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是武则天吗?? 武媚娘就是武则天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武媚娘是武则天,武媚娘是武则天的别称。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本名武珝(xu),后改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

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当王天下: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

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情诗诉衷情:

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此前,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有过感情。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诗。

武则天与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在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撰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武则天有好几个名字 :入宫前没没名字,就一个小名叫”二囡“,入宫后唐太宗赐名”媚娘“,当太后时自创一个字做自己的名字”曌“,读”照“,意为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死后后人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和“则天大圣皇后”,史学家习惯用尊号称呼她为”武则天“,这也是她最出名的名字,不过很多影视剧很搞笑,演武则天还在后宫争宠的时候,某妃子就说”武则天!你怎么怎么样“的这种话,真是无语了,还有类似的比如看《隋唐英雄传》里面总说”炀帝无道,我们反了吧!“,”炀帝“是唐朝在杨广死后给他上的谥号,当时他还活着呢,怎么会有这个称呼呢?历史上大多数皇帝广为流传的称呼其实都是他们死后,继任者给上的尊号或谥号,他们活着的时候不叫这个宗那个祖的。
所以我觉得当代人应该多了解一下历史,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特别是影视剧的编剧导演们,他们的作品才是当代很多人对历史的第一印象,如果他们都犯这种错误,老百姓就会被他们误导了。

武则天的武媚娘的称号是唐太宗给起的名字,当时流行一首曲子《媚娘》,太宗给武则天起名武媚娘带有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意思。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
武则天有原名
《旧唐书·则天皇后》记载:“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其实,“曌”是载初元年她在登基称帝时,自己取的名字,并非原名。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武媚娘,则是唐太宗给她的赐号。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她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武媚,被称为武媚娘。也就是说她在十四岁之前,必然是另有原名的。
因武则天讳“华”字,于是有人认为她的真名应该是武华。但这个避讳不是武则天的讳,《旧唐书》的记载已经清楚地说明了避华是在避武则天的祖讳。考查史书中的记载:武则天的五世祖名武克己,高祖名武居常,曾祖名武俭,祖父名武华,父亲名武士彟(音约)。
武则天原名是“武珝”
那么,武则天的原名究竟叫什么?其实并不难查明。《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里面明确记载:“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即她的原名叫“武珝”,也曾有过“武媚娘”的赐名,至于她的正式名字,后来定为“武曌”

生生世世都是

"武媚娘"是武则天吗?~

武则天的武媚娘的称号是唐太宗给起的名字,当时流行一首曲子《媚娘》,太宗给武则天起名武媚娘带有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意思。

武则天的武媚娘的称号是唐太宗给起的名字,当时流行一首曲子《媚娘》,太宗给武则天起名武媚娘带有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意思。


#山炊振# 武则天叫什么名字,就叫武则天吗 -
(18910649761): 武则天乃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本名叫翌,后改名武瞾,14岁被唐太宗李世民招入宫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机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辟,恢复大唐国号,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驾崩,唐中宗遵照其生前遗嘱,改成“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名字由此而来.

#山炊振# 武照和武则天是不是一个人的 -
(18910649761): 武则天在世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武则天这个名字而是在她退位给三儿子李显之后.李显给她的一个封号“则天大圣皇帝”当年11月.武则天去世后.去帝号.改成则天大圣皇后.后来.也就是在近现代.才有人慢慢将其称之“武则天”.则天二字取之这里其实就是在宋元明清.那时候也不曾有过“武则天”这个名字出现而她在给唐太宗当才人的时候.唐太宗给其取的名字是“武媚娘”.并不是“武则天”而“武媚娘”

#山炊振# 武则天真正的名字叫什么?是武媚娘还是什么?
(18910649761): 名曌(zhào),世人据其封号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本没有具体的名字,她的母亲在生下她后,一看是一个女孩(她的母亲十分希望生一个男孩),就顺着大女儿称呼(大女儿叫大囡).因此,二女儿(武则天)就叫二囡. 武则天生于624年(武德七年)的长安古城.从出生到637年(贞观十一年)应诏入宫当才人,被唐太宗赐名:“媚娘”,因此才有了武媚娘的称呼. 在她死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和“则天大圣皇后”,因此史学家习惯于以尊号作为她的名字,称她为:武则天,这也成为最通行的一个名字.另外,她还自创名字为”武曌 “,读音为:“照”,取“日月悬空,普照大地”之深义,因此也叫武曌 .但这一名字没有武则天这个名字那样被普遍使用.

#山炊振# “武媚娘”是唐太宗给武则天起的“号”吗? -
(18910649761):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 不是号 是名字而已

#山炊振# “武媚”是武则天的法号吗﹖ -
(18910649761): 准确的说是媚娘,因为姓武,叫武媚娘.则天的意思是天授君权,与天齐命.是武媚娘称帝改制后起的名字

#山炊振# 武媚娘是真的存在吗? -
(18910649761): 《武媚娘传奇》中,武则天说自己本名武照、字如意,是不符史实的,是一种艺术包装.“如意”恐怕是取自武则天送给李治的情诗《如意娘》. 再说出身.武则天父亲是靠从商发的财,后来资助李渊打天下,唐朝确立后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后被封为应国公.武则天12岁时,父亲过世,其母女在家中地位迅速下滑,她14岁入宫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改变命运. 《武媚娘传奇》的描述是不错的,武则天虽从小养尊处优,但非贵族出身,商人在古代是下等人.而她父亲的过世,直接成为她迈入宫廷的一大诱因.

#山炊振#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是武则天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是武则天
(18910649761):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然而,武则天并非中国的第一个女皇.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6岁的太子元诩即位,这就是肃宗孝明帝.肃宗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