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观潮3个大段的段意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9
《观潮》第三段主要写了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声音像闷雷说明还很远,江面还没有变化却听到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接着再写随着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说明是在远处,之所以看到大潮像“一条白线”,是因为水天相接的东边江面宽阔,潮头不高的缘故。
《观潮》是南宋文学家周密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课文运用形象的比喻,艺术的夸张,由远而近地描写了钱塘江涨潮的壮观。那初潮时“仅如银线”的美丽景色,那潮近时“玉城雪岭”的奇特景象,那“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的巨大声响,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观潮第三段到第四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什么顺序写的?~

《观潮》第三段到第四段是从形状、颜色、声势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从远到近的顺序。
原文(第三、四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扩展资料:
《观潮》用短小精悍文字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第一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平静。第三自然段:写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声音像闷雷说明还很远,江面还没有变化却听到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
接着再写随着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说明是在远处,之所以看到大潮像“一条白线”,是因为水天相接的东边江面宽阔,潮头不高的缘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轼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感叹:“不过如此!”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


#粱马具# 请概括《观潮》的主要内容. -
(15887606496): 文主写了作者观看才能将大潮的盛况,细致描写了观潮时的景象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盛况,赞美了我国的大自然奇特,雄伟与壮观,抒发了本文作者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8分享评论踩313倾国倾城LV.202016-09-08...

#粱马具# 观潮重点描写了什么 -
(15887606496): 观潮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从“隆隆的、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等词语中感受到江潮的声威.从“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浩浩荡荡”等词语中看出江潮的气势壮观.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

#粱马具# 观潮 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 作业帮
(15887606496):[答案] 你好~~很高兴根据教案为你提供标准答案~~ 第三段中,“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描写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希望能够帮到你~~记得选为满意回答哦亲~~

#粱马具# 观潮 写了什么内容 -
(15887606496): 主要描写了"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粱马具# 观潮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887606496): 第二段.写了水军演习的威武场面.简称:演习之威.第三段.写了弄潮儿精彩的表演以及高超的技能.简称:弄潮之能.我们昨天才学完这课.- -

#粱马具# 小学四年级《观潮》的海塘大堤的资料, - 作业帮
(15887606496):[答案] 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面发生的定时涨落现象. 潮水: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 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

#粱马具# 观潮中第三段作者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用""写弄潮健儿的外 -
(15887606496): 传神的语言描写了浙江之潮的宏伟景观

#粱马具# 文言文《观潮》第三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水军演习得惊心动魄? -
(15887606496): 通过描写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体现出水军演习得惊心动魄.

#粱马具# [观潮]是按【 】【 】【 】的顺序写出了大潮的【 】【 】【 】
(15887606496): 第一段写潮水来的时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写出了海潮的壮观景象,从:形(从线到玉城雪岭)、色(银、玉、雪)、声(雷霆)这三个方面来记叙.第二段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其主要内容为:战船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高超、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第三段写了弄潮健儿的英姿,通过:披、持、争、鼓、溯迎、出没等一系列动词来表现.最后一段写了观潮人数之多,用了侧面描写,从侧面衬托海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粱马具# 观潮共四小段,潮来之状,什么,什么,观潮之盛 -
(15887606496):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⑴潮来之状.作者由远到近写“潮来之状”,当它远远的从海口那儿涨起来时,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后来,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墙,雪堆的山岭,潮头之高能吞天沃日. ⑵演兵之威. ⑶弄潮之技. ⑷观潮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