是一种抒情散文的文体.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赞--赞颂,称赞,赞美 白杨礼赞--对白杨树拟人化的崇敬和赞美的抒情散文 望采纳,谢谢.

    19834191009:   白杨礼赞 精确制导答案 -
    徒背孙  ______ 白 杨 礼 赞 一.阅读 一.阅读第二段做题.1.解词 (1)垠 (2)砥 (3)视野2.“黄与绿主宰着”中的“黄”指________,“绿”指________________.3.“你会忘记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