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人交友故事40字 名人交朋友的故事50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一)鸡黍之约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务农耕种,以供六旬老母。时到东都洛阳应举,于客店遇秀才范式正危于时疫之中。式字巨卿,乃楚州山阳人氏,年四十岁。元伯扶救巨卿于垂危之际,二人结成生死之交,式为兄,伯为弟。
二人已误考期,时值重阳节,临别,相约于明年今日,巨卿到元伯家相会,元伯言设以鸡黍相待。
到明年,巨卿因家中衣食所累,忙苦之中,到日邻舍俸酒插萸,方想起鸡黍之约。其心慌极已碎,盖因相隔千里之遥,非一日可至。闻‘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行千里’之说,特以死而赴。元伯是日终日伫立而待,至夜半方迎来巨卿,乃魂魄也!后元伯急赴山阳,半月至。见兄棺,亦自刎而求同葬,以死相报耳。
盖义约之重,过生死也!
(二)生死之交
春秋时,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贤人闻其风而归者,不可胜计。时有左伯桃,乃西羌积石山贤士。幼亡父母,奋发攻书,义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遂赴元王处,值雍地,于竹林间茅舍,求宿于羊角哀。二人彻夜长谈,十分投机,结成生死之交。伯桃年长,角哀为弟。后一同赴仕,不幸中途因风雪连日,二人因衣食故不能同往,伯桃决然以死以助角哀前往。角哀不可拒,遂一人得见元王。封后,即辞王回梁山树洞寻伯桃尸。卜地葬于蒲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环抱,风水极佳。为伯桃建享堂,塑仪容,立牌匾。不料此墓恰于荆轲之墓相近,故轲鬼逼伯桃。伯桃灵魂无奈,夜告角哀。角哀大愤,自刎而赴以助兄共战荆轲,裂其坟,抛其骨。此二人义交侠举,遂为千古美谈。
(三)管鲍之交
昔,齐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自幼以贫贱相交。后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终始如一。管仲曾有言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故而古今谈知心结交,心曰“管鲍”。
(四)割席断义
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分贵贱。《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杵臼交。”--杵与杵交,臼与臼交,杵臼相交,如今再难有这样的痴人了。所谓“物以类聚”是也。

【布衣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不得欺,况大国乎?”--布衣时易交,一布衣变锦衣后再难与之交。盖因“三句话不离本行”,已无共同语言也。

【刎颈之交】:指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子?!君不见,当今多少“同林鸟”的夫妻,大难来时尚“各奔东西”,“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北史·司马膺传》:“所以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景等并为莫逆之友。”--所谓“莫逆”,不妨是有目的的伴装的伪造的滥竽充数以假乱真的。人生本是一场戏,只要大家“交”得高兴,又何必那么计较和认真,非要揭穿它呢。

【忘年之交】:指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南史·何逊传》:“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之交。”--在崇尚领导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当代,也是“长者”们为自己和亲友预留下一条后路的有效“交友”手段,何况还可得“平易近人”的佳名呢。

【竹马之交】:指幼年之交。《世说新语·方正》:“帝曰:聊故复忆竹马之好不?”--什么年代了啊,还兴这个?!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执着如初又何必呢,人是应该“向前(钱、权)看”的呀!

【君子之交】:指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诸子·山林》:“君子之交淡如水”。--白开水有什么好喝?还是喝可乐好!

【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太平御览》卷四O六引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跑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呵呵,这个恐怕是做给别人看的吧?君不见,当今“大人们”每次下乡都要邀上记者或“长舌”呢!

【金石之交】:指交谊深厚、如金石之坚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今足下自以为与汉王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放眼今天,深以为是!

【金兰之交】: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世说新语·贤嫒》:“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亲兄弟”还“明算帐”,何况朋友?!只不过“契若金兰”罢了!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白居易《代书诗一百寄韵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那只不过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愿望罢了。君不闻“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祸从口出”、“沉默是金”啊!

【贫贱之交】:在贫困时结交的朋友。《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呵呵,宋弘一定未闻“贫在都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雪中送炭无,锦上添花来”,或者他根本就是伪君子。

【知音之交】:指互为知音的朋友。源于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太难!太难!!太难!!!君不见,“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推心置腹待青衿,怎料伊人不共鸣。‘好友’易交心难印,高山流水有谁人?!”

【再世之交】: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有利可图,有机可用,“再世之交”太少;无,“半世之交”也多!

【石交】:指交谊坚固的朋友。《史记·苏秦列传》:“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与坚固朴实的石交往,有何情趣可言?还不如与鲜花和露珠交往,“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款交】:指真诚相待的朋友。《南史·杜君产传》:“会稽孔凯,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款交。”--呵呵,杜君产真是书呆子。君不见当今社会,有“款”才能够“交”,即使二十八岁的姑娘嫁给八十二岁的老头也无所谓;无“款”免“交”,所以哀情至今仍是文学作品的表现主题。

伯牙琴艺高超,但却无人能懂,直到遇到子期,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便成知音,子期离世,伯牙绝弦!
19





古人的交友故事30字到40字~

1、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琴艺高超,但却无人能懂,直到遇到子期,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便成知音,子期离世,伯牙绝弦。
2、管鲍之交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3、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4、鸡黍之约
范式游学和张劭成为好朋友,约定两年后见面畅谈,果然彼此都未食言,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5、杵臼之交
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为筹集求学经费,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祐吴大人家做舂米雇工,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就与他结交为好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后来公沙穆学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正义官员。

1、钟子期和伯牙
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2、管宁和华歆
管宁和华歆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因为华歆爱财且学习不专注引起管宁的反感。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3、廉颇和蔺相如
廉颇觉得自己功劳大却比蔺相如比下去而不服气,后来得知蔺相发为了国家不与自己计较便脱衣带着荆条上门请罪,后来二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4、范仲淹和王质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后之前的朋友纷纷避而远之,只有一个叫王质的官员,不顾病体去送行。对范仲淹来说,这样的真朋友,难能可贵。
5、左伯桃和羊角哀
战国时左伯桃与羊角哀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天寒缺食,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冯青涛# 名人友谊故事三则 -
(13123873227): 阮籍与嵇康 杜甫和李白 苏轼与苏辙(兄弟) 萧何与韩信,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关、张兄弟情. 赵匡胤和陈后主 曹雪芹和脂砚斋

#冯青涛# 古代交友故事六十字左右 -
(13123873227): 古代交友来来去去,都是人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青梅竹马,从小到大,都是一起玩耍,感情也比较好,第二种的就是不打不相识.通常都是通过一件事情而结识了朋友.

#冯青涛# 关于古代名人的友谊故事(字数200字左右) -
(13123873227):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之间的...

#冯青涛# 古人交友的故事? -
(13123873227):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冯青涛# 跪求~ 关于古人的友情的故事 -
(13123873227): 高山流水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

#冯青涛# 关于古人交友的故事? -
(13123873227): 【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分贵贱.《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杵臼交.”——杵与杵交,臼与臼交,杵臼相交,如今再难有这样的痴人了.所谓“物以类聚”是也. 【布衣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史记·廉颇...

#冯青涛# 急用!求古代名人的友谊故事和诗句除了李白的《赠汪伦》,大家也可以给我写友谊的文章啊! - 作业帮
(13123873227):[答案] 友谊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任的友谊就如沙堆上的楼房,不用多久就会倒塌.朋友之间没有信任,轻会导致分手,重则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很久之前,在恒河之滨,有个三口之家:猎人、他年幼的儿子和一条忠诚的狗,他...

#冯青涛# 古人交友的故事文言文 -
(13123873227): 【包惊几笃于友谊】 包惊几笃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 【译文】 包惊几对朋友间的友情很忠诚,与吴东湖是好朋友.吴东湖死后,包惊几照料吴家极其周到.后来,当包惊将自己的女儿要出嫁的时候,他听说吴东湖的女儿将要嫁人,但因家中贫穷不能自备嫁妆,他就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送给她,自己的女儿晚了一年才出嫁.当时的人们都以此赞扬他.

#冯青涛# 两则古人交良师益友的故事. -
(13123873227):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冯青涛# 关于交友的名人小故事 -
(13123873227):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为世再无之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