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当你远望月光下的湖面与长满绿树的小岛,情不自襟的吟诵刘禹锡的诗: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赠诗 快快快快快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秋夜,当远望月光下的湖面与长满绿树的小岛,情不自襟的吟诵刘禹锡的诗:《望洞庭》。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被贬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词赏析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一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秋天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诗人刘禹锡却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刘禹锡诗全集

             
「路傍曲」刘禹锡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君山怀古」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庭竹」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刘禹锡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刘禹锡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古词二首(一作讽古)」刘禹锡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寓兴二首」刘禹锡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世途多礼数,鹏鷃各逍遥。何事陶彭泽,抛官为折腰。

「咏史二首」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经檀道济故垒」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伤段右丞(江湖旧游,南宫交代)」刘禹锡
  江海多豪气,朝廷有直声。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

「伤独孤舍人」刘禹锡
  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再伤庞尹」刘禹锡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敬酬微公见寄二首」刘禹锡
  凄凉沃州僧,憔悴柴桑宰。别来二十年,唯馀两心在。
  越江千里镜,越岭四时雪。中有逍遥人,夜深观水月。

「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刘禹锡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答表臣赠别二首」刘禹锡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嘶马立未还,行舟路将转。江头暝色深,挥袖依稀见。

「始发鄂渚寄表臣二首」刘禹锡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
  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刘禹锡
  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迟迟有情处,却恨江帆驶。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刘禹锡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刘禹锡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宝匣从此闲,朱弦谁复调。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别苏州二首」刘禹锡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罢和州游建康」刘禹锡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官闲不计程,遍上南朝寺。

「九日登高」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答柳子厚」刘禹锡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刘禹锡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听琴(一作听僧弹琴)」刘禹锡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苍梧湘水深。

「魏宫词二首」刘禹锡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朝来乐府长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词。

「杨枝词二首」刘禹锡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堤上行三首」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步虚词二首」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阿娇怨」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秋词二首」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扇词」刘禹锡
  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
  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杨柳枝词九首」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向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宣黄钢# 望洞庭是描写了什么的美丽景色 -
(13252145552): 秋天的夜晚,月色如水,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浩瀚的洞庭湖湖面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倒映着月光,使得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远处,青翠的君山披着月光就像是美丽的田螺,而洞庭湖在白色月光的映衬下,就像一个硕大...

#宣黄钢# 怎样利用望洞庭这首古诗的情景写一篇作文(400字) -
(13252145552): 原文: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月光下的洞庭湖,显得十分柔美和谐.银光闪闪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秋月,碧空上,一轮明月镶嵌在天空之中,把清冷...

#宣黄钢# 望洞庭描写的景象改写成一段话 -
(13252145552): 月光下的洞庭湖显得十分柔美和谐,银光闪闪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平静的湖面倒影着天上的秋月,碧空上,一轮明月镶嵌在天空之中.清冷的月光洒向湖面,湖光与月光融为一体,令人赞叹不已.湖面上没有一丝风、一点声音,犹如一面未打磨的铜镜.刘禹锡登上白塔,望着洞庭湖旁的良辰美景;望着湖中的君山······他觉得,这洞庭湖如同一个白银盘,君山就好似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

#宣黄钢# 《秋夜》朱淑珍 -
(13252145552): 秋夜 --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 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

#宣黄钢# 《山居秋暝》这首诗 -
(1325214555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宣黄钢# 《望洞庭》一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洞庭湖的景色 -
(13252145552): 肯定是秋天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 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 着青青的田螺.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

#宣黄钢# 找几句关于描写秋天的句子 -
(13252145552):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 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

#宣黄钢# 10.奥林匹克的格言是谁提出的? -
(13252145552): 最早的格言 迪东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Faster,Higher,Stronger,是鼓励运动员要继续不断的参加运动、努力求进步与追求自我的突破.原文为古拉丁语 Citius,Altius,Fort...

#宣黄钢#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的什么的景色,诗中作者把洞庭湖比作什么和什么. -
(13252145552): 答:把洞庭湖比作“铜镜”和“银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

#宣黄钢# 刘禹锡的望洞庭的意思,. -
(13252145552): 作品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5)山水色:湖光山色. (6)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7)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形容湖中间的青山.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相交,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没有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一片翠绿的颜色,恰似白银色的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