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路初睛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如何学习文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塞路初晴
【唐】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作品鉴赏
既然以《塞路初晴》为题,这当然是一首边塞诗。而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之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秾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在草原上,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正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不去,显得依恋不舍。这一切,是无比动人的景象。作者是成都人,他以南方人的新奇的眼光,来审视这塞北的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欢悦、愉快的感情。
  这四句诗,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第一句“晚虹斜日塞天昏”,乍看来,在点明时间上似乎叠床架屋,有些犯复,但仔细咀嚼,却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心。“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这当空舞动的七色彩练,将作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引入广阔的空间。一个“晚”字,点明了时间。在广阔的天空中,与“晚虹”相对,正是那发射着光辉的“斜日”,唯其斜挂天际,才能与天边彩虹遥相呼应,使得画面极为开阔,表现出边塞雄浑的特色。这里,“斜日”不是用来点明时间,而是用来描写实有景象。“塞天昏”的“昏”字,也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这一句与下句“一半山川带雨痕”,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第三、四句由远而近,写诗人脚下之路,然后又稍稍推开去,写附近散布在草原上的村庄。天上地下,远处近处,景物富于变化,很有层次。
  同时,作者摄入诗中的景物,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很有特点。“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风光宛如旖旎江南,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颜色上的搭配,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人如身临其境。
  第五、六句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北方游牧民族常向南扩展势力,故“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此是唐诗中的惯用法。
  “北门”,即北方门户,《旧唐书·郭子仪传》:“朔方,国之北门。”这两句是警戒北方游牧民族,休得南下侵略,因为强大的唐军正驻守在北方,是卫国的长城。诗句显得义正辞严,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概。为了加强气势,作者使用因果倒装法,将“胡人羊马休南牧”的警告语前置,放在主导地位上,以逆笔取势,显得更为有力。这两句初读时似觉与前四句有些脱节,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它是承上“新水乱侵青草路”而来,由于雨水充裕,草原上青草长势茂盛,因而想到羊马南牧。从内在联系上看,非常自然,非常紧密,在突然的跳跃中,隐含着细针密线的连缀。
  最后两句:“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此时确乎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悠然地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往来驰逐,心情轻松愉快。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有生气,把景色装点得更加美好。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那悠然绵邈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前四句平平叙起,在节奏上舒缓平稳。第三联异峰突起,在内在旋律的起伏上,猛然形成高潮,给读者以强烈印象,也使得全诗有了刚健挺拔的气势。然后,到尾联又逐渐平稳,并且回复到前四句去。这样,在起伏跌宕之中,显出显著的变化,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上,浑然天成,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文学学习的好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贲品景#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②饼,味过八珍烹.[注】①笑窝:同“笑涡”.②齐:(jì)调和味道.(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2)... - 作业帮
(17252006963):[答案] (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淡红色的野花比作酒后脸上泛着淡淡红晕的少女,将水面泛起的涟漪比作少女脸上的浅浅笑涡;也可以看作...

#贲品景# 使至塞上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17252006963): 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贲品景# 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作业帮
(17252006963):[答案]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

#贲品景# 《使至塞上》颔联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
(17252006963): 颔联借景抒情、运用比喻,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颔联(hàn lián)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 唐·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

#贲品景# 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
(17252006963):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没诗让分析,夸张,怎么分析,想象.

#贲品景# 使至塞上 从载体上看是一首 诗 颔联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
(17252006963):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王维的《使至塞上》全文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蓬:蓬草. 这里“征蓬”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用的是比兴的修辞方法.

#贲品景#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干(唐)举目纵?
(17252006963): 小题1:(1)第二联描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这样一种凄厉、悲凉的景象. (2)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鹤投孤屿,蝉过别枝”的凄凉景象寄托情感 (3)此联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客居他乡的无奈与悲哀之情. 小题2:“迟”写出了酒杯漂流迟缓的特点,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沉浸在仕途失意与思乡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贲品景# 使至塞上 -
(17252006963): 首联尾联表达方式都为记叙 颔联颈联都为描写,抒情 征蓬出汉塞的修辞手法为比喻

#贲品景#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二月二日 ① 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 -
(17252006963): 小题1:(3分) 示例一:“万里”强调空间渺远,蕴涵飘零天涯而欲归家不能的苦闷;(2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1分) 示例二:“三年”点明时间漫长,流露羁旅的愁苦和疲惫.(2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1分) 小题2:(3分)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