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五年级上册奥数题,要答案要答案急急急急!!!!!!!!!!!!!!!!!!!!!!!!!!! 要30道五年级上册奥数题。谢谢了哈!最好带答案哈!谢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2道题,每题10分,共120分)
1、(9+7)÷(+)=__________。
2、[14.8+(3-1.5)×1]÷4=__________。
3、在下列⑴号、⑵号、⑶号、⑷号四个图形中:

  可以用若千块 和     拼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号。

4、德国队、意大利队和荷兰队进行一次足球比赛,第一队与另外两队各赛一场。  现在知道:
  ⑴意大利队总进球数是0,并且有一场打了平局:
  ⑵荷兰队总进球数是1,总失球数是2,并且它恰好胜过一场。
  按规则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那么,德国队共得了__________分。
5、如果两数的和是64,两数的积可以整除4875,那么这两数的差等于____。
6、右图的算式中,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         谜
  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如果:            字谜
  巧+解+数+字+谜=30,那么,            数字谜
  “数字谜”所代表的三位数是__________。       解数字谜
                         + 赛解数字谜 
                           巧解数字谜
7、某商品的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874、765、123、364、   925某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那么这  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
8、在右边四个算式的四个方框内分别填上加、      6 0.3 =

  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使得到的四个算      6 =

  式的答数之和尽可能大,那么这个和等于       6 0.3 =

  __________。                   6 =

9、有四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一个数,  用这样方法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
  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 
10、如果用甲、乙、丙三根水管同时往一个空水池里灌水,1 小时可以灌满,  如果用甲、乙两根水管,1 小时 20 分可以灌满;如果用乙、丙两根水   管,1 小时 15 分可以灌满,那么用乙管单独灌水的话,灌满这一池水需
  要__________小时。
11、有两包糖,两包塘内都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
  ⑴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糖的粒数的;
  ⑵第一包糖中奶糖占25%,第二包糖中水果糖占50%;
  ⑶巧克力糖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在第二包糖中的占百分比的两倍。
   当两包糖合在一起时,巧克力糖占28%。那么水果糖所占百分比等于
   __________。
12、从甲市到乙有一条公路,它分成三段,在第一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40  公里;在第二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90公里;在第三段上,汽车速度是  每小时50公里。已知第一段公路的长恰好是第三段的2倍,现有两辆汽车  分别从甲、乙两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20分后在第二段的 处  (从甲到乙方向的 处)相遇。那么,甲、乙两市相距__________公里。
(1)13
(2)4
(3)4
(4)3
(5)14
(6)965
(7)724
(8)54又3分之2
(9)48
(10)1又11分之9
(11)44%
(12)185

方程
一、填空。(16分)
1、含有( )的等式叫做方程。(2分)
2、如果⊿+5=△,⊿+17=▲,那么▲-△=( ),△+▲=2⊿+( )。(4分)
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 )。(字母表示)(4分)
4、( )叫做解方程。(4分)
5、方程( )是等式(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2分)
二、 判断。(16分)
1、a=b=c是等式,也是方程。 ( )
2、2a与a的2次方可能一样。 ( )
3、解方程时,应脱式计算。 ( )
4、等式一定是方程,方程不一定是等式。 ( )
三、 解方程。(3×16+4×5=68分)
3x+4x=49 57-85x=50-50x 73×23+a=2100 8y=4+5y

45-3x=22+14 5y+0.375y=10-0.375y 75x=50x+2500 16n=3131-15n

53-28m+25×4=17+3×(6.5-1.5) (1+3+5)h=7÷1.75×1.5×2

答案
一、未知数 12 22 S=a平方 求方程解的过程 一定
二、对 对 错 错
三、略

应用题
1. 王大爷在马路边散步,路边均匀地长着一行树。王大爷从第1棵走到第15棵树用了420秒,王大爷又往前走若干棵树后就往回走。当他走回第5棵树时,共用了1800秒。王大爷散步到第几棵树是开始往回走?
2. 四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0和50之间,如果分三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或者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四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多少人?
3.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4.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5.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6.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1

谁能给我几道五年级的奥数题(带答案)急急急!!!!~

1.一个运输队,计划25天运完一批货物,由于每天多运4吨,结果8天就运了这批货物的40%。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2.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先单独工作9天后,还剩下180个,徒弟又接着单独工作5天完成任务。已知徒弟每天比师傅少加工4个,师傅加工了多少个?
3.甲、乙二人合作一批零件,工作一段时间,甲完成总数的2/5,乙完成240个。这时已完成的与余下的比是7:3.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当甲行全程的7/12时与乙车相遇。乙继续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又行驶140千米到达A地。甲从出发到相遇用多少小时?
5.低中年纪的科技作品共有120件,中高年级共有168件。已知低年级 的作品件数是高年级的3/7,高年级有多少件?
有5题就给你5题吧!没看懂你题目,是不是要用比例和百分数解的?

1.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多10块;如果现有的人数增加到原人数的1.5倍,那么每人4块就少2块.问这些糖共有多少块?

【分析与解】 方法一:设开始共有x人,两种分法的糖总数不变,有5x+10=4×1.5x-2,解得x=12,所以这些糖共有12×5+10=70块.
方法二:人数增加1.5倍后,每人分4块,相当于原来的人数,每人分1.5×4=6块.
有这些糖,每人分5块多10块,每人分6块少2块,所以开始总人数为(10+2)÷(6-5)=12人,那么共有糖12×5+10=70块.

2.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一袋糖,每袋糖不到20粒.如果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2倍;如果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3倍.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糖多少粒?
【分析与解】 由题意知糖的总数应该是3的倍数,还是4的倍数.即为12的倍数,因为两袋糖每袋都不超过20粒,所以总数不超过40粒.于是糖的总数只可能为12、24或36粒.
如果糖的总数为12的奇数倍,那么“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为12÷(3+1)×3=9的奇数倍.那么在甲给乙两倍“同样的数量糖”后,甲的糖为12÷(2+1)×2=8的奇数倍.
也就是说一个奇数加上一个偶数等于偶数,显然不可能.所以糖的总数不能为12的奇数倍.
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的糖只能为12的偶数倍,即为24粒.

3.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已知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各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各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并且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比乙班高多少分?

【分析与解】 方法一:因为每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两班的总成绩相等,所以总成绩既是42的倍数,又是48的倍数,所以为[42,48]=336的倍数.
因为乙班的平均成绩高于80分,所以总成绩应高于48×80=3840分.
又因为是按百分制评卷,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不会超过100分,那么总成绩应不高于42×100=4200分.
在3840~4200之间且是336的倍数的数只有4032.所以两个班的总分均为4032分.
那么甲班的平均分为4032÷42=96分,乙班的平均分为4032÷48=84分.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96-84=12分.

方法二:甲班平均分×42=乙班平均分×48,即甲班平均分×7=乙班平均分×8,因为7、8互质,所以甲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8倍,乙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7倍,又因为两个班的平均分均超过80分,不高于100分,所以这个数只能为12.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12×(8-7)=12分.

4.某乡水电站按户收取电费,具体规定是:如果每月用电不超过24度,就按每度9分钱收费;如果超过24度,超出的部分按每度2角钱收费.已知在某月中,甲家比乙家多交了电费9角6分钱(用电按整度计算),问甲、乙两家各交了多少电费?

【分析与解】 如果甲、乙两家用电均超过24度,那么他们两家的电费差应是2角钱的整数倍;
如果甲、乙两家用电均不超过24度,那么他们两家的电费差应是9分钱的整数倍.
现在9角6分既不是2角钱的整数倍,又不是9分钱的整数倍,所以甲家的用电超过了24度,乙家的用电不超过24度.
设甲家用了24+x度电,乙家用了24-y度电,有20x+9y=96,得x=3,y=4.
即甲家用了27度电,乙家用了20度电,那么乙家应交电费20×9=180分=1元8角,则甲家交了180+96=276分=2元7角6分.
即甲、乙两家各交电费2元7角6分,1元8角.
5.一小、二小两校春游的人数都是10的整数倍,出行时两校人员不合乘一辆车,且每辆车尽量坐满.现在知道,若两校都租用有14个座位的旅游车,则两校共需租用这种车72辆;若两校都租用19个座位的旅游车,则二小要比一小多租用这种车7辆.问两校参加这次春游的人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 设二小春游人数为m,一小春游人数为n.由已知乘19座面包车二小比一小多租用7辆.所以 19×6+1≤m-n≤19×8-1,即115≤m-n≤151.
又已知两校共需租用14座面包车72辆,所以 70×14+2≤m+n≤72×14,即982≤m+n≤1008.
同时已知m与n都是10的倍数,于是有
, 解得 , 另外四组因为解得m、n不是10的倍数.
经检验只有 满足.
所以,一小参加春游430人,二小参加春游570人.

6.某游客在10时15分由码头划出一条小船,他欲在不迟于13时回到码头.河水的流速为每小时1.4千米,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他每划30分钟就休息15分钟,中途不改变方向,并在某次休息后往回划.那么他最多能划离码头多远?
【分析与解】 从10时15分出发,不迟于13时必须返回,所以最多可划行2小时45分,即165分钟.165=4×30+3×15,最多可划4个30分钟,休息3个15分钟.
顺流速度为3+1.4=4.4千米/4,时;所以顺流半小时划行路程为4.4×0.5=2.2千米;
逆流速度为3-1.4=1.6千米/4,时;所以逆流半小时划行路程为1.6×0.5=0.8千米.
休息15分钟,则船顺流漂行的路程为1.4×0.25=0.35千米.
第一种情况:当开始顺流时,至少划行半小时,行驶2.2千米,而在休息的3个时问内船又顺流漂行0.35×3=1.05千米的路程,所以逆流返回时需划行2.2+1.05=3.25千米.
3.25÷1.6=2.03125小时=121.875分钟.即最少需30+15×3+121.875=196.875分钟>165分钟,来不及按时还船.不满足.
第二种情况:当开始逆流时,每逆流半小时,则行驶0.8千米,则3次逆流后,行驶了0.8×3=2.4千米,船在游客休息时顺流漂行了1.05千米,所以回划时只用划行2.4-1.05=1.35千米的路程,需1.35÷4.4≈0.3068小时≈18.41分钟.共需3×30+3×15+18.41=153.41分钟<165分钟,满足.
于是,只有第二种情况满足,此时最远的路程为休息了2次后第3次逆流所至的地点,为0.8×3-0.35×2=1.7千米.
所以,他最多能划离码头1.7千米.
7. 机械厂计划生产一批机床,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48台,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这批机床有多少台?

48×[40×4÷(48-40)]=960(台)

8. 某印刷厂计划用24天装订一批书,每天装订12000本,实际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装订多少本?

【分析与解】12000×24÷(24-4)-12000=2400(本)

9. 甲、乙两砖厂,甲厂原存砖87500块,乙厂比甲厂多存砖4500块,某日甲厂卖出25000块,乙厂比甲厂少卖出3000块,这时哪厂存砖多?多多少块?

【分析与解】甲厂存砖:87500-25000=62500(块)
乙厂存砖:(87500+4500)-(25000-3000)=70000(块)
∴ 乙厂存砖多,多 70000-62500=7500(块)

10. 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5千克,卖出一半后,剩下的苹果连筐共重24千克,求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45-24)×2=42(千克)

11.小明上午8时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小强上午8时40分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从B地到A地,两人在A、B两地的中点处相遇,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这是一个相向而行相遇求路程的问题。但两人不是同时出发,如果能转换成同时出发,并且求出行多少小时相遇,就可以用数学课学的方法解答。

两人在两地间的路程的中点相遇,但小明比小强多行了40分钟,如果两人同时出发,相遇时,小明行的路程就比小强少12÷60×40=8(千米),就是当小强出发时,小明已经行了8千米,从8时40分起两人到两人相遇,由于小明每小时比小强少行16-12=4(千米),说明两人相遇时间是8÷4=2(小时),那么,A、B两地间的路程是8+(12+16)×2=64(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64千米。

12:甲、乙两村相距3550米,小伟从甲村步行往乙村,出发5分钟后,小强骑自行车从乙村前往甲村,经过10分钟遇见小伟。小强骑车每分钟行的比小伟步行每分钟多160米,小伟每分钟走多少米?

【分析与解】如果小强每分钟少行160米,他行的速度就和小伟步行的速度相同,这样小强10分钟就少行了160×10=1600(米),小伟(5+10)分钟和小强10分钟一共行走的路程是3550-1600=1950(米),那么小伟每分钟走的路是1950÷(5+10+10)=78(米)。

答:小伟每分钟走78米。

13:客车从东城和货车从西城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6千米,客车到西城比货车到东城早2小时。两车开出后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

【分析与解】当客车到西城时,货车离东城还有2×36=72(千米),而货车每小时行的比客车少44-36=8(千米),客车行东西城间的路程用的时间是72÷8=9(小时),因此东西城相距44×9=396(千米),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是;396÷(44+36)=4.95(小时)

答:两车开出后4.95小时在途中相遇。

14:甲、乙二人同一天从北京出发沿同一条路骑车往广州,甲每天行100千米,乙第一天行70千米,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行3千米,直到追上甲,乙出发后第几天追上甲?
【分析与解】二人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但开始时,乙比甲行得慢,当乙的速度增加到与甲相同前,两人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当乙的速度超过甲时,两人间的距离又越来越近,直到乙追上甲。

开始时,乙一天行的比甲少100-70=30(千米),以后乙每天多行3千米,到与甲速相同要经过30÷3=10(天),即前10天,甲、乙之间的距离是逐天拉大的,第11天两人速度相同,从第12天起,乙的速度开始比甲快,与甲的距离逐天拉近,所以,乙追上甲用的时间是:10×2+1=21(天)。

答:乙出发后第21天追上甲。

15:甲、乙两地相距10千米,快、慢两车都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开出时,慢车已行了1.5千米,当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距乙地还有1千米,那么快车在距乙地多少千米处追上慢车?

【分析与解】慢车行了1.5千米,快车才开出,而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距乙地还有1千米,就是在快车行10千米的时间里,比慢车多行的路程为1.5+1=2.5(千米)。快车每行1千米比慢车多2.5÷10=0.25(千米)。

16.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分析与解】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17.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分析与解】28×3+33×5-30×7=39。

18.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分析与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9.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分析与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9-8=1(分)。

20.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 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
【分析与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百郭视# 五年级上册简单奥数题 -
(13921099420): 我为你提供几题:以下AN表示答案 1客车长190米,货车长240米,两车分别以每秒20米和每秒23M的速度前进.在双轨铁路上,相遇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需几秒? AN:10秒. 2 计算1234+2341+3412+4123=? AN:11110 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

#百郭视#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方程) -
(13921099420): 小学五年级奥数测试题 1、计算:(第 1 题 15 分,其余每题 7 分,共 120 分) (1)1.25*67.875+125*6.7875+1250*0.053375=( ) (2)2001-1998+1995-1992+……+15-12+9-6+3=( ) (3)1*2*3*4*5*……*97*98*99*100 积的末尾有()(4)设 A...

#百郭视#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
(13921099420): 题1、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2、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

#百郭视# 求五年级奥数思考20题(包括答案算式也行)急需!!~~
(13921099420): 1客车长190米,货车长240米,两车分别以每秒20米和每秒23M的速度前进.在双轨铁路上,相遇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需几秒? AN:10秒. 2 计算1234 2341 3412 ...

#百郭视# 小学五年级数学奥赛题及答案 -
(13921099420): 、(1)A、1991+199.1+19.91+1.991=1991+199+19.+1+(0.1+0.91+0.991)=2212.001. B、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2001+2002+2003+2004=19995. (2)设想:1、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最多有23人,同时参加语文、英语...

#百郭视#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13921099420): 题目是: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领先于甲4千米.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求二人的速度.2、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土地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

#百郭视# 求奥数题,五年级(有答案)!! -
(13921099420): 日用品店晴天平均每天能卖出雨伞25把,雨天平均能卖52把,该店一连多天共卖出雨伞408把,平均每天卖34把,这些日子中晴天{ }天,雨天{ }天. 答案:408÷34=12天 25*12=300 变雨天;﹙408﹣300﹚÷﹙52﹣25﹚=4天 晴天12﹣4=8天

#百郭视# 五年级奥数急急急(求详解答案) -
(13921099420): 一楼:大哥,55-4=51 解:爱体育共55人 三项都有(包体育)15人 体 文共17人 体 科共4人 爱体共55人 所以只爱体有:55-17-4-15=19(人) 因为共100人,三项15人,二项都喜欢共:4+17=21人 只爱体19人 只爱文 科共:100-15-21-19=45(人) 答:只爱体19人,只爱文 科45人.

#百郭视#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答案急!急!急! -
(13921099420): 1、查出能被13整除的数的特征2、【12】【15】【22】【33】【36】【44】【48】【55】

#百郭视# 求五年级奥数题答案,急! -
(13921099420): (9+3)-(1-9)=28-2=66+2n≡0(mod11) n最小为8,即在28前面写8个1993,这是一个4*8+2=34位数