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第三段大意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观潮3个大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平静。第三自然段:写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平浪...
  • 四年级上册观潮的课文段意
    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平静。第3、4自然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奇异景观。第5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的江面的景...
  • 观潮第三段到第四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什么顺序写的?
    《观潮》第三段到第四段是从形状、颜色、声势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原文(第三、四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 观潮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全文共分成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后的景象。
  • 《观潮》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观潮》这篇课文的第3、4自然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
  • 观潮中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观潮》这篇课文的第3、4自然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
  • 观潮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观潮》第三段主要写了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声音像闷雷说明还很远,江面还没有变化却听到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接着再写随着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说明是在远处,之所以...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一观潮怎么分段并写出段意
    全文共分成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后的景象。
  • 《观潮》三、四段段意各是什么
    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的声音与形态,以及观潮人高涨的热情。四自然段:作者用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观潮》一文是一篇现代散文,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此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分别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涨潮前、涨潮时、涨潮后的情景。
  • 读了观潮的第三第四自然段 有什么感受
    读了《观潮》第三、四自然段, 感受到了: 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的声音与形态,以及观潮人高涨的热情.我们似乎和游人一起,簇拥在岸边,焦急地等候大潮的到来。 四自然段:作...

  • 13237081617: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观潮第三段翻译 -
    糜刘古  ______ 第三段原文: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

    13237081617:   四年级观潮课文 第三段写的是什么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写潮,是从什么和什么两个描写 -
    糜刘古  ______ 第三段主要讲远看潮来时的景象,是从声音和形状两方面描写的

    13237081617:   观潮将第三段翻译成白话文 -
    糜刘古  ______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译: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出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13237081617:   把《观潮》的每一段用统一字数(4—6)概括内容 -
    糜刘古  ______ 第一段:大潮天下伟观.第二段:水军武艺精巧.第三段:健儿水中同神.第四段:天下共观此潮.

    13237081617:   观潮.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此为什么要详细描写人们的反应? -
    糜刘古  ______ 通过观潮的人反应,来表现.作者对这奇景的热爱, 赞赏之情.《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13237081617:   观潮的第3自然段为什么这样写 -
    糜刘古  ______ 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的声音与形态,以及观潮人高涨的热情. 四自然段:作者用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13237081617:   四年级上册:1、观潮 主要内容 -
    糜刘古  ______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

    13237081617:   《观潮》课文如何分段? -
    糜刘古  ______ 第一段:(1)开门见山,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且这一称赞由来已久.第二段:(2)主要写了潮来之前,钱塘江上的景色以及观潮的人很多,热情很高.第三段:(3、4)详写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将潮声和潮浪奔腾的景象进行穿插描述,展现了一幅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画面.第四段:(5)写潮过之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余波汹涌的景象.

    13237081617:   观潮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
    糜刘古  ______ 第一自然段:简介了钱塘大潮.第二自然段:侧面描写潮来前之景.用人物形象来衬托,写出当时热闹的情景,人们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出了大潮的有名.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潮来时之景.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容.第五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的景象.浪潮特点:奇特、壮观、雄伟;气势雄伟、声势浩大.课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

    13237081617:   观潮的译文 -
    糜刘古  ______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渐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雷霆万钧.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