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平仄规律 求一首平仄规律标准的七言律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则可为二,记住其规则,有助于对律诗格式的记忆,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则能应对而出,勿需死记硬背。

其一为相重相间。第一是相重,诗句里除最后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其余每个节奏单位的平仄,总是相重叠的,如:平平一一仄仄,平平平一一仄仄。而且,律诗中后四句的平仄与前四句完全相同,构成回环往复的声律。第二是相间,每一诗句,平声字与仄声字总是轮流出现,交替使用。上一节奏为平,则下一节奏必为仄,反之亦然。如:平平一一仄仄一一平平一一仄,仄仄一一平平一一仄仄一一平,二、四、六字的平仄必不同。平仄的相重相间规则,使诗句的声律抑扬而不致单调。

其二是粘对。对:指平仄对立,一联诗句中,上下句同一位置的字,其平声与仄声要相对立。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即平仄一致,每两联之间,后联上句的第二字与前联下句的第二字,平仄要一致。故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对七言律诗而言,两联的第四字也要相粘。粘对规则使声调富有变化而不致板滞。若不“对”,称为“失对”,则上下两的平仄就会雷同;若不“粘”,称为“失粘”,则前后联的平仄又要雷同了。失对与失粘都是律诗的大忌。

另外,还要注意不能犯“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中,除了韵脚是平声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了,这是诗家大忌。对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具体而言,五言律诗的“平平仄仄平”式,其第一字必须是平声,“仄仄仄平平”式,第四字必须是平声;七言律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式,其第三字必须是平声。

律诗平仄规则和对联平仄规则有什么异同?~

  一 律诗中的对仗有它的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二、关于五言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而五言也会有“平平仄平仄”这样的特殊句式,所以五言对联也就不用执着于那四个类型,该救则救即可,关于如何救,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很难,通则达。


  三、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
  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
  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四 既然犯了孤平就一定要救。一般有本句自救,对句自救,以及半拗可救可不救。以你的基础,相信这些你已经懂了。

  五 看完上面那些,这个问题基本上就不用答了吧。
  对于五言七言,每一个字的平仄当然不必都要相对……平仄规则前面说的很清楚了。
  但是六言 平起平收 仄起仄收 会对子的人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大失误。
  严格来说,字字平仄相对。

  最后 我也只能说是初学者,学识极其有限,粗陋之处在所难免,还请见谅,也希望日后可以多多指教,希望我的答案解决了你的问题。

1.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 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3.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闻苗炊# 帮忙详细讲解下律诗绝句中的平仄.
(18724084628): 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声,其中平声包括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入声即为仄声. 律诗规律:平仄交替,粘对循环 (以下平声仄声分别以-、1表示) 一、平仄交替 五言基本格式有四: 七言...

#闻苗炊# 律诗常识中单句的平仄基本定律是什么?
(18724084628): 单句的平仄基本定律是近体诗格律的基础,近体诗的格律都是由单句的格律组成的.单句的平仄基本定律共有四种,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这四种单句的平仄基本定律分为以下两组:第一组包括两种定律:甲:平平仄仄仄平平乙: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两种单句的基本定律的共同点是起结的平仄相同,中间有三个平仄相反的字.第二组包括两种定式,这两种单句的基本定律的特点是起结平仄不同,中间四个字平仄交替:丙:平平仄仄平平仄丁:仄仄平平仄仄平近体诗的基本格律都是由上面这四种定式组成,不会出现其他的定式.记忆这四种句式很容易,凡是起结相同的不是甲式就是乙式,凡是起结不同 的不是丙草就是丁式.只要把这四种定式背下来,就可以灵活应用.

#闻苗炊# 律诗怎么分析平仄? -
(18724084628):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你所讲刘禹锡的这首《酬白乐天扬州初逢见...

#闻苗炊# 律诗平仄规则和对联平仄规则有什么异同? -
(18724084628): 一 律诗中的对仗有它的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二、关于五言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即 仄仄平平...

#闻苗炊# 什么是平仄声 - 作业帮
(18724084628):[答案] 关于律诗的平仄规则,百度上的介绍很多.下面是别的网友贴上的答案,请参考: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

#闻苗炊# 律诗中的平仄要求是指哪两句? -
(18724084628): 律诗的每一首都有限定八句,有五律、七律之分.四句的称绝句,超过八句的称长律.律诗要求压平声韵.每一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律诗都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指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粘是指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句第二字相一致.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并不全面,容易引人误解,这里就不说了.

#闻苗炊# 律诗写作规则有什么? -
(18724084628): 现代汉语中: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是平声;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是仄声. 律诗有以下几种形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从此基础上引发出一系列的律诗规则,叫...

#闻苗炊# 诗歌格式平仄规律 -
(18724084628):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要对上,达到押韵的效果

#闻苗炊# 平仄是什么意思 - 作业帮
(18724084628):[答案] 五言律诗:第一种:(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