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理解默写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7
  • 答谢中书书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关于答谢中书书诗句的默写 1.古诗文默写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望岳 登岳阳楼 鲁山山行 渡荆门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 一起学语文:初中必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00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答谢中书书》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
  • 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预测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
  • 请给我苏轼的《水调歌头》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一些解释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四、重点语句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 2017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这使我们想到,。4、《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的对偶句是,;,。2、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
  • 初中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夜游看到的景色的语句是(或: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动人的夜景图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语句是:积水空明。(16)《送东阳马生序》1、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 上 课外 10首古诗 理解性默写
    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写景部分,先仰视“ 高峰入云 ”,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一句一景。 《湖心亭看雪》 请默出《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 (急)谁有08中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相关习题(附答案)
    6、《记承天寺夜游》 ①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②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7、《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 鳞竞跃 。 8、《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 。 9、《望岳》:①近处望岳: ②具有不怕困难、敢攀绝顶,俯视一切的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是: 10、《春望》:①言明春望所见的年名句是: ②...
  • 八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 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写景部分,先仰视“ 高峰入云 ”,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一句一景。 《湖心亭看雪》 请默出《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
  • 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70.写照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画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71.传达作者心中苦闷又自命清高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十六、《送东阳马生序》7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17559515487:   文言文解释《记承天寺夜游》 -
    超志许  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17559515487: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寺夜游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记承天寺夜游如何理解但少闲
    超志许  ______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17559515487: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的解释 - 作业帮
    超志许  ______[答案]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户,便高兴得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

    17559515487:   阅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回答小题(共10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
    超志许  ______ 试题答案:小题1:①心想②睡③散步④原来 共4分,每词1分小题2: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重点译出但、闲、者、耳) 共2分,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小题3:“闲”“月”贯穿全文,写月表现闲,闲则赏月,既直露当夜的心情,又隐喻作者被贬的心态. 共4分,每点2分

    17559515487: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题 -
    超志许  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17559515487: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闲人”结尾,请简要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 作业帮
    超志许  ______[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虽短小,但是重点文章.全文由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写起,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接下来写观月赏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最后月夜问天,自喻闲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

    17559515487:   关于 《记承天寺夜游》的试题 -
    超志许  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一、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欲 遂 寝 藻 荇 A.yǜ suì qǐn zǎo xíng B.yù suì qǐn zǎo xìng C.yǜ suí qǐn zǎo xìng D.yù suí qīn zǎo xìng 二、“相与步于中庭”的意思是( ) A.相约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B....

    17559515487: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古诗文默写在田字格中.(1)蒹葭苍苍,___.所谓伊人,___.(《诗经》)(2)庭下如___,水中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 - 作业帮
    超志许  ______[答案] 解析:第一、二题直接考查背诵,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把“荇”写作“形”.第三、四题是理解性默写,《观刈麦》中农民们忙着收割麦子不停劳作,希望白天长一些,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劳累近乎变态,所以应是“力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