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竞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吉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您好!

  1. 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起飞呢?

  2. 为什么人会是鸟?

  3. 为什么是母亲怀胎九个月呢?

想能帮助到你!

祝学习更上一层楼!



课文里就有 好好读课文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简单的)~

《童年的发现》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全文共有19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的发现的过程。先是由梦中飞行,然后到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最后到母亲怀胎为什么是9个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上了六年级,在一次生物课上,老师讲到了人的起源、发育和进化,证实了"我"的发现是正确的,可能是自己太高兴了吧,居然情不自禁笑出声,遭到了老师的惩罚,被老师罚站在外面。虽然被罚站在外,却使"我"明白了一个小道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文章开头用倒叙悬念法。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拓展资料:作者: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A.A.Fyodorov.Davidov)(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本文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鲁教版和沪教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我认为这课文是这样的:
一、教材说明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课文的难点是几个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句子。

一句是:“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本来,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从课文中看,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另一个句子是:“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读一读。

2.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可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再按阅读提示读课文,力求多读几遍。然后,围绕重点、难点读读议议。

3.本课的重点是作者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不应该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程上。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通过读议,要让学生明白,“我”童年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主要是因为:第一,敢于提问;第二,反复思考;第三,大胆想象。

4.课文中的两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可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时,首先要让学生反复读读课文,弄清这两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让学生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可相机点拨。

5.本课涉及到一些生物学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可告诉学生以后上中学时会学到,这里不必深究;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

6.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理解教材时参考。

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脐带与胎盘相连,通过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植物的细胞膜外面还有细胞壁。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的功能。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3391901826):[答案]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然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当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时,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感悟到一个道理,明白了世...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简介是俄国作家!要写出作家的出生,生平简介,作家的作品是小学5年级下册课文《童年的发现》的作者简介. - 作业帮
(13391901826):[答案] 1873年~ 《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A.A.Fyodorov.Davidov)(1873—1936),俄国儿童文学作家、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

#拓易蝶# 五年级《童年的发现》是一个什么的孩子? - 作业帮
(13391901826):[答案] 《童年的发现》是一个执着探索(求知若渴)、富有幻想、幽默风趣的孩子

#拓易蝶# 作文:童年的发现(400字) -
(13391901826): 人人都有自己童年时的故事、发现.在我的记忆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我7岁那年在看电视时发现的一个关于老鼠的有趣问题. 同学们都见过老鼠,并且知道老鼠嘴巴周围长着许多的胡子....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出自哪本书?是谁写的
(13391901826): 《童年的发现》本身就是原文.作者:[俄] 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分为哪三部分?
(13391901826):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讲“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第二部分(“我的发现起于梦中飞行”到“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讲“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第三部分(“又过了三四年”到全文完),讲“我”在课堂上得知自己几年前的发现竟然与达尔文的理论完全相同,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也深有感悟. 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回忆的内容按时间先后安排.文中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这些描写把“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过程中及受老师惩罚前后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了.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一课的主要内容 -
(13391901826): 文章简要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文章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文章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理清文章的思路:发现规律——( )——( ) - 作业帮
(13391901826):[答案] 发现规律——(发现的过程 )——(发现被证实 )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文中费奥多罗夫是一个()的孩子 - 作业帮
(13391901826):[答案] 是九岁,我很确定,一定是九岁.《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文中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孩子

#拓易蝶# 童年的发现选自课文什么? -
(13391901826): >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