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对第五段的作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对第五段的作用: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起了铺垫的作用。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学赏析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



第3段描悲景抒悲情,第4段描喜景抒喜情为了为引出第5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起了铺垫的作用。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简介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第3段)描悲景抒悲情

(第4段)描喜景抒喜情

为引出(第5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起了铺垫的作用

岳阳楼记中第3段和第4段对第五段的作用~

(第3段)描悲景抒悲情

(第4段)描喜景抒喜情

为引出(第5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起了铺垫的作用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
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突出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而这种“悲”和“喜”都是因“物”、因“己”而生.由此便自然转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上来,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议论.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查贫秒# 岳阳楼记2,3段对4段的作用
(17886992983): 第二段是描写,总写洞庭湖胜景,三四段描写抒情,写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之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之所以写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和古人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即第五段),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查贫秒# 岳阳楼记第五段的内容和结构在全文的作用 - 作业帮
(17886992983):[答案]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

#查贫秒# 岳阳楼记中第三四自然段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抒发了迁客骚人什么样的感情 -
(17886992983): 第三段写了霪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虎和猿,体现了洞庭湖的阴冷,描绘出一副昏天黑地,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抒发迁客骚人回想在朝廷中遭遇谗言诽谤,离开家乡,悲伤至极之情. 第四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沙鸥”“锦鳞”“岸芷汀兰”“长烟”“皓月”等词,描绘出一副明媚美丽,水天一碧,清新明亮,生机勃勃的湖光春色图,抒发迁客骚人因美景而忘记官场世俗的喜悦之情.

#查贫秒# 4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岳阳楼记3,4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7886992983): 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突出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而这种“悲”和“喜”都是因“物”、因“己”而生.由此便自然转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上来,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议论 竭力为您解答,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

#查贫秒# 岳阳楼记第四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886992983): 第一段叙述第二段描写三四段对比议论第五段抒情.

#查贫秒# 初三文言文 岳阳楼记第五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17886992983):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查贫秒# 不要答非所问《岳阳楼记》 第三段的写景、抒情与第四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关系?这两段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 - 作业帮
(17886992983):[答案] .三、四两段是并列关系;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与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对比,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烘托主旨

#查贫秒# 岳阳楼记第五段句式特点?作用?
(17886992983): 岳阳楼记中第5段句式特点是议论,在文中的作用: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 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查贫秒# 岳阳楼记 第一,二三四,五六段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 - 作业帮
(17886992983):[答案] 第一段是叙事. 第二段是写景,抒情. 第三段是写景,议论. 第四段是写景,议论. 第五段是议论,抒情. 第六段是时间.

#查贫秒# 《岳阳楼记》中作者在第4段进行议论有何作用 -
(17886992983): 对哦,这个是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画龙点睛点出主旨,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难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太守乐山水之乐,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就是与民同乐.醉也就是为了与民同乐,还有,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回答这样的问题,就紧扣主旨和作者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