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初三《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课文中一些词语和优美语句的理解。全文的抒情线索。课外阅读,迁移训练。细节描写。文章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优美语句的理解。全文的抒情线索。细节描写。

  【 教学难点】 课外阅读,迁移训练。文章象征意义

   【教学设计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成果,展示搜集信息。

  1、学生前后四人交流,共享预习课文成果。

  (1)课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2)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

  2、小组内展示课前搜集的课文相关信息。

  ——包括网络搜集、课外书籍查阅及其他途径来源。如,

  作家作品简介。

  3、小组代表班级交流课前搜集的课文相关信息,教师择其相关信息进一步明确。

  (二)、形式多样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文意。

  1、自由散读、小组竞赛读、全班齐读、磁带录音范读课文。

  2、默读并在文中画出:

  ①描写白杨树赖以生长的环境美的语句;

  ②描写白杨树自身形象美的语句;

  ③描写白杨树内在神美的语句。

  3、小组讨论交流下面问题:

  ① 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② 比较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4、小组代表根据上述问题在班级交流,教师归纳小结。

  (三)、精读课文重要语段,理解局部细节描写。

  1、阅读课文第2—3段,体会描写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注重从语言特点去体会)。

  2、自己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下面问题:

  ①黄土高原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像“一条大毡子”。(比喻)

  ②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景色,在用词方面是如何形成相呼应的?

  明确:“扑”与“奔驰” 相呼应; “绿波”“麦浪”“黄与绿主宰着”与“黄绿错综” 相呼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与“大毡子” 相呼应。

  ③黄土高原在作者的视觉是优美的,而作者的感觉则是如何?

  明确:先是“雄伟”、“伟大”、再是“倦怠”、“单调”、“恹恹欲睡”;最后为“傲然的耸立”的白杨树而“惊奇”。

  ④作者写白杨树赖以生存的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黄土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作铺垫。

  3、学生根据上述问题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四)、课外阅读,迁移训练。

  1、阅读九年级(上)《语文读本》中《花树漫记》和《山色》。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五)、落实课文语段背诵,体会白杨外貌“形美”。

  1、课文第5段:小组内背诵交流——班级自主背诵竞赛——大组集体背诵竞赛

  2、细读课文第5段,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如下问题:

  ①画出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其中最能体现白杨外貌“形美”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明确:外形:干—“笔直”;枝—“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能体现白杨外貌“形美”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②从表达方式看,可将本段分为两层,请归纳出段意。前后半部分的表达方式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淡青色。||这是……西北风。第一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赞美它的外形不平凡。第二层: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前半部分描写;后半部分议论。

  3、教师有的放矢地加以点拨指导。

  (六)、理解课文重要语段,把握文章象征意义。

  1、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8段。(散读—齐读)

  2、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①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讨论后明确: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②文中白杨树人格化形象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①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楠木”象征了什么?

  明确: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

  ④作者是如何使白杨与人(包括精神和意志)联系起来突出象征意义的?

  点拨明确:写白杨就是写人,作者通过对白杨的人格化描绘与赞美,赋予白杨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借助联想,连用排比反问句,层层深入,强调和深化了白杨的象征意义。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择①、④作扼要分析。

  4、师生共同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本文的象征体、象征义各是什么?

  明确:象征是一种借助具体事物揭示某种意义或表现某种精神品质的修辞方法。象征包含有象征体和象征义两个因素。本文的象征体是白杨树;象征义是北方的农民、坚强不屈的抗日军民、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

  (七)、梳理文章内容结构,明确课文段落大意。

  1、整体阅读全文,依据“景—形—神—象征性”内容结构,自主划分段落,拟写段意。

  2、小组交流段落划分、段落大意,并说明其根据或理由。

  3、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本组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点明题旨。(抒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从直观感觉用肯定语气赞扬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描写、抒情)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美,以否定句式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叙述、描写、抒情)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运用欲扬先仰的手法,赞美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再用排比反问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斥责那些鄙视“白杨树”的顽固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呼应开头。(对比手法、抒情)

  4、教师小结归纳课文。

  归纳要点:这篇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首句标其目。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继之,描写刻画白杨树自身外部形态的“形美”以及内在气质的“神美”,揭示其象征意义。最后“卒章显其志”照应开头。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魅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本文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

  (八)、课外阅读,迁移训练。

  1、阅读九年级(上)《语文读本》中《黄河入海时》和《黄山小记》。

  2、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一、四题。

   教后反思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白杨礼赞》,凝眸回望,有不少的收获,也有些微的不足。

  1、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用“作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议一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一方面,说出欣赏的理由;想一想白杨树三不平凡象征什么;动手写一写今天的白杨又用来象征什么人,象征他们的什么精神;推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说出推荐的理由。以上的教学环节,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尤其是动手写一写,更显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所写的内容,虽只有50字左右,却百花灿烂,异彩纷呈。

  2、注重了朗读,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时,我注重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朗读。利用多媒体音配画听课文朗读,给学生的朗读配乐,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男女声分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这些方式和方法,不但给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情感气氛,而且又变换了朗读方式,既使学生有新鲜感,又使学生与作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产生心灵的共鸣。



~


#迟萱善# 西双版纳有卖马卡龙吗?
(18849724230): 西双版纳好像真的没有卖的啊,一般都是香格里拉大饭店里面的最好吃的

#迟萱善# 口腔溃疡吃什么好的快?
(18849724230): 第一:在治疗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可以拿一个苹果,切成片放到碗里,加上冷水后再加热至沸腾,等放凉以后可以与酒一起,含在嘴里片刻,可以咽下,也可以吐掉,连着用几天后就可以治愈了.第二:也可以多吃一些西瓜,用西瓜半个,把西瓜瓤挖出来,把西瓜汁含在口里,待3分钟左右以后再咽下,可以反复多次,这样做对口腔溃疡的愈合有很大的作用.第三:另外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桃子,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于口腔溃疡也是有比较好的作用,肠胃不好的朋友,最好不要多吃.

#迟萱善# 《白杨礼赞》 -
(18849724230): 借物言志,有句话:“像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那段,表达了作者通过白杨树的精神,表明以后要团结奋进,勇往直前.

#迟萱善# 《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 - ------------ -
(18849724230): 《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生长环境的外在形象如枝、干、叶、皮、力争上游;内在气质不折不饶;内在精神北方军民,精神意志. 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五段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

#迟萱善# 语文社出版的九年级语文书上的《白杨礼赞》课后思考与练习的题目书被同学带走了,拜托找找课后思考练习的题目,有答案的话也可以,没有就算了,重要... - 作业帮
(18849724230):[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参天(cān) 毡子(zhān) 开垦(kěn) 虬枝(qiú) 秀颀(qí) 恹恹欲睡(yān) 坦荡如砥(dǐ) ... 1段“白杨树”前面没有陈述或描写,如用代词,代什么不明确.4段前描写了“远远”的一排白杨树,所以用远指代词“那”...

#迟萱善# 白杨礼赞第二段的层次划分 -
(18849724230): 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是这篇范文教学的难点.所谓突破难点,就是让学生弄

#迟萱善# 白杨礼赞中,对生长环境的描写中,通过“雄壮,伟大”和“单调”对比为什么可以证出白杨树“不平凡”? -
(18849724230): “伟大”和“雄壮”是正面衬托.“倦怠”和“单调”是反面衬托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先褒后贬.先扬后抑.

#迟萱善# 我的《生存之旅》怎么没有“局域网”这个选项?我是在游民星空下的9?
(18849724230): 本来就没有局域网这个选项.要下STEAM平台.在选项/键盘和鼠标/允许使用控制台. 这个建(~)打开控制台. 输入 openserverbrowser 就可以打开CS那种联机表勒

#迟萱善# 我下载80 - 85更新包点击后显示与当前客户端相同但进游戏又要更新?
(18849724230): 最近 完美的更新服务器有问题 好多玩家不能正常更新 如果您想进行游戏 您可以取消更新 直接登陆就可以. 或从游戏双开的图标进入游戏 也可以 elementclient.exe 我现在就这么登陆

#迟萱善# 关于MSN加人的方法我就是在输入他的邮箱地址以后~~然后我就等待
(18849724230): 在MSN菜单中选择“联系人”》》“添加联系人”,点下面的“在MSN成员目录中搜索联系人”....选择你要添加联系人的条件就能搜出一堆人了~~~昵称啊,姓氏啊,名字啊都不用写~~ 至少填写一个提供的域就可以搜了,比如性别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